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涤纶环双腔管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

2016-03-09 21:29王润秀谢富华林方兰曹春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双腔涤纶导丝

王润秀,谢富华,许 荣,林方兰,曹春瑜,洪 波

(赣南医学院 1.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分析实验室;3.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带涤纶环双腔管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

王润秀1,谢富华2,许荣3,林方兰1,曹春瑜1,洪波1

(赣南医学院1.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分析实验室;3.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西赣州341000)

目的: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方法:用带涤纶环双腔管对8例需做血液透析患者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导管术。结果:8例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均成功,导管血流量充分。结论:用带涤纶环双腔管可以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血流量高,不良反应少。

导丝;双腔管;锁骨下静脉置管;维持性血透

目前血液透析仍然是我国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1-2]。最理想的透析通路是自体动静脉内瘘[3],但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差或使用时间长已无法再建立,或因颈内静脉、股静脉等血管也无法再建立通路,而建立人造血管条件受限,或因无法或拒绝腹膜透析,因此我科使用带涤纶环双腔管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手术成功,血流量充分,未见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8例均为65岁以上ESRD患者, 平均年龄(71.2±4.8)岁,其中男2例,女6例。原发病:慢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性肾病1例,均因血管条件差或心功能不全无法进行内瘘吻合术,同时无法或拒绝腹膜透析的患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要求。

1.2方法采用巴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的带涤纶环Permcath双腔导管,在距导管近皮肤出口处有一涤纶环,远端双腔导管分叉开口,动静脉开口相距2 cm以上,且动脉还有两个侧孔开口,粗扩张器外带一柔软鞘管,为撕脱型扩张器,并配备与导管相配套的皮下隧道针、导丝、穿刺针。具体操作方法:常规消毒铺巾,选择右锁骨下中外三分之一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先用穿刺针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然后根据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在体表投影确定皮下隧道位置和导管皮肤出口处,用隧道针将导管引入穿刺部位,依次将扩张导管顺导丝插入锁骨下静脉内,退出扩张导管,顺套管将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导管通过导丝放入上腔静脉内,撕脱套管,退出导丝,试抽血流良好,用肝素封管,缝合皮肤,待血液透析时使用。

2 结 果

8例患者经锁骨下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术后,X线显示导管前端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上方,透析血流量达(200~300) mL·min-1,无贴壁现象,可满足血透需要,故手术成功。目前留置导管使用时间最长达2年半,仍在使用中。其中有1例患者导管使用过程中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经肝素抗生素封管后继续使用,未再出现发热等症状。

3 讨 论

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人数每年都在逐渐上升,为了维系生命,这些患者必须长期依靠血透通路[4]。同时随着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患者存活的时间越来越长,老年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使血管通路的问题日益突出。临床上对于带涤纶环管的建立,首选右颈内静脉,而锁骨下静脉穿刺难度较大,出现并发症相对较多和严重, 如气胸或血气胸、纵隔创伤、静脉狭窄等,对于一些患者如果无法用其他方法建立血管通路维持生命,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由于锁骨下静脉穿刺难度大,送入导管困难,因此,在穿刺针刺入锁骨下静脉后要通过反复抽吸回血确定其充分肯定在锁骨下静脉后,再放入导丝,同时扩张导管顺导丝放入动作要轻柔;其次皮下隧道与锁骨下静脉的角度不宜过大,隧道针锁骨下出口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点最好有1 cm以上的距离,同时不退导丝,顺导丝增加硬度,导管容易送入,待导管送入血管后再退导丝。

本研究8例带涤纶环双腔导管锁骨下静脉置管均成功,导管流量充分,无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而且在置管时隧道更容易设计,不易使导管打折,不影响患者的颈部活动,方便日常生活。本研究中有一例患者出现感染,给予治疗后无发热。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导管感染,手术前就必须对手术环境及器械进行全面消毒,在透析前后也进行严格的消毒,一定要保持该处导管的清洁卫生,一旦发现有感染的迹象,立刻进行处理,避免感染继续扩大[5];由于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带涤纶环双腔导管也以右颈内静脉为宜,所以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相对少,病例数不多,使用时间也不长,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也是无法在其他部位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补充方法。

[1]王萌.1057例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血液净化,2010,9(5):281-28.

[2]李玉.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235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2):1284-1285.

[3]宛家奎,水润芝,李金玉,等.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08例临床分析[J].内科,2014,9(1):51-53.

[4]张海红,谭晓军,池芳莲.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20例[A].2011 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383-384.

[5]薛志强,曾石养.尿激酶24小时停留封管溶栓治疗对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内血栓形成的疗效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0,11(5):283-284.

赣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编号GZ2015ZSF008)

R459.5

A

1001-5779(2016)03-0466-02

10.3969/j.issn.1001-5779.2016.03.047

2016-02-17)(责任编辑:刘仰斌)

猜你喜欢
双腔涤纶导丝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涤纶晶体结构三级红外光谱研究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
耐高压双腔P1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冷等离子体处理改善涤纶滤料抗静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