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6-03-04 20:34何岸雄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因材施教解决问题

何岸雄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中心小学 广东惠州 51630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何岸雄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中心小学 广东惠州 516300)

在新课程背景下,众多小学数学老师开始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作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详细地研究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依据。

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教育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小学教学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教学有效性被提到了小学教学的研究中,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必须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环境,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1]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如今,人才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因此各国开始重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投入。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小学生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因此他们不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学习知识。作为老师就应当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作为自己的责任。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数学老师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学中依旧坚持老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这些教学现状都不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2]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的老师,而小学生正处于懵懂又无知的年龄,他们对于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当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个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创设情景的方式,将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学习长方体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平时有没有发现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的呢?有哪位同学可以举手举一下例子吗?”“橡皮”、“电视”、“冰箱”等,他们就会积极地回答问题,课堂氛围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激发。[3]

2.因材施教

在一个班级里,并不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是一样的,有的数学基础比较差,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好,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当注意改变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由于每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大班教学是当前主要的模式,而当前的条件也无法实现所有学生的一对一教学。那么如何做到既照顾所有的同学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呢?因材施教是有效解决方式之一。其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备课要做到因材施教。备课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数学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同学的接受程度,然后将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勾画出来,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第二,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实施因材施教,对于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应当适当给予鼓励,对于比较调皮偷懒的学生,老师可以在课后教育,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既照顾了小学生的心理感受,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做到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当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一直以来,人们都高度关注着数学学科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试图为数学教学找到新出路。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多样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学生的潜力意义重大。解题能力的强弱,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化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最终效果。数学是小学所有科目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它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以及运算能力,在解决问题上经常会出现多种解决方法和解题思路,因此,我们通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研究发现,小学数学老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应当将重点放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题,学生负责做笔记,看老师是如何解答问题的,老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甚至有的时候一些数学老师会出现笔误或者解题错误,学生都不敢提出疑问。这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小学数学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老师采用了机械性教学方式,不断灌输学生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每天布置大量的数学题目,实施“题海”战术,老师忽视了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授之以渔。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错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选择数学问题的时候不应当总是选择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仅仅是在算法上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小学数学教材,选择一些会涉及到基本数量关系组合多变的数学问题,然后慢慢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者采用不同的知识来解答,总之,这样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研究中有一种是“一题多解”,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经常采用的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分成两种具体的情况,第一是解决方法的多样化,第二种仅仅是在算法上的多样化。老师应当将两者方法有效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避免出现算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却是一样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就会思维僵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会成为机械练习的模式,大大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4]

结语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关乎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

[1]方美英.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读、说、做[A].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2003

[2]郑振兴.小学数学教学思考[A].2015年第九届杂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

[3]向晓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A].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4]蔡义.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2)[C].2015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因材施教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迟到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