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03-05 23:53广西桂平市南木镇金龙小学537226谭硕森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石子教学方法农村

广西桂平市南木镇金龙小学(537226)谭硕森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广西桂平市南木镇金龙小学(537226)谭硕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燃起学习的欲望;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关爱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小学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觉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变,如学习没有激情、上课没有信心、不专心听课等。这也许是因为很多家长长期离开孩子外出打拼,留守儿童缺少关爱造成的。就以我所任教的班级来说,56名学生中有近40名学生的父母长期到广东务工,有8名学生的父母在城区打工,剩下为数不多的学生的父母虽然在家也是早出晚归到镇上或其他村上干泥水活。因此,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爱,他们在学校就难以提起应有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燃起学习的欲望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多一点关心,时刻关注他们的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心去帮助、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谜语、故事等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要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新的好奇心,以保持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课堂教学中,利用谜语、故事等设置悬念,或利用身边的真实事例、动手操作进行导入,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运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探索意识

抽象性强是数学知识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会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使学生便于理解和熟记所学知识。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小石子进行分一分、说一说,引导学生在动手分的过程中感知和理解分法的多样化,同时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法用三句话表达出来。此时学生能说:“有20颗小石子,我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有5颗。”“有20颗小石子,每份5颗,可以分成4份。”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由地分一分、说一说、编一编,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多道题目,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分的题目在数学中用除法解答。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学生建立了直观的表象,发现生活中分东西有时候会出现剩余,从而初步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三、着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学生好奇、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当地开展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在小组间展示、表达、补充、互动的过程或环节中,学会倾听、质疑和评价。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清楚地知道别人展示、表达、补充了什么,才能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或错误,才能够提出有实际意义并有针对性的质疑。

四、适时进行独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独学就是指单独一个人而无师无友无同伴指导切磋的自学。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可通过适时激励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训练的一种形式,通过一题多解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有这样一道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我们金龙村是自治区示范村,要修一条长42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

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2)说说这句话中分数表示的实际意义。(把全长平均分成7份,已修了这样的3份)

(4)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写出关系式。

(5)你还能想到什么?

(6)出示例题,学生尝试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各地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责编杜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6-028

猜你喜欢
小石子教学方法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为什么鸡要吃小石子?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石子
小石子做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好朋友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