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016-03-13 17:01田伟贵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校风学风辅导员

程 琳,田伟贵,李 哲(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浅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程琳,田伟贵,李哲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

高校班级文化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良好学风的前提条件,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班级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对大学生起着引导、凝聚和约束作用。因此,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风、校风建设和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辅导员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随着班级的成立而产生,是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成才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集体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和谐人际关系。

1 班级文化的内涵

文化,通常是指人类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组合。班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整体形象,是班级生命力的体现。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依赖的规则,对其日常行为起着指导作用,有助于良好行为的养成,而班级成员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这种文化。班级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还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班级文化的多样性不断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思想,增添活力,充实校园文化内容,加强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建设良好班级文化既是加强班级管理的要求,又是形成集体凝聚力的精神基础,更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保证。

2 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1]。班级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力持久、形象生动、直观易懂等特点,能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活力、吸引力,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包括科学素质、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方面。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2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平台

班级文化对于学生道德教育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以隐形性、榜样示范性实施影响,达到对班级全体成员的同化,促进班级全体成员的道德素质提高。(1)班级文化的隐形性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教育。德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爱因斯坦认为“大学德育是为了造就一个和谐的人”,其作用在于给知识和理智能力以正确的方向、合理的制约和统一的精神。这就要求大学生从主观上接受道德教育,教育效果才能更有效。①班级文化德育目的的隐性特征使其更易被大学生接受,从而达到教育效果。班级文化对于学生行为和观念并没有明文规定的硬性要求,而是从班级价值观念和良性“隐形约定”的行为习惯中形成一种柔性约束,这种约束是以一种隐性教育力量长期感染学生来达到教育的目的。②班级文化德育途径的隐性特征使其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它通过班级价值观、班级气氛、班级形象等良性行为来影响学生的观念、情感、行为等,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班级文化的榜样示范性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班级文化通过价值观念、良性行为规范和模范学生人格魅力等,为班级学生树立道德教育榜样。学生通过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使自身行为符合社会期望。班级文化除了成文的硬性德育规范,还有更多不成文的“隐性”规范,不知不觉地形成并影响学生。班级模范学生在班级成为榜样,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其他学生。

2.3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简称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三观的形成机制表明,大学生不是单纯被动的施教对象、灌输对象,三观形成不是一个被动的、机械的被决定过程,而是融合主体向度的选择与构建的过程,是通过接受活动、对象和环境互动的过程[2]。在拥有良好班级文化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同学之间通过相互鼓励、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4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学风是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不仅是学生个人和群体的求学与治学表现,更是一个学校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治学精神。建设良好的班级学风,是学校全面推进校风建设的起点。一个具有良好学风的班集体,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还能活跃学生探究性思维,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更能直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良好的学风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可以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一个班级的生命。因此,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就要抓住班级学风建设这一关键,为全面开展班级工作以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必要条件。校风和学风建设又为班级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既能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又能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3 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不合理

部分高校由于成立时间短,校园文化底蕴浅,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过度模仿其他高校,导致班级文化建设制度不符合本校实际情况,这样不但不能提高班级文化建设质量,丰富校园文化底蕴,反而会出现反作用。

3.2未能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指导和引领作用[3]。但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部分辅导员管理经验不足,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力不从心,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部分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工作热情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投入精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3.3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强,集体观念淡薄

当今社会大多数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责任心缺失。学生责任意识是衡量一个班级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处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呈现出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追求个性等特点,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一些误解。部分学生滋生出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导致利己主义膨胀,集体观念淡漠,对于班集体荣誉漠不关心。大学生对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重视度不够,主体观念薄弱,难以主动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3.4缺乏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良好的校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而良好的学风是班级文化的前提条件。校风是一种氛围、理念,是一所学校品味和格调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最可贵的精神财富[4]。一所没有良好校风的高校,如何对师生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班级文化建设又能从何做起呢?

3.5班级学生干部未能发挥作用

学生干部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较强,更多地追求个人价值和利益。部分学生干部对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很积极,对自己无好处的事情不愿意付出努力,仅作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传话筒,缺乏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甚至和同学出现各种矛盾。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班干部的工作效果,影响班级文化建设。

4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4.1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学校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起着统领、引导、监督作用。因此,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健全班级文化建设各项制度,吸取其他高校的经验教训,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建设,加深校园文化底蕴。应更新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和本校实际情况的建设政策,指导和监督班级文化建设。

4.2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

辅导员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高校应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业务能力。要重视辅导员培训,通过讲座、座谈、外出培训学习等方式加强辅导员能力培养;同时建立系统、合理、规范的考核体系,健全辅导员评优评先奖罚制度,充分调动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导性和积极性。辅导员要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有规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做到为人师表,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通过个人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外在形象等影响学生。辅导员要全程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了解学生想法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规范的行为准则,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4.3重视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责任意识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是大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和履行职责的一种强大动机。责任心是责任意识中的认知因素,可以为大学生责任行为指明正确的方向。学生责任意识越强,对自身发展的责任感也越强。班级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建设良好班级文化,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班级凝聚力,最好的途径就是组织和鼓励班级学生开展并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班级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通过集体活动来增加学生责任感和班级凝聚力。

4.4创建良好校风和学风

校风建设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者的作风和校园环境氛围等一系列行为习惯的总合[5]。学风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内在品格在学习上的外在表现。良好校风具有较强的引导、激励、凝聚、督促和规范作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校形成的良好文化氛围。学风是校风的行为化延伸,良好的校风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前提,学风建设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4.5重视班干部培养

2006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就学生干部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情,要注意总结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引导一大批优秀学生干部健康成长。”[6]班干部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学生民主选举,组建一支能力较强和影响力较大的班干部队伍。辅导员要重视班干部培养,增强其思想政治意识和处理日常事务能力,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和建设水平。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从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出发,真心诚意地为同学服务,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服务。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Z].2004-10-14.

[2]程新英.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接受机制[J].伦理学研究,2004(2):76-79.

[3]宋顺喜,刘彦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47.

[4]李冬梅.关于高校校风建设问题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6-8.

[5]王振友,赵星.当前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对策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21-23.

[6]中国共青团.周强同志在全国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EB/OL].http://www.ccyl.org.cn/ccylspeech/200612/t200612053-976.html.2006-07-18.

G40-055

A

1671-1246(2016)01-0022-03

猜你喜欢
校风学风辅导员
说 校 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学风就是质量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