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良好心理及学习方式

2016-03-14 00:41刘富喜
文理导航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习方式高中数学

刘富喜

【摘 要】数学是高中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在高考中有很大比重。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高中数学往往存在畏难心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中数学特点出发,分析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情况,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心理;学习方式

一直以来,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特别是对于理工科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只有学好数学,才能更好的学习化学、物理等课程。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数学的学习重要性更为凸显。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具备良好的心理和学习方式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因此要给予足够重视。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内容、思维及难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数学术语更为抽象、复杂。初中数学语言相对通俗、直观、易懂,而高中的数学语言在描述上更为复杂、抽象,比如:函数语言、集合符号、运算语言等。而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去适应。(2)重视数学思维培养。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已不再是简单、统一的运算公式或者规律,其更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创新思维,在问题思考上更为抽象化,且每个知识点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延伸性,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3)内容更为复杂,难度有所提升。高中阶段的数学整体难度较大,内容丰富又广。特别是高中前两年需要学完三年的数学内容,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及接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不良心理

(一)焦虑心理

通常从初中进入高中之后,所要学习的课程加多,知识内容也难度明显提升,新学习环境下的压力增大,基于此情况学生往往会出现焦虑心理,害怕不能学习好数学,难以跟上节奏,同时又有面临新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对于初中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则会失去信心,产生抵触乃至放弃的心理,而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消除焦虑心理。

(二)自卑心理

通常学生的数学基础不佳,在学习中会出现一些自卑心理,不愿去面对学习,也缺乏自信心,同时还在父母、教师等影响下被动性学习,如此无法改善和提升学习效率,产生自卑、不自信心理。

(三)畏难心理

通常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因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学习能力欠佳会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同时还会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厌恶感,不希望上数学课。在考试前后,通常会有紧张、害怕心理,在考试中难以集中精力去解答问题。

三、培养良好心理,掌握学习方式

基于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情况,教师应采取针对性、有效性措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心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在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知道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关键作用。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内容复杂、抽象、难度大,觉得数学没什么实际效用,仅仅是为了高考才学习数学的,以致于对数学课程缺乏必要的兴趣,在学习中往往会觉得枯燥,很难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为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指导学生在正确解答实际数学问题中切身体验成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端正数学学习态度

大多数学生在步入高中后,往往很难适应强度大、内容庞杂的学习方式。与初中数学相比较,高中数学内容更为系统化、抽象化,更重视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对于所学知识要不断去巩固、强化,且相同知识点具有多种题型,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端正自身态度,建立认真、仔细、勤勉态度,能够持之以恒,勇于面对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三)独立自主的学习

通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教授学生的数学概念及应用,而如何更好的应用到实际问题解答中,领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则需要学生自己努力。教师往往只是以引导者、组织者角色去开展课堂教学,更多的还要学生独立、主动的去学习和理解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在练习中要主动去探究新的解题视角和思路,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寻找出某个知识点的解题规律,掌握问题的实质。此外,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力,能在课程知识和习题中自由转换,独立自主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四)形成适合自身学习的方式及方法

高中数学并不是通过题海战术就能学会的,而是要求能够灵活的、创新的应用所学知识,归纳每一类题目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要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极为重要。因高中数学知识较杂,难度较大,因此在学习中要建立预习的习惯。通过预习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再在课堂上针对性的听讲和练习,以提高学习效率,紧跟学习节奏。同时,应做好学习笔记,领悟教师教授的解题技巧,并通过练习熟悉这些技巧,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另外,要特别重视课后的复习和巩固,有针对性的进行习题练习,做到有效的查漏补缺,还应做好总结。可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和任务,循序渐进的超越自己,达成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子兴,宋秉信,昌国良.中学数学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4-146

[2]王丽平,关燕云.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4(03):417

[3]邹丽嫦.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3:16-17

猜你喜欢
学习心理学习方式高中数学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