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04 20:3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探究性探究

衣 波

(长春市九台区东湖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500)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衣 波

(长春市九台区东湖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500)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应得到推广与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应用策略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是改变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二是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础知识,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具体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为基础,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完成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它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概述

探究性学习具体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领域中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解决这一主题下的问题,自己探索相应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目的。从整体上讲,探究性学习方式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授课中往往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处于僵化状态,学生的发展空间无形中受到约束。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我国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空间与活动余地,只要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积极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索意识。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应为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多提供给学生积极表现的机会,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学习是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难点是缩短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现实的差距,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多数教师不但知道,而且能接受,但是一到课堂上教师还是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指令,学生忙于执行。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学生根本不知道,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探究性学习能彻底扭转学生被动局面,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

1.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哪种课程的学习,最佳的学习方式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只有经过自己亲身体会的过程,才会记得更牢靠,不容易忘记,理解也最深刻。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对很多知识都充满好奇,小学数学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当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知识的乐趣。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一些数学思维能力不是太好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难免会有一些压力。如若此种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那么长时间下去,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感。小学数学老师应注意到这部分学生的情绪反应,创设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这一课时,数学老师可以借用一些教学用具,通过让学生数苹果感受数学加法与减法的奥秘,这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胜于教学一直的讲解与重复的训练。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了主动学习意识,学生会对很多数学问题充满好奇,自主探索意识就会无形中得到提高。

3.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除了具有逻辑性的特点外,还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很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因而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广大数学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将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答案。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时,数学老师就可以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一个时钟放入教室中,让学生观察一分钟秒针转的圈数及每转过一个数字所代表的秒数,这样就可以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进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强化数学学习的练习与反馈

俗话说“熟能生巧”,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强训练,只有经过不断训练,学生才能够掌握计算技巧,进而在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处理起来才会游刃有余。在进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数学解题技巧与技能的提升,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老师的力量。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有深入了解,以便于问题的设置,同时教师在设备问题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做到难易适中,既要有基础题,又要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除此之外,还应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型。数学老师应通过不同类型的题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加强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不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结语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作用,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多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有效提高。

[1]毛建青.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小学,2011-01-01.

[2]赵彦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问题探析.科技信息,2012-03-23.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探究性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迟到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