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网贷平台的羊群效应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2016-03-13 01:37吕廷杰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6期
关键词:借贷羊群效应

傅 雪 吕廷杰 陈 霞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在国内外兴起。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上的借贷投资决策同样存在着传统金融市场中存在的羊群效应。虽然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会形成价格泡沫,但投资行为的羊群效应也包含理性因素,在特定环境下理性羊群行为甚至有助于提升投资绩效。本文通过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羊群效应的影响因素,从而减少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平台风险,正确疏导羊群效应的影响,提升平台运营绩效。

因此,本研究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以出借人的投资借贷决策的羊群效应为切入点,在社会影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和信息采纳理论,构建出基于从众心理的羊群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的模型进行实证。

1 文献综述

1.1 羊群效应研究现状

在传统金融市场上,关于投资行为的羊群效应研究已相对成熟,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模型,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而P2P网络借贷领域的投资借贷行为的羊群效应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学者普遍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上,投资人的羊群行为是存在的,研究进而从其产生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已有的羊群效应影响因素研究中,多从理性选择的视角研究羊群效应,验证客观因素对羊群效应的影响,较少从从众心理的视角去研究羊群效应的影响因素。

1.2 相关理论及模型

1.2.1 社会影响模型

在社会影响理论中,将能够导致羊群效应的这部分影响划分为规范社会影响和信息社会影响。个体受到规范社会影响,会希望被人们所接纳,而去服从大部分人的意愿,从而获得归属感。个体受到信息社会影响,会认可他人所传达的信息,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

国内外的学者研究了两类社会影响与羊群效应之间的关系。Kelman将社会影响分为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Lascu和Zinkhan在以上的基础上建立了从众影响因素模型,并将顺从和认同归为规范性影响因素,将内化归为信息性影响因素。李峰等人对我国危机事件下从众意向模型进行研究,建立了如图1的从众行为意向模型:

1.2.2 社会资本理论

已有研究揭示了虚拟社会资本与社会影响之间的联系:Mathwick认为可通过划分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来衡量群体之间的分享和影响,周涛等在社会影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分别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力,并利用感知到的社会资本来测度成员的社会影响是多少;陈冬宇等利用结构社会资本和关系社会资本来衡量社会资本对网络借贷决策的影响,发现借款者的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出借者的信任和出借意愿。

图1 从众意向模型

1.2.3 信息采纳模型

有关信息传播、劝说与影响效果研究的模型中,最为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是Pretty等所提出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理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步应用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此应用,将经典模型应用于在线信息传播和沟通情境,进而构建出信息采纳模型(Information Adoption Model,IAM),如图2所示。

该模型将信息影响人们决策过程看作是信息采纳过程,视信息质量为中心路径,信息源为边缘路径,可纳入本模型,衡量信息对用户决策受到的影响。

2 羊群效应的影响因素模型

2.1 构建影响因素模型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借贷投资的羊群效应影响因素研究,但在已有的基于从众心理的羊群效应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都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展开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出P2P借贷投资决策的羊群效应影响因素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P2P网贷平台的借贷投资决策的羊群效应影响因素模型

研究变量的定义如下:

感知结构社会资本(STR):出借者感知到的借贷者所拥有的结构型社会资本,主要指借贷者拥有的朋友数量及紧密程度。

感知关系社会资本(RELA):出借者感知到的借贷者所拥有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主要指借贷者在平台上与其他人的交流互动情况。

感知信息质量(QUA):出借者感知到的平台提供的信息的质量,主要指提供的借贷人和标的信息是否全面。

感知信息源可信性(RELI)出借者感知到的平台提供的信息的来源可信性,主要指提供的借贷人和标的信息是否真实可信。

规范社会影响(NORM):出借者受到的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社会影响(INFO):出借者受到的信息性社会影响。

羊群行为(HERD):出借者受到他人决策影响而做出借贷投资行为的意向。

2.2 模型假设

基于上一节模型的提出和研究变量的定义,针对P2P借贷投资决策的羊群效应影响因素为研究目标,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感知结构社会资本对规范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

H2:感知关系社会资本对规范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

H3:感知结构社会资本对信息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

H4:感知关系社会资本对信息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H5:感知信息质量对规范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H6:感知信息质量对信息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H7:感知信息源可信性对信息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

H8:感知信息源可信性对规范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

H9:规范社会影响对羊群行为有正向影响。H10:信息社会影响对羊群行为有正向影响。

3 数据实证

本文收集数据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SPSS和AMO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本研究在阅读大量经典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现有的成熟量表设计问卷,总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34份。

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对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得Cronbach’sα值为0.933>0.7,符合要求。各潜变量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本研究的各变量的信度均符合要求。

表1 模型信度检验

问卷总体的效度KMO值为0.933>0.6,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性结果均为0.000,小于0.005,说明问卷整体通过效度检验。同时对问卷的各测量变量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测量变量的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以上结果中,所有影响因素的KMO值均大于0.6,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性结果均为0.000,小于0.005,说明问卷的测量问项适合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正式样本的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样本的因子分析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变量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6,表明各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且对总方差的解释度均超过50%,这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3.3 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实证分析

基于前文构建的模型,本节将对理论模型和假设关系进行检验。

3.3.1 拟合优度检验

首本针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的整体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模型拟合结果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所有指标均超过标准,它表示该模型与数据的拟合较好。

3.3.2 路径显著性分析

基于模型和数据优良拟合度,本小节对各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进行验证,路径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的路径系数可知,假设2、假设4、假设5、假设6、假设7、假设8、假设9和假设10显著成立,假设检验最终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模型假设验证结果

3.4 人口统计变量检验

前文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变量进行了数据实证,本节将对问卷中的人口统计变量和用户的羊群行为意向进行相关性分析,假设如下:

H11:不同性别的人群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羊群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差异。

H12:不同年龄程度的人群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羊群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差异。

H13: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羊群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SPSS的回归分析验证三个人口统计变量对羊群行为意愿的影响。表7为性别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均方为0.053,平方和为0.053,两者之比为F分布的观测值0.045,对应的显著性为0.833,证明性别对羊群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假设11不成立。

表7 性别变量的ANOVA分析

表8为年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均方为1.859,平方和为5.576,两者之比为F分布的观测值2.119,对应的显著性为0.099,证明年龄对羊群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假设12不成立。

表8 年龄变量的ANOVA分析

表9为教育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均方为27.590,平方和为55.181,两者之比为F分布的观测值41.766,对应的显著性为0.000,证明教育程度和羊群行为意向的影响显著,假设13成立。

表9 教育变量的ANOVA分析

人口统计变量与羊群行为意向的相关关系假设检验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人口统计变量的假设检验结果

4 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P2P网络借贷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出借人感知到的社会影响对羊群效应有正向作用,其中信息社会影响的作用更为显著。结果表明用户投资行为的羊群效应也包含理性因素,在特定环境下理性羊群行为甚至有助于提升投资绩效。

(2)感知社会资本中,关系社会资本正向作用于社会影响。结论表明借贷人更频繁的交流互动能够提升借贷人的形象,进而增强羊群效应,而借贷人本身的朋友数量和紧密程度对出借人无影响。

(3)感知信息可用对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其中感知信息源可信性的作用更为显著。结果表明可靠的信息比全面的信息更能使得出借人感受信息社会影响,并将此作为投资借贷决策的依据。

(4)从人口统计学特征视角上看,不同教育程度的群体在P2P网络借贷羊群行为上有显著差异。

在实践应用方面,本研究的结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建设和出借人的投资行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从平台和借贷人视角出发,首先平台应该加强监管审核机制,确保借贷人和标的信息真实性,规避风险,保障出借人的利益。其次,现有的借贷平台模式都只提供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交互渠道,可以考虑加入借贷双方的沟通交互渠道,提升借贷人的感知关系社会资本。通过以上改善措施,可促进用户的借贷投资决策效率,疏导羊群效应带来的积极影响。

(2)从出借人的视角出发,出借人在进行借贷投资决策时,要注意保持理性,风格稳健,不断提高自身的投资决策能力。在跟随他人决策时要保持冷静,持续观察,就有希望成为羊群效应中的受益者。

[1]Kelman H C.Compliance,Identification,and Internalization:Three Processes of Attitude Change[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1):51-60.

[2]Lascu D N,Zinkhan G.Consumer conformity:review and ap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1999:1-12.

[3]李峰,沈惠璋,张聪.我国危机事件下从众意向模型——基于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研究[J].管理学报,2012,09(3):451-458.

[4]Charla Mathwick,CarolineWiertz,Ruyter K.Social Capital Production in a Virtual P3 Community[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8,34(6):832-849.

[5]周涛,鲁耀斌.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78-83.

[6]陈冬宇,赖福军,聂富强.社会资本、交易信任和信息不对称——个人对个人在线借贷市场的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75-83.

[7]Pretty R E,Cacioppo J T.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ttitude Change[OL].[2011-12-20].http://www.getcited.org/pub/102535229.

[8]Sussman S W,Siegal W S.Informational Influence in Organizations: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Knowledge Adop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3,14(1):47-65.

猜你喜欢
借贷羊群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城里的羊群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不止一个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P2P 网络借贷监管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