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专业“2·2·4”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16-03-15 20:46李晓兰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范生技能教学模式

李晓兰

(河池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英语教育专业“2·2·4”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李晓兰

(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教师职前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师范生转变为中小学教师的关键环节。构建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2·2·4”实践教学模式,是为了更好促进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转变。总结4年探索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并进行反思,以期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新需要的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关键词]教师职前教育;教师教育课程群;“2·2·4”实践教学模式;中小学英语教师

一、创建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2·2·4”实践教学模式的缘起

当前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有诸多不足:一是由于一些高校教师教育的办学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培养方案不全,教师职前的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师范生生成了“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技能,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技能还有待弥补与养成;二是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能有效实现师范生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生成教育实践性知识乃至养成教育实践智慧,它是师范生蜕变为中小学教师的关键环节,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存在于一定的教师共同体中,其习得途径是参与到教师共同体的文化实践中”[1],教师职前教育的实践教学呼之欲出;三是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英语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原来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实质性地构建了由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教师、英语学科教学法教师与当地中小学校优秀教师结成的“校地教学共同体”,并通过“共建周”“共建月”和“顶岗支教,置换培训”等形式,使英语教育专业能够经常性、常态化地深入中小学校举行“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2]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与中小学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双赢局面[3],实践与理论深度交融的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2·2·4”实践教学模式脱颖而出。

二、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2·2·4”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与实施

(一)“2·2·4”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

“英语教学法教程”之所以称为“英语教学法”,是因为它更能强调凸显课程教学的“实践取向”[4]。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技能与训练、西方教育思想史、中外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三字一话”等课程,“2·2·4”实践教学模式是基于校地教学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其中:第一个“2”是指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实践教学的两种范式[5],即高师院校理论之应用的校内实践教学和中小学校一线理论之应用的校外实践教学;第二个“2”是指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两种实践教学范式的两种样态的指导教师[6],即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校外(中小学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4”是指在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大学4年(即4个阶段),每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促进其教学技能的生成与提升。两种样态的指导教师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合作: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负责该模式整体设计和承担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指导;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负责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校外中小学校真实性实践教学的训练与指导。两种实践教学范式和两种样态的指导教师伴随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大学4年教学活动的始终,乃至跟踪服务辐射到他们走上中小学英语教师工作岗位。

(二)“2·2·4”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1.“2·2·4”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要求

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大学4年里,以10人为单位组成技能实训小组,相应安排有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创造性地组建师范生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技能实训范式,实现了对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双导师制”指导,有效落实了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提出的要求精神:高师教育从中小学和幼儿园聘请的兼职教师人数,不少于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的20%。完善高校、中小学与地方社会共同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形成对师范生实施双导师制的培养制度[7]。

2.“2·2·4”实践教学模式具体要求及实施

(1)实践教学的两种范式

高师院校“理论之应用”的校内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中小学校真实课堂的模拟试教、教学环节分段技能实训、朋辈(师范生)之间乃至与一线优秀英语教师的“同课异构”实训、小组模拟试教训练、模拟试教的行为反思、个人默教的体悟、撰写教师技能实训反思日记等方式进行,使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实现有机统一。一年一度的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基本功大赛,内容包括“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讲故事、演讲、朗诵),以及讲课、说课、导学案的设计与课件制作等项目,旨在培育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从事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为其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缩短将来从师任教的适应期。

“基于中小学校”的“理论之应用”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使师范生在4年时间在两种样态的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常态化地协助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或教育辅助工作实战历练。在“经常性见习”“小实习”“大实习”和“研习”等中小学真实场域的教学技能训练中获得即时诊断性指导与习得收获,有效实现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发育教育实践性知识,积淀教育实践智慧,促进由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美丽转身与无痕迹转移。在校地教学共同体建设活动中,选择城市教育实习基地进行“经常性见习”和“小实习”活动,通过“共建周”“共建月”等形式即时学习汲取先进教育教学经验与方法;而在农村教育实习基地进行“大实习”和“研习”活动,通过“顶岗支教,置换培训”让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农村学校英语课堂大舞台上尽情尝试、摸索、反思、总结以致成长和进步。

(2)两种样态的指导教师

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一般由有事业心、责任心强的英语学科教学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师担任;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一般由地方中小学校优秀英语教师担任。这两种样态的指导教师要求具备高尚师德,责任心事业心强,掌握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理论知识且富有教学经验,使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从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思想、生活、学习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化发展就在教师教育“双导师制”沐浴下,有序、全面地生长发展。

(3)两种实践教学范式的4个阶段

第1阶段,即大学一年级:利用校地教学共同体创建的“共建周”活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共同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常规的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如安排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充分发挥朋辈(师范生之间)教育功能,聘请书法协会、演讲协会精英指导“三字一话”训练活动。同时,深入中小学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如中小学校行政管理、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与要求的见习活动;了解中小学校教育管理结构,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第2阶段,即大学二年级:利用校地教学共同体建设的“共建月”活动,每周一到周五晚上的时间,继续开展“三字一话”训练,同时,到对接的中小学校班级观摩与了解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流程与手段,在“小实习”阶段,还要参与中小学英语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与改作与阅卷等教研活动。这一阶段的大二师范生在“共建月”的“经常性见习”活动中,可以“传、帮、带”大一师范生,使之对校内校外两种实践教学范式、两种样态指导教师以及大学4个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有了感性认识。

第3阶段,即大学三年级:开始进行中小学英语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导学案的设计与撰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以实训小组为单位开展常规性技能训练;同时,在校外指导教师的引领下,组织、策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以及文化体育等班级或校级活动。教师技能实训由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生生之间的“同课异构”到师生(师范生与校外指导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训练。大三师范生的“经常性见习”即“小实习”活动,既为下阶段的专业教育实习即“大实习”打基础做准备,又能“传、帮、带”大二大一师范生开展各项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

第4阶段,即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人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有针对性有准备地进入“大实习”活动,开始顶岗支教,进行专业教育“大实习”;“大实习”期间,只有都得到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同意才能登台授课。“大实习”期间的课前试教,从原来的实习学校转移到高校的大二年级的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或者大三的“英语教学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课堂之中;大四的实习生试教让大三、大二的师范生观摩,两种样态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点评。试教后,先请试教者说课(主要说教学思路),低年级师范生提问,交流互动,最后指导教师点评总结。“大实习”收队后,还要举行教育实习验收活动与教育实习总结大会,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一起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把实习与见习,理论与实践放到同一个活动模式来运行,既有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又有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性。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进入教育研习阶段,通过专业教育实习的总结反思,师范生的各种潜能得到提升与发展,强化实践性知识的多次内化并逐步培育教育实践智慧。在两种样态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顺利完成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或者教学工作岗位的落实。

三、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2·2·4”实践教学模式的成效与反思

(一)“2·2·4”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近几年,笔者依托广西高等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族地区校地教学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资源与智慧,在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带队指导教育实习工作中收获颇丰。作为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任课教师,力主重构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建了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课程“2·2·4”实践教学模式;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参加广西全区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连年荣获好成绩;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到校地教学共同体的教育实习基地,尝试开展“小见习”“大见习”“小实习”“大实习”(置换培训、顶岗支教)等实践教学活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团结合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每届带队指导专业教育实习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2·2·4”实践教学模式的两点反思

1.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教师队伍专业化是实施“2·2·4”实践教学的基础

一些地方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教师犹如星星散落在各个系院,特别是学科教学法教师,他们分别隶属于各个院系。如果没有广西高等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族地区校地教学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把他们组团在一起,他们有的孤军奋战,独自撑起某一门专业课程教学的天空。他们在教学科研工作上,孤立无援;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上,还要不断地被边缘化,没有归属感,甚至还要承受冷漠排挤。但在广西高等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族地区校地教学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搭建的校地教学共同体架构下,他们迎着教师教育春风,焕发出从未有过的青春活力;他们依托团队建设平台,统合教师教育资源,开辟出属于各门学科教学法实践教学新模式,无愧于师范生的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之职责;他们尽心尽力,以一己之力,影响带动身边师生,使师范生逐步树立与培育教师职业的信仰与情怀;我们的教师教育事业后继有人。他们在毕业就业与择业时,首选到中小学去担任英语教师,践行四年来一直培育与树立的为人师表与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可见,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教师队伍专业化是“2·2·4”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与基础。

2.促进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与校外指导教师的沟通是开展“2·2·4”实践教学的关键

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在与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沟通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畅。他们主要通过QQ、飞信、电子邮件与城市学校教育实习基地的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现交流沟通,但在有限的面对面交流时,不能彻底地进行,存在一定的疏离。而与农村教育实习基地的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沟通更为不畅,因为需要置换教育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到高校培训后,师范生才能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这期间,指导教师利用培训空挡回到学校,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实习生开展面对面的指导。由于缺乏上网条件和习惯,在高校培训期间他们很少通过QQ飞信、电子邮件与“徒弟”交流,有限的沟通主要是以手机通话或发短信的方式完成的。因此如何实现既得又当不违反“三习”纪律要求且有利于师徒双方深层交流沟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解决。

结语

如何更好地实现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以教师教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技能的转化与生成,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从师范生到教师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提供相应保障,将指导实习工作成绩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指标之一,如将接待实习工作成绩作为中小学示范性学校的评价指标之一,等等。只有全社会、学校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把教师教育事业做强、做大、做好。

参考文献:

[1]李利.实践共同体与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基于教育实习的叙事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1):92-96+80.

[2]李晓兰.初任教师职前教育中教学技能的提升[J].教育评论,2013(5):60-62.

[3]李晓兰.基于“教学共同体”的《英语教学法》实践教学新途径[J].河池学院学报,2013(4):111-114.

[4]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2011-10-19)[2015-6-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36/201110/125722.html.

[5]杨燕燕.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取向转换[J].教育研究,2012(5):84-85.

[6]郑瑜.试析师范专业课堂教学技能“422”实践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88-189.

[责任编辑韦杨波]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2·2·4’Practical Teaching Mode for English Education Major

LI Xiao-l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chi University,Yizhou,Guangxi 546300,China)

[Abstract]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eachers’pre-service education is the key step for normal students to change their role from‘students’into‘school teachers’.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 group‘2·2·4’practical teaching mode is to better promote English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to be qualified English teachers.The paper explains th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meaning and content of the mode,summarizes and reflects the effective achievements of 4 years’practical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train qualified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who will be able to adapt to the new need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basic education.

[Key words]teachers’pre-service education;course group of teacher education;‘2·2·4’practical teaching mode;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21(2016)01-0116-05

[作者简介]李晓兰(1967-),女,广西贵港市人,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河池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学科基金项目;2015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法’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201510605067);“地方院校PDS本土化的创新实验”(201510605069);“‘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英语教师的创新实践”(201510605071)。

收稿日期2015-06-23

猜你喜欢
师范生技能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