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高校体育课堂引导女大学生合理的进行课外锻炼

2016-03-13 18:57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北京10087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课

□ 侯 力(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872)

如何利用高校体育课堂引导女大学生合理的进行课外锻炼

□ 侯力(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北京100872)

进入大学,由于课程选择的自由化以及课余生活的丰富性,高校女生态度开始出现分歧,一部分热衷于健身运动,另一部分又对体育锻炼采取敷衍态度。然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高校女生所需要重视的一环内容,所以如何引导女生的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以及辅助其建立合理有效的锻炼计划表是高校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借助高校体育课堂这一窗口。

体育课堂引导兴趣课外锻炼高校女生

1、合理的课外体育锻炼对于高校女生的重要性

近年来,马甲线、反手摸肚脐腰等词时常引发一时热议,虽然这些并非合理的审美标准,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女性对于美好身材都有一定的追求。因此部分高校女生对于身材管理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健身活动或者普通体育锻炼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活动,大部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只是借助互联网等工具寻找各种零碎的教程作为参照和模仿,因此难以合理的安排和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这有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锻炼量较少不能满足女生的预期效果,使之失望而放弃进行体育锻炼,二是女生进行超负荷的锻炼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如何引导和帮助这一些同学制定合理合量的课外体育锻炼计划,是高校体育课堂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高校同时存在有一部分女生疏于体育锻炼的情况,除去与学业相关的部分,拒绝体育锻炼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毅力坚持,认为运动与否对于本身的影响不大,不甚在意。并且,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趋势也让一部分女生成为低头一族,课外除了完成要求的作业任务等就将心思放在了娱乐交际方面,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寥寥无几。而缺乏锻炼容易使女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和免疫力有所下降,提高患病几率,尤其是在流行性疾病高发期。而宿舍生活本身的流通性较差,病菌容易在宿舍内部交叉传染,于人于己都有不良的影响。

综上,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高校女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高校女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

由于健身房等专业健身场所价格较高,超出了一般高校学生的承担范围,所以高校女生往往自行设计锻炼计划,又由于没有专业知识作为辅导,即使对身体不会造成损害也往往事倍功半。

而另一方面,按照教育局的规定除去规定的一拳一泳,高校体育课程多采取学生自由选课的方式,女生选课往往抱有什么容易选什么的态度,随意的进行课堂选择,因此上课往往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较少将全身心投入体育课堂学习锻炼之中,这与女生追求塑造身材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同时,高校体育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又因为高校体育课课程仅限于前两个学年,大三开始则体育锻炼则依赖于学生自己的习惯。然而大学学业本身的忙碌也会使学生将生活重心全盘一直课业方面,而忽略如饮食、睡眠以及运动等于身体锻炼相关的方面,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而在此基础上,相比男生,如果不是对于健身有明确目标的女生则更容易忽视体育锻炼,因此,借用两个学年的教学机会引导高校女生正确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不可忽略的命题。

3、依赖课堂内容进行引导

为改变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尝试改变教学思维,教者发令,学者紧随的教学方式,将体育教学科变成体育引导课,一方面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等资源向高校女生传输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另一方面, 也利用这种教学改变高校女生对于体育课的态度,是体育课真正活起来。

基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女生在校内采取的主要运动方式都是跑步,但是对于跑步能够达到何种的健身效果,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的安排跑步量,运动前后的准备安排等等问题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教师可以依据这一些不足在体育课堂上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讲解。

在场地可以保障的情况下,体育课一般采取慢跑作为热身活动通过这个阶段,再辅之以正压腿、肩绕环等拉伸筋骨的运动,借此机会,教师就可以讲解与跑步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如快跑和慢跑的区别,如何循序渐进的进行跑步训练,以及跑步之后如何正确的肌肉放松活动。这些知识不需要在一口气的传输给学生,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每一节课以闲谈的方式将一部分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而要女生能够将这一些信息记住,教师可以尝试将话题与身材管理、健身、形体美学等结合在一起,如跑步能够锻炼到什么部位的肌肉,怎么跑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等等。以这些女生关心的话题作为由头,能够在开始比较好的引起女生的注意,进而达到传递相关专业知识的目的。

虽然高校体育课类型多样,但是基本上都是课外女生也可直接参与的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因课制宜,在不同的课堂上根据授课的内容对女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引导。譬如在羽毛球课堂上,教室可以通过对羽毛球运动进行整体的概括叙述,明确的告知女生此项运动可以锻炼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比较合适的锻炼时间等等,利用这些内容引发女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再付诸实践。

而体育锻炼需要辅助于良好的休息和合理的饮食习惯,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在课前教师询问早餐情况以及休息情况进行引导,通过每一节课例行询问透露饮食和休息习惯对于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虽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高校女生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但这种意识的培养是有意义的。既能够让同学认识到合理的体育锻炼并非只包括运动,同时能让他们感受到体育课本身是有意义的,能够更加留心教师的言语,为教师在其他情况下的引导做铺垫。

另外,除了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当下热点的健身方式对于女生进行指导,在课堂训练的间隙对于各种健身方式以及健身效果进行分析,点明每种运动的利弊以及合适的训练量,帮助女生们能够合理的选择和安排健身运动。

4、教师是关键

传统的体育课堂采取的是老师教授,学生模仿的方式,老师代表了课堂的权威,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但是存在部分老师具有目的性和灌输性的思维,认为体育课堂上只需要将内容教给学生就完成的情况,因此,不会去考虑男女之间的差异,为女生班级量身打造课堂,确定合适于女生的体育锻炼强度,这也是让高校女生对于体育课堂采取得过且过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想要通过体育课堂来引导女生合理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首先需要老师能够改变思维习惯,根据一般女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设计课堂内容和环节,让女生能够对于课堂产生兴趣,认真的参与。

然后再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女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进而将对体育课堂的兴趣扩展到对于体育锻炼锻炼的兴趣,才能够在课外自发的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教师需要转变体育教学就是完成课堂内容的想法,而是以课堂为中心向外延展的课堂,因此需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多多进行沟通和鼓励。而现在体育课的小班教学也为这一点提供了便利。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对个别不喜锻炼的同学进行特殊辅导,通过交流和沟通让其产生对于体育课堂的认同度,并向身边人传递这一观点。

而互动还表现在课下的方面。如今,微信、QQ等APP为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些平台引导同学们建立合理的课外锻炼计划,收集一些可靠的锻炼方式发送给同学,耐心回答同学们的相关的问题,并且可以偶尔告知自己日常运动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鼓励女生进行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运动伙伴关系,一同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锻炼健身氛围。

另外,教师还需要认真听取课堂反馈,不断的改进课堂教育方式,只有让女生能够很好的适应并且享受体育课堂,才有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而且态度具有相互的作用,老师认真的态度能够感染上课的学生,使之同样抱着认真和尊敬的态度参与课堂,那么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度和接受度都会有所上升,发掘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又虽然互联网上的资料稂莠不齐,但是教室可以通过发掘其中对于鼓励女生进行体育锻炼就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或者正规合理的体育锻炼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告知学生,鼓励同学们课下进行观看和模仿学习。

以上这一些都要求老师转变纯教授或者灌输体育课内容的思维,而是因材制宜,结合课堂与课外相关资料(如视频等)引起女生的体育兴趣,在鼓励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

5、总结

教师在高校女生进行合理的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有三,其一是通过教学课堂帮助女生们抛弃原有的应付思维以及体育课弱于专业课的固定成见,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其二是告知女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鼓励其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其三是帮助同学们辨别和选择各类的体育健身活动。

这要求教师对于课堂节奏就有良好的把控能力,能够将课堂内容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情况联系起来,根据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为学生提供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帮助他们建立限度合适的运动规划。

课外体育锻炼需要女生的毅力和决心,教师需要的是为这些决心创造出理由以及动力,是高校女生愿意抽出时间去开展这项长期活动。同时,以专业的角度去指导女生的体育锻炼,使之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是对十八大“立德育人”的政策的执行,也是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所在,高校体育教师的作用所在。

[1]冯艳.《用“人文教育”精神设计高校女生健身课》[J].化工高等教育,2003年,第2期,P103-P105

[2]黄晓丽,李可兴.《关于提高高校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P66-P68

[3]黄晓丽、李可兴.《高校体育价值的生命安全取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P172-P175

[4]李亚娟.《影响高校女生体育课积极性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2013年,第22期,P397

[5]罗京川.《浅谈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的教学》[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A1期,P233-P234

[6]孙晓成.《高校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1期,P49

[7]王丽娟.《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P104-P105

[8]杨文轩、张细谦.《新常态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J].体育学刊,2015年,第5期,P1-P4

[9]周凯.《培养高校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思考》[J].普洱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P51-P53

[10]朱静华.《高校女生体育课兴趣现状及培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P102-P103

[11]朱培榜.《试论高校体育文化建构》[J].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第6期,P118-P121

[12]朱其贤.《高校女生体育休闲方式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P115-P1117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课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