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2016-03-06 12:50谢光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工作

谢光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法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谢光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法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党的任务和要求,精准分析社会阶层,把握统一战线新特点,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处理统一战线中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举措:第一,将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推到极致,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第二,高举两面旗帜,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第三,坚持“十六字方针”,提出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的实践新思维;第四,整合资源,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统一战线;新阶层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一个多世纪以来,被世界各国人民不断地解读,人们以此为指导,努力寻求合乎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之路[1]。

我们党在使用统一战线的概念时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的。本文中的统一战线用其广义,即“在共产党领导下最广泛的团结和动员”。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统一战线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掌握并成功地加以运用的三大法宝之一,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法宝仍然适用,并取得了新的成功。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深化和拓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一 精准分析社会阶层,把握统一战线新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改革事业中,结合我国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统一战线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的统战工作主要体现在建国初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后的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我国的统一战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团结各方面力量,以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与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都不会改变其核心基础,而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统一战线对象的扩大,即建立最广泛的政治同盟。重视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让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力量。习近平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总结道:“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正是基于对党外人士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重要作用的清楚认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政策,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阶层和群体,但他们的基本收入仍然是劳动收入。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的十六大重申了这一观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发生的新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把爱国统一战线从“三者联盟”发展为“四者联盟”。即我国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其中新增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项内容。

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下六个新的社会阶层,即私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分析和把握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统一战线中的基础性作用。2015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指出要做好“新三种人”的工作,他强调:“首先,要高度重视和做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工作,把留学人员当作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其次,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2]

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他们具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的双重社会政治属性。将他们纳入我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在于鼓励他们为促进国家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加社会财富而积极地贡献智慧和力量,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力量,为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 处理好五种关系,丰富统一战线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诉求。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服务的,因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然成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时代特征和根本要求。

习近平在论述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时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2]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统一战线有力地阐释和实践了“和谐”理论。统一战线具有最广泛的阶层基础,是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相互交流、互相联合的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可以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它所统筹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也是统一战线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具体任务。

在政党关系方面,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确保发挥政治协商制度的效能,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作用。”[2]要推进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规范化与制度化,增强政治协商制度的有效性。

在民族关系方面,“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关系的稳定与否关系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014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他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3]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

在宗教关系方面,习近平提出要把宗教工作当作群众工作对待,在坚持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前提下,做到“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等“四个必须”[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中的促进作用。

在阶层关系方面,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中央对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和对象作出了相应调整,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合并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还包括“新媒体从业人员”及今后可能出现的新群体[4]。为做好新的阶层的统战工作,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困难,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既要鼓励支持,又要抓教育引导。引导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海外同胞关系方面,继续坚持一国两制的既定国策,号召广大海外同胞,无论身在何处,身居何职,都要牢记自己是祖国人,身上流淌的是中国血,呵护好中华大家庭共同的根,铸好中华民族共同的魂,共同努力实现中华儿女的伟大复兴梦。针对大陆内外华人华侨来往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的新情况与新形势,应努力推动港澳台工作与侨务工作步入更高阶段。

三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统一战线的新实践

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祖国、统一祖国的一个重要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同样,也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法宝”[4]。为了突显统战工作在党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习近平统战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举措。

第一,将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推到极致,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全党对统一战线的科学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因此,必须从提高全党对此问题的认知入手。这个问题就是我党建党之初需确立的根本的战略问题,它自始至终与党的建设相伴相随。统一战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应得到全党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党执政这么多年来,党内却不时出现忽视统一战线的倾向。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党懂得统战的太少了。为了重视统战工作,党中央几乎在每一次重要的统战工作会议上都要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达到中央所希望的那样。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加强对党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政策的教育入手,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开始,让他们懂得党的统一战线的战略意义,明确每个党员在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责任。要让每个党员真正懂得党的统一战线的根本指导思想,也就是要让他们真正懂得“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个基本原理。2015年5月,党中央将第21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更名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了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标志着统一战线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高举两面旗帜,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四个全面”是党执政兴国的战略布局,2012年,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5]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和两面旗帜;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各阶层成员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要求和行为方式等日益呈现多样化,但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爱国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的认同是一致的。这种多样性和一致性的关系,就要求我们在多样化的诉求中去寻求最大的共识。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尽可能找到最大公约数。统战工作的最大公约数便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成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坚持“十六字方针”,提出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的实践新思维。一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先进性,使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这是搞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基础。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整体与每一个个体的先进性上,是一种综合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这些专题教育的开展既是新形势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强调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的党外人士担任各级行政领导职务。这不仅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更是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化统一战线基础,提升民主党派监督水平,提高党外人士参政议政能力的体现。

第四,整合资源,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在很长的时间里,党的统战部门往往是单枪匹马地工作,为此,党的各个部门要认真地寻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各相关部门的潜力、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方法途径。一方面,整合执政党的政治资源,形成党委、统战部及其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大统战工作格局。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继续完善和发展统战工作,特别是要抓紧解决统战工作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为统战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建立统战工作考核机制,把统战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升迁任用、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督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发挥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宣传党的统战理论和方针政策,带头贯彻落实统战政策,带头参加统战的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统战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做党外人士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要求,做好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另一方面,针对日益变化的统一战线工作新形势,要不断扩大工作对象,拓展工作范围。我们要把握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着力点,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二十字工作方针”,鼓励基层统战部门创造性地做好新社会各阶层的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利用好社团、社区、网络媒体等平台开展丰富的组织宣传活动,特别要做好“新三种人”的统战工作,将统战工作向社区延伸、向乡镇延伸,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强化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大力推进网络统战工作,将网络统战工作向新生群体延伸,向社区延伸。强化与新的社会阶层的沟通互动,把党外各方力量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到党中央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有许多新发展、新突破。党在团结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和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协调社会阶层关系方面,在促进宗教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强化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相互联系上作出了重要布局,为新时期开展统战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和任务。我们深信,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党的共同努力,党的统战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将进一步得以深化。

[1]彭瑚,吕志明.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观与当代社会实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0-124.

[2]本报记者.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1).

[3]本报记者.习近平等分别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讨论[N].人民日报,2014-03-05(1).

[4]曾建萍.统一战线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30-32.

[5]本书编写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3.

(责任编校:舒阳晔)

Theor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United Front Since the 18thCPC National Congress

XIEGuang-yi
(School of Law,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Since the 18th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Mr. Xi Jinping at the core has presented an 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soce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United Front, and a further illustration of how to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overall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ies, nationalities, religions, social classes, and the compatriots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Party′s tasks and rules in the new age. This has enriched the theory of the United Front and promoted its development. The following new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improve the work: 1) mobilizing all positive factors at the full and maximizing the wonder-working magic of the United Front, 2) holding high the great banners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and patriotism and matching our thoughts with our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decisions and arrangement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3) adhering to the "Sixteen-character Guideline" and putting forward new ideas to promote the harmony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in China, 4) integrating all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to construct a grand pattern for the United Front work.

the United Front work; new analysis of social classes;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e Party′s ruling ability

2016-11-09.

谢光绎(1965—),男,湖南邵阳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党建、廉政建设。

D613

A

1673-0712(2016)06-0001-04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工作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加强民主党派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导
针对特点 探索途径 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引导
新的社会阶层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