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经验

2016-03-04 20:3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情感数学孩子

卓 嘎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卡堆乡完小 西藏日喀则 85700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经验

卓 嘎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卡堆乡完小 西藏日喀则 857000)

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学习兴趣是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充分发挥他们探求知识、主动发展的动力。另外《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情感教学在新课改中正能体现这一目标,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是“知情并行”,也就是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品质也能得到升华和提高。

小学数学 情感 兴趣 创新 教学

一、兴趣与心态的培养

数学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学生亲力亲为的过程,需要通过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才能习得,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实践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应该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应该注重引导,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真正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数学是一个很有乐趣的学科,只有让孩子们充分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才会变成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兴趣的培养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一道数学题需要脑筋的开动,有些相对难一点的题目需要认真地去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这一过程就需要孩子们的耐心。所以说,兴趣与心态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必修课。首先,即使是小孩子,教师也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不是机器,不能动辄打骂,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更需要耐心细心的教导,而不是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或者是简单的题目总出错而去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有的时候鼓励才是一剂良药。总是严厉的批评会让学生对数学慢慢的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兴趣的培养。老师和家长都要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同时,心态也是学好数学的必备品,小学的数学还相对简单,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也会越来越难,小学的数学教育应该提早就给学生树立一个强大的心理心态,做题时的耐心与细心,灵活地开动脑筋,这都是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应该一起牢抓的地方。

二、教师要合理调控自身的情感

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首先教师要把课堂成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的想、大胆的说、大胆的做。其次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手势等手段来激励感化学生。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我们知道中央电视台有个综艺节目叫“幸运52”,主持人运用自己那情绪化的语言,幽默的表情、手势使在场的观众为之沸腾。教师的在课堂上也应该适量的采用一些表情、手势,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教师的手势即能渲染课堂气氛,又能成为教具。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具有可观察性、易变性、可培养性、推测性以及稳定性等特点,且随着年级的由低到高特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1)夯实数学基础,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要让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2)使小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学习行为有很大的可塑性,要想使其做某事,首先要使其明白做某件事的意义,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的意义,使其意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3)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数学情境的根本意义是诱发学生提出问题,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实现数学“再创造”,即引导学生寻找数学知识的源头、学习数学思想、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从而真正理解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4)授人以渔,加强发散思维训练。要想学生会问,必须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技巧,改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爱提问的习惯,教师的引导示范非常重要,应当传授学生追问、反问、联想同类题、对比不同题、变化条件以及在反思中总结提问的技巧等;同时,应当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加强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方法的变式训练,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设置开放性问题情境等。

四、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1.把数学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比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都可以从生活中举例子,让学生们记忆更加深刻。大家都知道,三角形是最坚固的形状,在教师教学生们学习三角形的知识时,可以事先制作一个三角型的模型,再准备几个别的图形的框架,通过挤压,实验对比,让学生们自己看到三角型的稳固性,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仅传授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记忆深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透彻。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觉数学的魅力,而不是对枯燥的知识产生厌倦感。

2.因材施教对于小学的数学教育,教师要花费的心思将比中学大学多很多,因为年龄的关系,每个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每个孩子的理解程度,多与孩子们沟通,通过观察她们的做事能力与学习能力判断什么样的教学更加适合大部分的学生,方法很重要。比如说,由于孩子们的年龄较小,大多都比较喜爱动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一些动画教学,也许对于小孩子来说,动画比课本上的图形更加容易理解,并且能集中她们的注意力。因材施教不失为一个教学的好方法。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必须进一步认识现代教育的职责,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把自己视为教学的组织者,带领学生走向知识。

猜你喜欢
情感数学孩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孩子的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