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鲁迅“宁信不顺”翻译思想浅析

2016-03-15 20:46亚,张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鲁迅

黄 亚,张 喆

(1.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2.广西区南宁茅桥中心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4)



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鲁迅“宁信不顺”翻译思想浅析

黄亚1,张喆2

(1.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广西区南宁茅桥中心医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鲁迅的“宁信不顺”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该思想的逐渐形成是鲁迅在时代背景下多维适应以及人生追求影响下优化选择的结果。从生态翻译视角对鲁迅翻译思想进行研究,揭示“宁信不顺”思想顺应时代需求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鲁迅;“宁信不顺”;生态翻译理论

在鲁迅的文学活动中,外国文学及文艺理论的译介占据了重要位置。自1903年翻译《哀尘》开始,到1936年逝世前翻译《死魂灵》止,共翻译了15个国家110位作家的144部(篇)作品[1]。鲁迅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直译”思想的提出,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界救亡图存、重建民族文化目的。前人对于鲁迅翻译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对鲁迅“宁信不顺”翻译思想本质的研究、对鲁迅翻译思想的文化阐释以及“宁信不顺”与“宁顺不信”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而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视角对鲁迅翻译思想进行解读、研究者则付之阙如。

一、“宁信不顺”的产生及“信”与“顺”之争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处在翻译初期的鲁迅遵循了“顺而不信”思想的指导。其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翻译环境使然。19世纪末的清廷仍持有“天朝上国”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氛围下国民对西方文化抱有抵触,不少译者仍坚守文化上的优越感,因而符合本土口味的译文更容易让读者接受。清朝末年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初期的翻译模式是外国传教士口译或撰写草稿,然后由文笔流畅的中国人记录或修改,不懂外文的中国人在记录或修改过程中进行删减,此举使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打了折扣;二是所译文本来源日本使然。彼时中国翻译的作品大多来自日本,由于日文与中文相通地方很多,有些词汇可以直接取自日文,而明治初年许多日本译者对翻译作品本就进行了改写和缩写,中国译者照此翻译就导致了再次改译;三是翻译目的使然。清末的翻译活动政治目的性强,译者常把翻译外国作品看成救国手段,难免基于政治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删改。此外译者如果所译作品销量大,利润就会更加丰厚,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译作为满足读者的口味必定作出改动。由此观之,“顺而不信”思想指导的翻译方法在当时的环境之下盛行有一定的必然性。深受严复、林纾等翻译家的影响,鲁迅初期的翻译也就遵循了“顺而不信”思想的翻译思想[2]。

1906年,鲁迅与章太炎结下深厚友谊并受其影响,开始探寻自己的翻译思想,即从文字到各个层面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硬译”。采用“硬译”的鲁迅有自己的想法,他始终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该国的语言文字息息相关,语言文字的兴衰对于国民的思维状态极其重要,中国国民的愚昧和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汉字,或者汉语的衰微是息息相关的。鲁迅认为要改造汉语,就应该向外引进新的表达方式。所以“信”利于改造汉语,提高汉语的精度,进而改造国民的思维,拯救民族。虽然“硬译”的作品可能难以理解,但是由“不顺”到“顺”的过程中,读者学习到新的表达方式,进而改变思维方式。鲁迅主张对外国的语言表达方式、新思想实行“拿来主义”,然后经过本土的适应性选择之后内化为自己的表达和思想。而且国人只有经历这些吃苦的过程,尝试“不顺”的新思维、新观念之后才会抛弃旧规则。由此,鲁迅所坚持的“硬译”可以看作是一种促进汉文字发展并改变国民思维方式的革新,同时也是一种促进民族觉醒的翻译指导思想。鲁迅虽推崇“硬译”,但他并不绝对否定“顺”,他认为应根据读者的不同,因“人”制宜进行“硬译”,对于那些受教育程度高的读者,让他们费点力气来消化“硬译”作品,从而引进外来词汇。

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翻译界的关于“信”与“顺”的论战可谓影响深远。“信”与“顺”的争论主要是指以鲁迅为代表的“宁信不顺”派和以梁实秋为代表的“宁顺不信”派之间的讨论。讨论始于1929年9月10日梁实秋发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文章针对鲁迅刚刚出版的《文艺与批评》一书,从3个方面对“译者附记”提出了批评:一是译向问题,即鲁迅并不是从俄文直接翻译,而是从日文转译的;二是翻译与汉语的发展问题;三是翻译方法,即“硬译”的问题[3]。梁实秋借用了陈西滢在《论翻译》中关于“曲译”和“死译”的论述:“死译的病虽然不亚于曲译,可是流弊比较的少,因为死译的最多不过令人看不懂,曲译却愈看的懂愈糟。”可以看出,梁实秋认为死译的害处更甚,他甚至挑选几句难懂的句子,批评鲁迅的“硬译”离死译不远了。他说:“读这样的书,就如同看地图一般,要伸手指来寻句法的线索位置”。在文章的最后还指出鲁迅的“硬译”不仅让人看不懂,而且也不见得能保存原来精悍的语气[4]190-193。梁实秋对鲁迅“宁信不顺”的思想提出批评之后不久,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在《读书月刊》上发表了《论翻译》一文,文中说:“译得错不错是第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的顺不顺。”赵景深的这些看法与梁实秋的看法几乎相同,他们都认为翻译应该 “顺”先于“信”。赵景深甚至说:“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以为起次序应该是‘达’,‘信’,‘雅’。”[5]

针对“宁顺不信”派提出的严厉批评,鲁迅也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他撰写了《论“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几条“顺”的翻译》《风马牛》等措辞辛辣的文章对梁实秋、赵景深等人的观点和批评予以反驳,还针对梁、赵二人的翻译主张提出了“宁信不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直译”的理论[6]。

从论战中所发表的文章可以发现,论战双方对对方所主张的“宁信不顺”或“宁顺不信”都有过度理解的嫌疑。鲁迅所谓的“宁信不顺”并不是一味的死译,而是将“信”即对原文的忠实,对原作的风姿和风韵的最大限度保存的基础之上,再去要求通顺。而梁、赵等人似乎在这一点上对鲁迅“宁信不顺”的思想有所误解。“信”就是将源语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信息移植到目的语中,力求最大限度地显现“异国情调”,忠实再现原作的风貌。而“顺”的翻译指的是译文应该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规约和表达习惯,竭力为读者提供圆润、无翻译痕迹的译品[7]。鲁迅以为翻译不仅要输入新的情感概念,而且要输入新的表现手法;因为人的思维方式是体现在语言之中的,只有输入新的表现手法,才能实现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就外译中而言就是指从中国人国有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习得中归化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里面去[8]。

二、“宁信不顺”的生态翻译学阐释

(一)从翻译生态角度阐释

“翻译生态——指翻译主体之间及其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也就是说,翻译生态是翻译主体在其周围环境的生存和工作状态。”[9]从该定义出发,我们再回顾鲁迅提出“宁信不顺”翻译思想时的社会大环境和他个人的思想状态。

众所周知,鲁迅提出“宁信不顺”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家积贫积弱,国民思想愚昧。鸦片战争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大门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让一向自尊心甚强的中国知识阶层感受到巨大压力,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并非完美无缺,有思想有文化有觉悟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中国的前途,开始思考怎么挽救落后的中国,打开国门从而引进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成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认识。如此一来,翻译工作也就大规模地增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鲁迅正是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状况,认识到拯救中国必须从改变国民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开始的道理。至于如何改变国民的愚昧和思维,他认为应该加快汉语的发展,改变汉语的旧句法和结构的松散性。如此,他主张对西方文化采取“拿来主义”,让“不顺”的东西先走进来,然后达到“顺”,通过逐渐吸收西方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文艺知识,以达到改变国民的愚昧无知,改变国民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中国的目的。应该说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有这样的思想已属远见卓识,这一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字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国民性格的重建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要达到鲁迅这样的翻译目的,“宁信不顺”或者说“信”先于“顺”就成了必然。只有忠实于所译作品的语法句式,忠实于所译作品的思想和韵味,才能保持原作的丰姿,才能让读者看到真实的西方文化,才能让读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读者中引起共鸣。如果“顺”先于“信”,一味地满足读者的口味而进行删减,将西方文化元素本土化,固然满足了读者的口味,但没有起到翻译应该有的作用。因此,社会环境,或者说鲁迅进行翻译工作的译境使“宁信不顺”的产生成为必然,“信”先于“顺”的思想从翻译生态学的理论上说,更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需要。

(二)从文本生态角度阐释

所谓文本生态,即文本的生态环境与文本的生命状态。用生态翻译学的术语来说,原语是一个文本生态系统,译语是另一个文本生态系统。原语的文本生态系统涉及到原语系统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等;译语的文本生态系统涉及到译语系统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等。一般来说,原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与译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之间的差异度越小,其可译性就越大,或者说其不可译性也就越小;反之,原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与译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之间的差异度越大,其可译性就越小,或者说其不可译性也就越大。也就是说,双语文本生态差差异性越小,双语之间的可译性就越大[9]。为了提高可译性,我们就应该尽量缩小双语之间的差异性,去达到一种平衡。从这一点上说,鲁迅所处的时代,汉语并没有完全使用白话文,而是文言文依旧存在,白话文还在发展过程之中。可以说鲁迅当时提出“宁信不顺”的翻译思想的主要目的是翻译过程中的欧化,也就是为了发展汉语使汉语现代化。而且他一再强调,欧化文化侵入中国白话的主要原因,并非因为好奇,而是为了必要。从英语、日语或者俄语等外语翻译到文言文,两语之间的差异度之高可想而知。在当时的社会,读者对白话文,或者说是具有外语特点的汉语句式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鲁迅提出的“宁信不顺”的思想时的遭到梁实秋、赵景深等人的激烈批判。鲁迅也正是看到汉语文言句式中的一些问题,希望通过对汉语句法和逻辑严密性进行改变,才提出“宁信不顺”的翻译思想。可以认为,鲁迅提出的“宁信不顺”的翻译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翻译思想,还是一种语言的发展观,并且这种语言发展观符合当时的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再者,鲁迅并不完全否定译文应通顺,而只是将忠实于原文放在通顺之前而已。

从文本生态的角度,我们认为鲁迅是为了促进外语与汉语之间的可译性或者说达到原语与译语之间的平衡和谐而提出“宁信不顺”的翻译思想。为达到这一目的,在鲁迅认为汉语句式不够丰富,结构严谨性不够的前提下,改变译语——汉语的表达方式,学习和借鉴原语的一些表达方式,减少原语文本生态与译语文本生态之间的差异进而提高可译性,这不无道理。

(三)从“翻译群落”生态角度阐释

生态翻译学认为,只有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才能够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翻译环境”“翻译文本”“翻译群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通过“译者责任”来体现“境、本、人”关联互动,平衡和谐的翻译生态整体观[9]88+93+342-345。从“翻译群落”生态角度上看,翻译活动的中心是译者,译者主导了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译者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平衡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就鲁迅而言,从他翻译作品的初衷、动机以及追求不难看出他作为一名翻译家的强烈的责任心。原本以为通过改变国民的身体素质就能改变中国的鲁迅认识到只有从思想上对国民进行改造才能解救落后的中国,所以他毅然弃医从文,在思想上实现了从科学救国向文学思想启蒙的转向。进入文学领域的鲁迅,笔耕不辍,奋笔疾书,对中国的愚昧落后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唤醒国民。正是他对彼时翻译生态环境的透彻认识从根本上促进了其翻译思想的产生。

再者,原语文本生态和译语文本生态的高相似度增加了可译性,利于译文在译语生态中发挥作用。鲁迅所译基本上都是一些无名之辈写的关于弱小国家、被压迫民族为改变落后挨打境遇而进行反抗的作品,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的反省和觉醒。

作为翻译家的鲁迅希望通过翻译这座桥梁,促成被压迫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其根本目的是借翻译达到拯救落后的中国,启发愚昧的民众,也就是“翻译群落”中所关注的“人”的问题的一个方面。从“翻译群落”的角度来说,鲁迅清醒透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翻译生态环境,注重原语和译语文本生态的契合度,准确把握译语读者的特点,使翻译生态中的“境、本、人”关联互动,平衡和谐,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翻译生态。他所提出“宁信不顺”翻译思想,体现了他作为翻译家的责任意识,也体现了作为杰出思想家和文学家心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博大情怀。

三、结语

“宁信不顺”的翻译思想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具有深远影响,从如今人们对初入译界的译者提出的最基本的翻译标准即是“忠实通顺”可见一斑。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看,“宁信不顺”有着明显的时代合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即使对当今的翻译实践也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芸.从归化到异化——试论鲁迅的翻译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8(5):221-223.

[2]吴博.从“顺而不信”到“信而不顺”——鲁迅翻译思想的转变[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2):67-68.

[3]胡翠娥,李云鹤.殊途不同归: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4):78.

[4]黎照.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5]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赵军峰.30年代翻译标准论战分析[J].外国语,1994(5):18.

[7]吕汝茵.异化翻译与中国文化传播[J].文教资料,2008(4):60-61.

[8]刘开明.论“宁信而不顺”——鲁迅的翻译思想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5):30.

[9]胡庚申.生态翻译学——构建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责任编辑韦杨波]

A Study of Lun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s of‘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from Eco-Translatology

HUANG Ya1,ZHANG Zhe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xi University 2.Maoqiao Central Hospital of Nanning,Nanning,Guangxi 530004,China)

[Abstract]Lu Xun‘s’Rather be faithful(in thought)than smooth(in language)’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hina’s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oughts.It's the result of Luxun’s adaptation and pursuit of life in his time.The research on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s was focused on cultural explanation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with other contemporary translators’theories.However,only a littl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angle of eco-translatology.Thus,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s from the aspect of eco-translatology.

[Key words]Lu Xun;‘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eco-translatology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21(2016)01-0100-05

[作者简介]黄亚(1990-),男,湖北利川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

收稿日期2015-12-18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
鲁迅虚拟(外一首)
鲁迅《自嘲》句
阿迅一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解读鲁迅《呐喊》内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