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脂代谢的影响分析

2016-03-07 03:29李欣高永双万静薛坤喜杜宝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3期
关键词:氯丙嗪氯氮利培

李欣 高永双 万静 薛坤喜 杜宝国

·药物与临床·

氯氮平、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脂代谢的影响分析

李欣 高永双 万静 薛坤喜 杜宝国

目的研究并探讨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给予氯氮平治疗,B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C组患者给予氯丙嗪治疗,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单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并计算血药浓度与药物对脂代谢影响程度的相关系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与药物对脂代谢的影响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均会对患者的脂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氯氮平的影响最大,利培酮的影响最小,脂代谢变化程度与药物的血药浓度无关。

精神分裂症;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血药浓度;脂代谢

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均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在患者的长期服药过程中,其脂代谢往往会发生异常[1]。为了探讨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与其血药浓度相关性,本次研究随机选取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别给予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治疗,并对其血脂变化情况、血药浓度、症状评分进行对比,以期能够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选择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现将研究数据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门诊及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2],研究前2周均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此次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40.17±15.62)岁。B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0.29±15.86)岁。C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0.32±15.79)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给予氯氮平治疗,氯氮平口服,给药2次/d,初始剂量为25mg/次,治疗7 d后增至给药100~300mg/次;B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利培酮口服,给药2次/d,初始剂量为1mg/次,逐渐增至给药4~6mg/d;C组患者给予氯丙嗪治疗,氯丙嗪口服,给药2次/d,初始剂量为25mg/次,治疗7 d后增至给药150~300mg/次。

1.3 观察指标 三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单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并计算血药浓度与药物对脂代谢影响程度的相关系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数据录入至corr程序进行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至低排列依次为A组、C组、B组。见表1。

2.2 血药浓度与脂代谢相关性分析 A、B、C组的血药浓度分别为(217.35±29.87)、(30.46±4.81)、(89.24±10.56)ng/ml。三种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物对脂代谢的影响程度无相关性(P>0.05)。见表2。

2.3 三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表1 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三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总胆固醇 t(组内) P(组内) 甘油三酯 t(组内) P(组内)A组 50 治疗前 3.94±0.36 17.645 0.000 1.43±0.26 19.919 0.000治疗后 4.98±0.21a 2.29±0.16aB组 50 治疗前 3.93±0.43 5.805 0.000 1.45±0.24 8.245 0.000治疗后 4.37±0.32a 1.78±0.15aC组 50 治疗前 3.91±0.35 12.477 0.000 1.46±0.21 15.969 0.000治疗后 4.69±0.27a 2.03±0.14aF(治疗后) 11.079 14.862P(治疗后) 0.000 0.000

表2 血药浓度和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表3 三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3 三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三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组内) P(组内)A组 50 95.17±13.42 43.51±8.39a 8.337 0.000 B组 50 94.89±14.23 42.78±8.94a 8.041 0.000 C组 50 95.05±13.96 43.15±8.47a 8.185 0.000F0.101 0.421P0.920 0.67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科临床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其病情较为复杂,常表现为思维联想障碍、幻觉、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3-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往往会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如患者的病情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6]。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药物机制是对多巴胺受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行抑制,从而起到有效抗精神病的效果,但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在长期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体重往往会出现增长,其脂代谢往往会发生异常[7-10]。为此,本次研究特选取了三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从高至低排列依次为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说明氯氮平对脂代谢的影响最明显,而利培酮对脂代谢的影响相对较弱;经计算得出,血药浓度和脂代谢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但由于其对患者脂代谢影响的程度不同,可优先选择对脂代谢影响较小的利培酮,以减轻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均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与其血药浓度不存在相关性,其中氯氮平对脂代谢的影响最大,利培酮的影响最小。

[1]顾谦.不同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1):31-32,34.

[2]陈冰容,刘磊,陈怡华,等.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副反应、糖脂代谢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720-1721.

[3]赵青霞,李爱玲.齐拉西酮与氯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脂代谢的对照研究//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106-108.

[4]杨淑珍,赵晶媛,宋学勤,等.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重庆医学,2015,44(24): 3399-3401.

[5]Smesny S,Langbein K,Rzanny R,et al.Antipsychotic drug effects on left prefrontal phospholipid metabolism: a follow-up 31P-2DCSI study of haloperidol and risperidone in acutely ill chronic schizophrenia patients.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2,138(2-3): 164-170.

[6]贾继敏,张玉胜.不同药物对初诊精神分裂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4):401-402.

[7]施小平,庄开岺,张其荣,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四种抗精神病药对血脂代谢影响的差异.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20-21,30.

[8]Chen SF,Hu TM,Lan TH,et al.Severity of psychosis syndrome and change of metabolic abnormality in chronic schizophrenia patients: severe negative syndrome may be related to a distinct lipid pathophysiology.Eur Psychiatry,2014,29(3):167-171.

[9]Li J,Li X,Liu E,et al.No effect of adjunctive,repeated dose intranasal insulin treatment on body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3,146(1-3):40-45.

[10]陈冰容,薛丽,陈贻华,等.利培酮、氯氮平的血药浓度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的相关性.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4):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95

2016-05-31]

抗抑郁药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项目编号:2014A1FC080)

528415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心理科(李欣);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高永双 万静 薛坤喜杜宝国)

猜你喜欢
氯丙嗪氯氮利培
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研究
氯丙嗪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研究
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
西药盐酸氯丙嗪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猪肉中有安眠药?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利培酮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