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及其引导

2016-03-15 20:46欧造杰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消费文化网络文学引导

欧造杰

(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及其引导

欧造杰

(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网络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不同特征的同时,也显现出自身的不足与危机。网络文学需要规范管理以推动它的产业化健康发展,通过网民选举和评奖、加强网络文学批评等途径,提高其艺术水准,走经典化的道路。

[关键词]消费文化;网络文学;经典化;引导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网络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不同的特征,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学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审美趣味、批评标准,还丰富了文学的语言形态、表现手段、审美元素和创作方法等。在给传统纸质文学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网络文学自身的危机与不足也在显现。网络文学需要我们加以引导,既要规范管理,推动它的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又要通过网民选举和评奖的方式,加强网络文学批评,提高其艺术水准,走经典化的道路。

一、消费文化中网络文学的危机

网络文学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网络文学的崛起培养了一批知名的网络作家,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文学新秀和宠儿。从2003年起点中文网开始,网络文学的网络收费阅读模式成为了重要的盈利来源,随着一大批网络文学读者的参与,网络作家签约制度的推广成功打造出了多位高收入的网络作者,使得网络文学进入新的繁荣期。另一方面,消费文化对网络文学同样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网络作者、作品、读者等几个方面:

一是对网络作者的影响。消费文化语境下,网络作者以获取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每天加班加点地写作以更新文学作品的内容,疲惫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缩短了他们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不少网络作者成名后停止文学创作令人惋惜。另外,一些网络作者为吸引的眼球,刻意创作出一些内容充满了暴力与色情色彩的作品。如木子美的《性爱日记》赤裸裸地对人类的性本能进行描写,超过了文学应该具有的文明底线,其消极的创作态度确实是我们应该批判的地方。

二是对网络文学作品本身的影响。消费文化“改编”了网络文学作品的功能,享乐主义充斥文学审美的全过程。这一点在网络小说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例如,网络作家今何在的网络戏仿小说《悟空传》对罗贯中的原版《西游记》的思想和主题进行大胆的消解后,唐僧师徒4人不畏艰险的神圣使命感全然不在,原著中孙悟空勇敢斗争、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也被颠覆了,而具有了现代人的享乐主义和世俗化的思想。“以往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强调理性内涵、净化心灵的审美形象及思想境界,而在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网络文学作品的内容向读者的喜好作转移,市场的风向标决定文学作品的风向标,无论是主题或情节还是话语方式及艺术追求等方面,都体现出强烈的娱乐化趋势及享乐主义色彩。”[1]11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模式引起的创作跟风现象十分严重,许多青年网络作家片面地追求小说数量,极力模仿套用他人作品,不敢也没有时间尝试大胆的创新写作,自然拿不出什么新的作品,甚至有一些作者直接抄袭和盗版他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背了作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创新,简单的跟风和模仿必然只能生产质量低劣的作品,最终损害的是网络文学自身的声誉。在消费文化和商业化的影响下,网络文学作品想要获得最大的商业价值,就必须向大众读者的消费倾向和喜好倾斜。传统文学作品的读者对作品精神文化内涵要求较高,而网络文学的读者群更喜欢充满刺激、冒险、猎奇、香艳色彩的文学作品。这样的阅读需求促使很大一部分网络作者向市场低头,充斥着暴力、血腥、色情、黑暗等负面内容的作品大量涌现。这些作品个性化比较强烈,但是在作品的整体结构、人物塑造和对故事情节发展节奏的把握上都存在着硬伤。

三是对网络读者的影响。受到消费文化中快餐化、模式化书写的渗透,网络文学作品题材雷同者多,内容良莠不齐,多以穿越、言情、武侠小说等为主,文体过于单一。长此以往,读者的阅读兴趣便会逐渐消磨掉。网络文学的读者大多低龄且文化水平不高,其文学欣赏能力本来就达不到传统文学读者的水准。质量低下的网络文学作品无论在是消遣娱乐、放松心情、开拓读者的视野还是在提升读者的文学欣赏与审美水平方面,都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和作用。网络文学的个人化色彩强,加上低级、庸俗的内容,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负面的影响。

针对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带来的多方面危机,社会各界已多有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其质量上的低劣感到不满,以至被斥为文字垃圾。由于不少网络作者滥用匿名写作机制和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空间,在作品中过于放纵自己的个人情感,加上文学网站管理上的漏洞与无序,网络文学的乱象频发。过于强化网络文学的娱乐性、消费性而忽视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审美品位,使网络文学艺的术质量普遍低下,同时,网络文学消费主义的倾向导致读者过度消费,阻碍了其他方面的精神需求,使其趣味变得日益“恶俗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2]8-9。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网络文学当中,网络文学的致命伤急需得到文坛的高度关注和正确引导。

二、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途径

消费时代的网络文学需要加强引导,既要推动它的产业化发展,又要提高其艺术水准,走经典化道路。文学名著的经典化需要以社会的广泛阅读为基础,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推动和完成。

(一)通过“民选”的方式产生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没有读者就没有作品,读者对文学消费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影响到作者的文学创作和整个文学活动的繁荣发展。接受美学理论的这些观点可以运用到网络文学的经典化筛选过程,通过“民选”的方式产生优秀作家与作品就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操作。例如,安妮宝贝是通过“民选”方式产生的典型的网络作家,她的《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代表作,以叙述告别、流浪和宿命为视角,吸引了大量网友的注意和阅读,倍受读者喜爱与欢迎。目前,国内知名的文学网站盛大文学网正是以这种“民选”的运作方式来选拨文学创作人才,操作文学的产业化。今何在、江南等网络作者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广为人知,他们的作品在网民的评选下,赢得了较高的人气之后在文学界崭露头角,“民选”在网络文学的经典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网络文学批评体系中承担了主要的批评任务。尽管众多网友在专业知识和个人喜好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但随着作品阅读数量的增加和网络文学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对网络文学的批评还是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相对于传统文学作品而言,通过民间的方式脱颖而出的浸染着极大的想象力因素的文学作品必定是独具特色的。”[3]34-35消费文化时代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以“民选”方式推动和完成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操作性。

(二)鼓励网络作者加入作家协会,参与网下文学活动

加入我国各级别半官方性质的作家协会,被认为是成为“作家”的象征。就目前而言一大批网络作者被排斥在各级作家协会之外,这不利于扩大文学活动的范围、阵营和社会影响力。一些传统作家特别是文坛领袖人物出于认识偏见不愿与网络作家交往,将很可能因此丧失引领文学潮流的排头兵地位。知名网络作家名气大,作品读者众多,因此,邀请并吸收网络作者能吸引青年文学爱好者,赢得广大的青年作家和读者群,赢得文学的未来。同时,让网络文学作家融入传统的文学活动,如官方文学奖项的评比,能够增强文学奖项的权威性和吸引力。加强网络文学年度奖项的管理与规范化,是提高传统文学奖项知名度的有效办法。中国作家协会近年来已经成功邀请不少知名的网络作家加入该组织,加入的网络文学作家只要其作品有纸质版公开发行,都可以列入全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参选范围。2010年中短篇网络小说《网逝》《请你原谅我》入围鲁迅文学奖,即是良好的开端和积极的信号。

(三)加强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培训网络作者

网络文学的快速崛起引起了国内文艺界的极大关注,目前中南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文学院都开设了网络文学课程,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机构和团队,有的高校还专门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网站,发表和出版了一批网络文学研究的学术成果。特别是中南大学文学院,以欧阳友权为学术带头人组建的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了网络文学研究网站,在业界影响广泛,意义深远。总体上看,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仍然远远落后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上给予重视,以回答或解决网络文学诸现象和问题。另外,在研究当代文学时应该补充网络文学的内容,这样才显得完整和具有说服力。网络作者一般都是抱着对网络文学的强烈爱好而投入到写作中,他们的行业背景多元,整体文学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各级作家协会可以联合网络文学作家开展座谈会,交流文学创作经验与心得体会,或培训有潜质的网络文学青年作者,发现、扶持甚至签约网络文学新人,这些都是扶持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需要时间的验证。在文学史上,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界限是相对而言的,其历史地位也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网络文学经典化过程中,主流文学界与网络文学之间频繁的合作现象以及盛大文学的强大资本权力的渗入,使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包含了更多的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痕迹以及浓厚的商业化气息。在这两股力量的引导下,网络文学经典化走向了更具规范化、类型化、批量化的道路。”[3]35网络文学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地建立自己的规则,促成自身的经典化与名篇名作的不断涌现。

三、加强对网络文学的引导

网络文学是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的典型表现,我们要理性、宽容地去看待它在当前的发展。有的传统作家始终带着有色眼镜看网络文学,认为其不值一提,其实在网络文学的大海中也有不少精彩的篇章,只不过难以发现或者被大多数的低劣作品淹没了而已。因此,我们要避免产生排斥新生事物的心理,加强对网络文学的引导和支持,为我国当代文学的健康转型和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

(一)加强文学网站的规范管理,打击网络文学的侵权与盗版行为

在网络版权立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网络文学的侵权与盗版问题时有发生。为维护网络作家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加强立法,严厉打击网络文学的盗版和侵权行为,让盗版和侵权行为付出高昂代价。在消费社会里,由于消费文化对读者审美情趣的影响,网络作家在其作品中必然会加入一些时尚的现代因素以讨好读者,文学网站管理者应适时将内容低俗、消极的作品拒之门外,避免对青少年读者产生不良的影响。要做到这点需要文学网站管理者具备鉴别作品优劣的敏锐性,自觉抵制网络文学里的歪风邪气。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和多元化的形式特点,具有传统文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信息传递速度快,对新生事物敏感性强,也由此带来真假难辨、泥沙俱下的难题,如何进行疏导与管理是摆在网络文学管理者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二)鼓励优秀作家介入网络文学创作,提升网络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

受网络文学和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不少传统作家利用网络平台加入到网络文学创作的队伍之中。他们用电脑写作,在网上开辟自己的博客、日志,在文学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还及时地和读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网络写人改变了传统的“爬格子”的写作习惯,及时宣传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情况,提高了作家的知名度,实现了传统写作和网络写作的整合与互补。与此同时,要对网络作家进行引导,促成他们向以传统写作模式创作的作家学习,择机在纸质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不断扩大自己的读者群和社会影响力。在网络文学产业化和商业化思潮的影响之下,不少网络作家只顾赚钱,没花时间思考如何提高自己,如何锤炼语言、塑造人物,只有鼓励优秀作家介入网络文学创作,与原有网络作家形成竞争与优势互补,引发良性竞争循环,形成竞争压力,才能最终提高网络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网络文学批评,建立网络文学的评判机制与约束机制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消费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加大网络文学批评的力度,建立网络文学的评判机制与约束机制,将网络文学的发展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文学批评家要积极介入网络文学的批评活动,建构网络文学的批评与审美标准,最终影响网络文学读者的文学阅读与选择。通过批评介入与作家形成良性互动,以引导网络作家的创作观点和理念。在加强网络文学批评的过程中,提高网络文学创作者的素质十分重要,他们“可以为了表现自我才能而写作,可以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写作,但身为消费社会中一员,更要具有身为社会个体的责任感及忧患意识。”[1]12网络作家在强调文学作品的娱乐消遣功能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审美教育的功能,而这种意识的达成,需要文学批评大力推动。

消费文化的兴起与繁荣给网络文学带来某种危机的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文学推动了文学的产业化,培养了大批的文学读者,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很有可能成为当代文学的转型方向。伴随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作者为了生存,积极投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学发展现象。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对网络文学积极引导,使产生更多贴近生活、体现时代性,人民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思宁.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网络文学探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3.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王静斯.试论网络文学的经典化过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责任编辑韦杨波]

The Canonization and Guide of Network Literature

OU Zao-ji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Hechi University,Yizhou,Guangxi 5463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 culture,network literature not only exhibits i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raditional literature,but also shows its crisis and shortness.To guide the network literature,we not only need to standardize its management,and promote its healthy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but also by way of Internet users’elections and awards,strengthen the criticism of network literature to improve its artistic level,taking the road of canonization.

[Key words]consumer culture;network literature;canonization;guide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21(2016)01-0032-05

[作者简介]欧造杰(1977-),男,广西环江人,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立项课题“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网络文学研究”(KY2015346)。

收稿日期2015-11-29

猜你喜欢
消费文化网络文学引导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