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隆注射液治疗4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3-09 21:29李其彪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脉心功能注射液

李其彪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萍乡 337000)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4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其彪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萍乡337000)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心脉隆治疗),每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类型心脏病终末阶段,患者心功能丧失代偿能力所体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主要体现为静脉回流充足的状况下,因为心脏充盈和(或)射血障碍,心脏无法泵出充足的血液,亦或是在提升充盈压后才可以泵出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血量,心排血量无法有效满足患者身体组织代谢需求的症状[1]。针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中通常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以及强心剂等西药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鉴于此,我院从2014年开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脉隆注射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方案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心脉隆治疗),每组各24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3.7±5.2)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9±6.3)年;根据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分级Ⅰ级4例,Ⅱ级11例,Ⅲ级7例,Ⅳ级2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8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3.3±5.8)岁;病程4~11年,平均病程(7.6±6.5)年;根据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分级Ⅰ级3例,Ⅱ级12例,Ⅲ级6例,Ⅳ级3例。

1.2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1]。包含症状限制性活动锻炼、适当休息;采用洋地黄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采用4 mL心脉隆注射液溶入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滴速控制为20~30滴·min-1,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在14 d后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BNP、LVDd以及LVEF。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心功能改善程度在2级以上;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心功能也没有变化[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检测BNP 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BNP、LVDd以及LVEF对比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BNP、LVDd以及LVEF分别为(1 157.1±73.8) ng·L-1、(53.1±6.7) mm以及(42.4±6.3)%,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 195.3±74.6) ng·L-1、(52.8±7.3) mm以及(41.8±7.7)%,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BNP、LVDd以及LVEF分别为(695.8±74.2) ng·L-1、(48.1±5.4) mm以及(45.1±7.8)%,观察组分别为(479.2±61.3) ng·L-1、(42.3±5.1) mm以及(51.2±7.9)%,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通过治疗,对照组当中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17/24);观察组当中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22/2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类型心脏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为心肌收缩力的降低,导致患者心排血量降低,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相关需求,临床中主要体现为心慌、乏力、疲倦、咯血、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中通常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以及强心剂等西药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与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作为心脏病治疗的最终部分,心力衰竭的治疗在整个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内容,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中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4]。

心脉隆注射液本身是从美洲大蠊虫体内萃取的一种复方多肽类制剂,主要是由核苷、多肽以及复合氨基酸等成分组成。临床药理研究证实,心脉隆注射液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对心肌细胞Ca2+内流产生促进作用,以此来提升心肌的收缩力;对冠状动脉产生扩张作用,提升冠状动脉中的血流量;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脉动脉压;针对内皮素的分泌进行抑制;对肾血管产生扩张作用,以此来提升肾脏的血流量,并产生良好的利尿效果。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证实,心脉隆注射液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心力衰竭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炎性反应症状,提升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缓解其心脏的负荷,针对神经内分泌激活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5]。本组研究数据当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67%(22/24),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的70.83%(17/24),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NP、LVDd以及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结论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脉隆注射液,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室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家美,尚亚东,吴晓蓉,等.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2):1388-1393.

[2]罗梅,蒋华.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55-156.

[3]李小莉,邱春光,韩战营,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9(2):33-35.

[4]房勇.慢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本病因及主要药物治疗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8(22):3129-3130.

[5]徐俐,严文君.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40例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5,13(23):153-154.

R541.6+1

A

1001-5779(2016)03-0419-02

10.3969/j.issn.1001-5779.2016.03.026

2016-01-08)(责任编辑:敖慧斌)

猜你喜欢
心脉心功能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心功能如何分级?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