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人文课堂建构的研究

2016-03-04 20:34涂伟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建构人文

涂伟嘉

(广东省惠东县吉隆中学 广东惠州 516000)

初中政治人文课堂建构的研究

涂伟嘉

(广东省惠东县吉隆中学 广东惠州 516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也开始增多,初中政治人文课堂的构建成为各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初中政治人文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人文课堂构建的方法。

初中政治 人文课堂 建构 研究

引言

初中政治课程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课堂的建构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老师的教学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充分体现其人文属性[1]。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是所有思想品德老师的最终目标。初中课程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人文属性和政治属性,在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人文属性的培养,一味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程的政治属性。新课改的实施,给初中思想品德人文课堂的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初中政治人文课堂建构的重要性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2],例如教学观念落后、脱离实际、本本主义等,严重阻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效率的提高以及人文课堂的建构,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因此,人们更加重视生活品味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初中思想品德人文课堂的建构刻不容缓。人文课堂的具体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1.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神

关于人的本质以及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将所有的社会关系加起来所形成的总和,在他看来,人具有三种属性[3],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精神属性,这三者的结合就形成了人的本质,只有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初中思想品德人文课堂的建构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相关学说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深化和实践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新认识

新课改的实施为众多学校思想品德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且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要求[4],该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标准和课程理念,有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综合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中,老师忽视了人文课堂的建构,课堂气氛缺乏生气,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将人文课堂的理念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初中针织人文课堂建构的具体策略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影响到其教学行为,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于人文课堂的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5]。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过度重视规章制度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建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需要老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仅如此,初中思想品德老师还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和人文素养,既拥有专业的知识又有较高的内在修养和道德情操。老师对于初中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人文课堂的建构离不开老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老师的优良品德和情操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

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这种教学方式符合了学生的发展的规律,通过合作,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例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然后给出“如何看待信息化时代”的话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表达小组的看法。通过合作,有利于学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最终实现了人文课堂的建构。

3.将因材施教融入初中政治课程

因材施教是充分发挥每个学习者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挖掘自身潜力,找到自身发展的道路。这种教学方式摆脱了过去教学局限性,除此之外,不同的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照顾到了各种学生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5。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等等。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4.通过营造氛围,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是所有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它是指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思想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学校可以定期的组织政治类活动,做到与时俱进,例如让学生就当下的热点问进行探讨,或者演讲、辩论比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情景的方式还可以是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合作。学校定期将其他科目的老师与政治老师一起组织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及培养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5.寓教于乐

由于初中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成熟,,所以老师可以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寓教于乐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学生都喜欢玩耍和玩游戏,老师可以安排很多有趣的游戏,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政治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游戏可以让学生变得轻松快乐,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大脑会飞速的思考,当老师发现有的学生有不好的习惯的时候,老师应当通过委婉的方式去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人文课堂的建构刻不容缓,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神、深化和实践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新认识,最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1]陈亚军.“目中有人”,打造生本初中思想品德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21)

[2]许文静,朱海红.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情境创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6(08)

[3]萨仁高娃.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J].求知导刊.2016(01)

[4]李淑梅.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人文教学资源的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5]赵石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8)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建构人文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人文绍兴
建构游戏玩不够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人文社科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