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原则及措施

2016-03-14 21:35董艳丽
文理导航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施原则实施措施生物课堂

【摘 要】本文以生物课堂为例,分析其课堂教学有效性,分别从把握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展性与创新性、紧扣知识技能统一与面向全体学生三个角度谈实施原则;从教学备课环节、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评价环节三个方面谈实施措施,以为提升课堂有效性服务。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原则;实施措施

有效性是课堂的灵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点,如没有有效的教学,那么学生的课堂将无从谈起,因此,如何的构建课堂有效性成了核心话题,现以自身所教授生物课程为例,谈下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原则及措施,以供教育者参考。

一、实施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则

其一,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师的真正意义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彼此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路导航,因学生个体差异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决定了学生不能离开老师的主导作用,独立的靠自己去掌握知识,所以,强调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参与下,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是有必要的。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真正做到主动参与,全程参与,以主人的意识投入到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奴役学习者。因此,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原则,有利于课堂有效性的实现,也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发掘。

其二,注重发展性与创新性的原则。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主体发展而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切实可行的构建符合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和学生认知结构特点的课堂,才能利于学生长久发展。在生物课堂中有很多实验性的课程,其实验就是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灵活突变、革新破旧,要勇于树立创新观念,要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努力的创设与发掘,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内容,多角度、多样式的设计和组织实验,为学生营造解决和创造性的情境,以此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其三,紧扣知识技能统一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在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认知与发展的能力,鉴于生物课堂教学动手实验的特点及考虑学生适应社会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将整体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等融合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学生是可爱的,是带着梦想走进校园的,虽个体综合差异,教师也不能另眼相看,要本着为全体学生服务、为全体学生着想的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特点品性,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使学生综合素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的全面提高。但也不能搞平均主义,要把握好生勇冲刺,差生猛劲追的态势,不落下一人的观点,努力的提升他们每个人的知识技能、情感德行,正真做到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二、实施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第一,备课是教学有效的核心保障。备课是在一定的时间精力等投入下,形成鲜明有个性、创意有亮点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除了常规的教案写作,还要从学生、教材、教师自身等角度入手,深入有效的整合与开发课程资源,充分有效的优化教学方案。要备好课,教师就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生物专业知识,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怎么考;哪些是重难点、哪些是简单了解,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很好的实施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就要深入的与教材对话,备教材与用教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课本外的知识整体的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备课就不能脱离学生,很多教师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不考虑学生学情而定位不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了解学生,要针对性的备学生,考虑他们的能力发展,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实验部分,有很多环节的生成是临时的,所以教师在备课前,就要将这生成提前预设出来,做到充分的准备,制定相应的对策,保证特殊情况的出现而得心应手的应对生成问题。

第二,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过程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是多元素构成的,其中要注意真实的构建问题情景,必须设计跟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并将问题紧扣生物课堂内容,而后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过程,就要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灵活多样的组织探究形式,积极热情的将学生带入进来,促进学生之间彼此的探索交流。课堂环节中知识的巩固与加强,不能缺少练习,要保证课堂有效性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的练习,形式要多样,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能发挥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堂时间的有效性也要保证,课堂上教师语言简洁明了,能说清楚就可以,不要说与课堂无关的内容,从而浪费时间,耽误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三,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评价,生物课堂是实践性较强的,因此教师在评价时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点的简单描述点评上,而要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上,评价的形式也要多样,不能简单的用好、不错、很棒等语言来评价。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能忽视,不要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要对他们的参与度、信心、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都要给积极评价,以此来激励他们参与生物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钱顺虎.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5):173-173

[2]王加飞.现代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3(12):36-36

[3]陈华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90

[4]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董艳丽,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实施原则实施措施生物课堂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实施措施研究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探究中学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