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2016-03-14 00:43于佳彤
文理导航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学数学衔接新课程改革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后,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不衔接的问题有了不少改善,但是,不衔接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影响了大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妨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要让学生学好大学数学,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上存在的三个问题,并对解决这三个问题讨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大学数学;高中数学;衔接;脱节;问题;措施

一、引言

大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很多专业课程的学习要依赖大学数学,比如工程类专业、电子类专业等。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很深刻,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比以前更广泛了,一些以前在大学讲授的内容放到了高中讲授,比如极限、导数、矩阵、积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学数学教学内容和高中数学内容的脱节问题。高中数学教学上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倡先学后教,给一定的学习自主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大学数学教学和高中数学教学的不衔接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影响了大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脱节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机,教学方法上的不一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上的差距。下面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讨论。

1.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重复和脱节

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不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面。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多的重复和脱节。比如极限的基础知识、简单的求导、积分的基础知识、矩阵的基础知识等,这些在高中阶段已经讲授过,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在大学数学课堂上花很多时间讲授学生在高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很显然是浪费时间的。大学课程多,时间紧,不容许浪费宝贵的数学教学时间。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一些教学内容上出现了脱节,比如反三角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等,这些内容在高中数学课上是不讲的,而大学数学课则默认高中已经学过了,学生在学习中碰到这些问题就可能不懂而影响了学习。

2.高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存在脱节

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生方法上也存在脱节,在学习大学数学时,体现得比较明显。学生在高中学习数学时,基本上是教师安排学习过程,比如课堂讲授的内容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制定,课后练习题是教师统一设计分配,学生要做的就是按照老师的布置完成学习任务就行了。大学数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每周可能集中授课一到两次,不布置或者布置少量的作业,学生进行练习强化只有自己到图书馆借阅资料或者购买资料。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薄弱需要做练习强化,不知道哪些练习题是比较适合的,所以学习能力比较弱,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很快就会掉队。

3.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脱节

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高中教师讲授数学时,要花很多时间讲概念,在讲解概念时可能会列举很多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且把学生理解概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罗列出来进行辨析,教师还会讲很多例题强化一个规律的应用。大学数学由于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等缘故,常常会在一次集中授课过程中讲很多的内容,并且进行强化的练习也较少,课后也没有太多的作业。这些因素导致了很多学生不适应,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产生了前学后忘的情况。

三、为保证衔接,大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衔接的问题的,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就无法提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大学数学,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下面就讨论一些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1.教师授课中要注意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内容上的衔接

大学数学教师要精心研究高中教材和大学教材区别和联系,找出其中不衔接的内容。如果是高中已经讲过的知识点,只要稍加复习即可,不必花太多时间。如果是高中没有讲授的内容,要补充讲解,要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并且通过一定的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大学数学教师还要研究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数学思想上的不同,在大学数学课堂上加强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思想是理解数学内容的基础,所以这也能保证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

2.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高中生是有很大区别的,高中学生的学习基本是上由教师安排,教师除了安排学习进度和教学内容,还会经常安排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会进行重复教学。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安排的,大学数学教师只负责授课,所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学生完全不能够适应大学数学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第一堂数学课时,教师应该花时间知道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学法指导。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让其自主学习。在学生刚刚学习大学数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课后作业以及复习任务。教学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放手给学生自主预习复习。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后,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只有通过逐步放手的办法,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才能够保证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进行衔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还有很多地方不衔接,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改变这种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顺利衔接,保证学生学好大学数学。

【参考文献】

[1]宁连华,顾锋,何晓敏.高中数学新课程变化内容对大学数学学习的影响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4(4)

【作者简介】

于佳彤(1982.02-),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单位:哈尔滨华德学院,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猜你喜欢
大学数学衔接新课程改革
基于专业需求与案例驱动相结合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职业教育中大学数学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谈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