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优化路径研究

2016-03-13 18:57李文杰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华中科技大学网球教材

□ 熊 玲 李文杰(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 湖北 武汉 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优化路径研究

□ 熊玲李文杰(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进行研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了统一网球教材,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丰富网球课程形式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完善网球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性评价方式的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学习评价

前言

网球运动作为与高尔夫、保龄球与桌球齐名的四大绅士运动之一,其孕育在法国,诞生于英国,在美国开始普及和达到高潮,现盛行于世界各地。网球运动的历史虽然长久,但网球运动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久,自1989年网球运动作为课程进入高校来,全国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网球课,网球运动也很快在高校里成为一道独特且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对于培养目标的标准也进一步改变。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中国一流学府,不仅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而且铭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开设、实施、管理学校体育课程,包括对网球课程的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和改革。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生网球选项课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体育文件;着重了解体育课程改革情况以及2003和2009版华中科技大学体育课程方案和标准等文献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整理和归纳总结问卷调查中关于球类运动兴趣项目;深入网球课堂,通过与同学近距离交谈,调查了解学生对于选择和参与网球课的想法。

逻辑分析法:主要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对资料思维加工,寻因问果,创造性地解决网球课堂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2、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问题研究

2.1、无统一的网球教材,难以实现标准化教学

网球教材是培养学生的参考标准,能让学生了解基础的网球知识和技术动作要领,是与网球课堂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要素。网球是一项独特的运动项目,有其自身且区别于其它运动的技术动作要领,初学者很容易在入门时受到其它运动(尤其是羽毛球和乒乓球)技术动作的影响,导致网球动作的变形甚至对身体造成损伤,老师只能在网球课堂上那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示范、纠错和教学,其实能够达到的效果甚微。因此应该以教材为主结合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来规范学生的网球技术动作。

2.2、被动地选择网球课程,教学效果的持久性难以保证

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根据自己所熟悉的项目或自身需求来选择体育选项课,男生多选择球类项目;女生多选择健身塑形类项目或者羽毛球、乒乓球等接触过的体育项目,网球则都较少地被选作兴趣项目。通过深入网球课堂,访谈学生发现:有些同学是因为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选项课人数已满,没有办法才被迫选择人数未满的网球课,他们课下的时间还是多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运动作为锻炼方式。这种被动使得网球课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的持久性也难以保证。

2.3、学习效果评价形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教学情况

评价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是激励和反馈。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2009)”中关于学习评价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勤两部分构成,而期末考试成绩是量化评分和技术评定分之和。这种相对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仍是采用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既不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幅度,也不利于他们技术技能的发展,这种评价形式缺乏综合性和个性化。

3、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优化路径研究

3.1、统一网球教材,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

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由网球教研组专家和教师编写适用于本校学生的网球教材,既避免了多项目高成本教材给学生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也可以对老师网球课堂进行补充。除此之外,可以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开发和设计更多的视听教材和中英双语教材;构建多版块学习系统,例如“网球课程资源”、“课程概要”、“课程实践”、“课外网球”、“师生互动”等,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能直观地看到和了解网球的技术动作,从而对运动技能进行补偿性学习,教材的编写应该注意书本文字教材和电子媒体教材协调发展的原则。

3.2、丰富网球课程形式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1、开设网球文化理论课程,举行关于“体育人文修养”讲座

在网球文化理论课教学进程中,让学生对网球的历史、规则、礼仪和文化等知识有基本的认知情况更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网球的兴趣。网球文化理论课程也可以分为几个模块:网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网球运动的竞赛规则、比赛方法和网球礼仪知识,网球运动的生理卫生、保健卫生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网球经典赛事回顾赏析及学生以此作为案例的个人展示。将网球文化和网球技术有机结合必然对推动网球课程的实施和发展是巨大的助力。华中科技大学一直以理工科见长享誉全国,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相对较弱,网球文化理论课的开设和系列“体育人文修养”主题讲座的举行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球文化氛围。

3.2.2、以俱乐部模式,开展网球课堂训练拓展

除了网球课外,老师或助教机动安排学生进行网球训练拓展。拓展内容效仿俱乐部模式,除了让学生在网球场上进行正反手对拉、截击、发球等练习,更主要的是应用比赛规则,进行小场地或全场单打、双打、混双比赛,师生赛,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对网球课进行实践性的补充和理论性的应用,而且增加了网球课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有利于达到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相互进步的目的,形成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的特色。

3.3、完善网球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性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要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使用,将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结合,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中,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网球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自评:学生就其对网球的学习态度与行为(如运动的参与性、学习技能的主动性、巩固技术的持续性等)和自身技术技能进步进行评价。互评:除了将自评要求运用到其他学生身上,还要考虑学生间的交往与合作(学生互助进步、情绪的自我调节)。教师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体能状况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运动能力占60%(期中和期末两次技术的定量考评进步幅度),网球文化理论考试评价占20%,综合考评(出勤率、网球训练拓展表现、课堂配合、合作能力、道德风尚等)占20%。

总结

本文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实施过程以及学生学习效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统一网球教材,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丰富网球课程形式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 开设网球文化理论课程,举行关于“体育人文修养”讲座;b. 以俱乐部模式,开展网球课堂训练拓展);完善网球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性评价方式的建议,虽然还不够全面完善,但为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优化路径找到新的突破口和方向提供了一些思考。

[1]程杰,陆英浩,陆树兵.普通高校网球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700-1703.

[2]段健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13(2): 8-10.

[3]韩军.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及个性化构建[D].2008.

[4]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2009).2009.

[5]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6]王文芹.构建高校体育网球课程体系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1):115-116.

猜你喜欢
华中科技大学网球教材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二)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一)
星空中多了一颗“华中科技大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欧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