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社会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主要理论回顾*

2016-03-16 01:02粟进英郑莉莎
关键词:身份交际建构

粟进英,郑莉莎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4;2.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身份的社会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主要理论回顾*

粟进英1,郑莉莎2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4;2.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回顾了社会心理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里主要的身份理论。分析了个主要理论的成果,其中,社会学导向的身份理论指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角色身份;心理学导向的社会身份范式认为人们从社会群体以及所属范畴获得自我概念,关注认同社会群体或社会范畴的原因和结果;社会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对身份持反人本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观点,身份具有社会建构性、多重性、社会历史独特性、关系性、语言建构性等特征;语言与身份研究提出语言不仅表达身份,而且建构身份;叙事身份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讲述故事建构身份。

身份理论;社会身份范式;社会建构主义身份理论;语言与身份;叙事身份理论

“身份”(identity)一词来自拉丁语词根idem,意思是“同样的人/物”,被用以回答“我是谁”( Who am I)的问题。“身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传统的身份概念与人本主义和本质论的核心观有关,即核心是永恒不变的、不可协商的,是特定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在西方,身份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理论研究比较系统和成熟。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身份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也不够系统。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和语言学视角对身份研究的主要理论做一回顾,旨在为中国身份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西方学界关于身份的理论繁多,构成了一个庞杂的身份理论网络,然而各身份理论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其中身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力,社会心理学对身份的研究体现在社会学导向的身份理论、心理学导向的社会身份范式。随着身份研究成果的取得,动态身份观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建构主义身份理论脱颖而出。而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语言和话语建构身份的功能日益凸显,语言建构身份和话语建构身份在语言学界倍受青睐,语言与身份理论、叙事身份理论应运而出。以下分别对这些身份观做一综述。

一、社会学导向的身份理论

社会学导向的身份理论(Identity Theory)主要代表人物有Stryker及其同事、Burke 及其同事以及McCall和Simmons。身份理论强调,身份的核心是将占有特定角色的自我范畴化,以及将意义与对该角色和角色展演相关的期待融合在一起[1]。人们总是在社会结构环境里行事,在此环境里,他人与自己被贴上标签,这是因为彼此都是将对方视为社会位置或社会角色的占有者[2]230,因此,人们取得角色身份。

McCall和Simmons提出角色身份理论,将角色身份定义为“个体将自己想象为占有特定社会位置的人物和角色”[3]65,角色身份可能包括做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伴侣角色、体育迷角色等。角色身份具有“常规”维度和“异质”维度,前者是指与社会位置联系在一起的期待,后者是指注入个体自我角色的独特性。自我往往具有多重角色身份,按突显(prominence)等级组织,这种组织反映人们的“理想身份”[3]74。身份的突显性取决于人们从他人那儿得到的身份支持、对身份的承诺以及从角色身份获得的外在和内在回报。角色身份的突显性越强,在一定情景里该身份被激活和展演的可能性越大。采纳某特定角色身份时,人们建立起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准则,角色身份为自我评价提供框架,为相关的角色身份展演提供参照体系。为了成功扮演一个角色,强调在该情景里与他人协商的重要性。扮演一个角色身份总是与交际中相对应的相对角色有关,如丈夫和妻子。由于人们自己对角色身份的期待与他人对该角色身份的期待不尽相同,双方需要协调和妥协才能顺利完成角色展演。

Stryker尝试着将符号交际论和角色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自我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2]231。Stryker认为,自我通过个体行为影响社会,从而创建群体、组织、网络和机构;社会结构影响人们的身份,继而影响其行为,社会通过共享的语言和意义影响自我,语言和意义使得人们承担角色、参与社会交际[2]231。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现代社会是由彼此独立却又相互依存的构件组合而成的复杂的镶嵌物,人们具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来源于人们参与多重系列的结构化社会角色关系。个体扮演多少个角色就会形成多少相对应的身份,所有身份集合构成个体的自我,而个体的自我又通过各种不同身份的作用过程得以表现,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突显性,以突显等级组织起来,突显身份是在不同情境里常常被激活并展演的身份。而影响身份突显的关键因素则是人们对身份承诺的程度。对身份承诺越多,身份便越加突显。

Burke的身份研究更聚焦身份的内在动态机制。在早期研究中,身份与行为通过共同的意义系统相连接[4]。人们在与他人的交际中理解角色身份的意义,角色身份通过他人的反应获取意义。任何身份总是与相对应的身份有关,当人们在与他人交际中宣称某一身份时,他人则会宣称另一个与之有关的身份,如丈夫身份与妻子身份相对应。因此,身份理论聚焦与扮演一个角色有关的意义,即角色意义,关注认同一个特定角色的原因和结果,角色意义主要与“你是什么”(what you are)有关。身份的核心是将作为角色扮演者的自我范畴化,拥有特定角色身份意味着按照完成该角色的期待而行动,协调、协商与角色伙伴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角色期待和意义构成一套指导行为的标准。

后来,Burke提出身份控制理论(Identity control theory),该理论聚焦人们的身份、行为以及情感之间的关系,一个身份便是一整套用以界定自我为群体成员、角色占有者或独一无二的个体的意义[5]。当人们处理多重身份时,每一个身份都是由社会成员所能理解和共享的意义组成。每个身份被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由下列四个要素构成:身份标准、感知、比较器(comparator)以及行为输出。身份标准是一套界定身份的意义,输入感知是指与身份相关的情景里产生的意义(通常为来自于他人对我们的反馈),比较器便是将输入感知与身份标准的意义相比较以及产生差异的机制,行为便是差异的功能。

身份理论提出了大量可融入到现代身份理论的重要见解。身份是关系型的,也是社会建构的,具有社会结构性,也具有多重性,身份还具有社会影响。总之,身份概念在社会结构和社会人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二、心理学导向的社会身份范式

心理学导向的身份研究以社会身份范式(Social Identity Paradigm)影响最大,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包括Tajfel以及Turner等人。社会身份范式包括一系列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和后来发展的自我范畴化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社会身份理论是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群体过程、群体间关系和自我概念的,其核心原则是人们从社会群体以及所属范畴获得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社会身份,强调集体自我。Tajfel将“身份”定义为:“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这种自我概念来自于个体对其社会群体(或多个社会群体)成员资格的认识,以及对赋予该成员资格的价值观和情感意义的认识。”[6]255身份概念的一个核心因素与自我概念或自我身份联系在一起,自我概念是一个人的思维意识和概念意识,包括身体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Tajfel 将“社会身份”定义为:“个体认为他/她归属于某一社会群体,该群体成员资格对其具有情感和价值意义。”[7]Tajfel 社会身份理论的主要原则包括:个体努力维持或提升自尊(积极的自我概念);社会群体(以及成员资格)与积极的或消极的价值内涵有联系,因此,社会身份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参照特定群体,通过社会比较,对自己所属群体进行评价,积极比较产生高声望,消极比较产生低声望;如果社会身份是消极的,那么个体就会试图脱离该群体[6]255。

社会身份形成涉及两个重要过程,即社会范畴化(Social Categorization)和社会比较。社会范畴化是“认知工具,对社会环境进行划分、分类并排序,从而使得个体从事多种形式的社会行动。……社会范畴化创建并界定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8],社会群体是拥有共同社会身份或将自己看做是同一社会范畴成员的个体集合。Hogg和Abrams指出,个体将其自己置身其中的社会范畴是结构化社会的组成部分,只能与其他相对照的范畴(如黑与白)相关联才存在。社会范畴化产生的首要行为便是社会比较[9]。通过社会比较过程,与自我相似的那些人被归为与自己同类,并贴上内群体标签;与自己有异的那些人被归类为外群体。在早期的研究中,社会身份包括内群体分类的情感、评价和其他心理相关物[10]118,后来的研究将自我范畴化成分与自尊(评价性的)和责任(心理的)成分区分开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Tajfel的同事发展了社会身份理论,提出自我范畴化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10]19。该理论区分了个人身份与社会身份,个人身份是指根据人际间的差异或群体内差异将自我定义为独特的个体,而社会身份则是根据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差异将自我定义为群体成员。人们往往是许多不同群体的成员,但并不是所有群体成员资格同时突显,因此,分析身份突显是自我分类理论一个关键要素。特定群体成员资格及其相关身份尤为突显时,便可“产生心理作用,提高个人在该群体中成员资格对感知和行为的影响力”[10]118。个体采纳某一特定身份取决于其总价值观、变化的动机、当前目标和已有经历等,当然,接纳某一特定身份可能受到个体想要同化或异化的影响,有些情况下,个体身份和社会身份都会得到突显。

社会身份理论主要研究群体间关系,即人们如何将自己看作是某一群体/范畴(内群体)的成员,与另一群体/范畴(外群体)相对,以及研究这种范畴化的结果,如种族中心主义[10]141。拥有特定社会身份意味着在某一特定群体之内,与群体内其他成员相似,并从群体视角看待事物。因此,社会身份的基础是群体成员之间相同的感知和行动。社会身份理论聚焦与作为社会范畴成员有关的意义,即成员资格意义,关注认同社会群体或社会范畴的原因和结果,成员资格意义主要与“你是谁”(Who you are)有关。

三、社会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身份研究提供了一个最根本的研究视角,社会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Social Constructionism of Identity)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身份是社会建构的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身份是基于社会现实而被建构的,不是事先给予的[11]159,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的产物。该理论强调身份在社会交际中建构的动态本质,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人们的情感、行为和思想依据交际对象而发生变化[12]40,Antaki和Widdicombe 认为,人们在即时的交际中以索引式(indexical)、创造性的、不可预测的方式建构自己的身份。身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做的事,而不是人们是什么[1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尤其坚持批判性看待习以为常的知识,如身份内在稳定核心观[12]36,身份不是已知的、静态的,而是在社会交际中动态建构的。

(二)身份具有多重性

多重身份观源自于社会建构现实,Berger和Luckmann 主张,关于身份的任何理论必须被置于社会建构现实的理论框架里,身份位于社会建构的多重现实里[11]159。身份多重性是因为身份被多重社会关系塑造、修正、维系和重构,身份出现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社会产物。

(三)身份具有社会、历史独特性

身份既不是社会结构的附属品,也不是个人内在意志的产物,而是在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在互动情境中通过语言建构的,是一个多元、变化的过程[14]。人们既在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的意义里行动,又在微观层面的局部社会交际的意义里行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话语观强调话语的情境性,即我们在特定的文化、历史和机构里使用语言[15]190,意义是在社会历史条件的直接影响下局部建构和协商的结果。我们用来认识世界和自己的范畴是由我们生活其中的文化和历史决定的,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根据我们是谁而发生变化。

(四)身份是关系型的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社会关系是我们个体身份意识的核心,人们的自我意识被认为是社会交际的产物[16],个体通过交际建构和重构自己的身份。“身份实际上来自于外界,我们被他人识别、然后进入他人能识别的位置。没有他人,就没有自我,也没有自我识别。”[15]210“不同的‘你’是你与他人关系的产物。”[12]27

(五)身份是通过语言建构的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了解现实唯一的途径是通过语言,因此,语言在建构世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接近世界,这是因为我们谈论事物的方式可以建构世界。“从社会建构的视角来看,现实、知识、思想、事实、文本、自我等都是由群体生产和维持的语言性存在,即符号性存在,它们界定或‘构成’生产它们的群体。”[17]781话语建构社会身份是通过界定群体、群体利益、群体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群体间关系完成的[18]。

社会建构主义对身份持反人本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观点[12]23。身份既不是给定的,也不是产品,而是一个过程,该过程产生在特定的交际场合。身份不仅来自于个体,而且来自于协商和重新语境化(entextualization)的社会性过程[19]。

四、语言与身份研究

进行语言与身份研究(Language and Identity)的学者认为,语言与身份以多种复杂方式相关联。首先,语言表达身份,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语言是一种展示人们身份的手段。Fasold 指出,语言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与听话人的关系[20]。说话人通过使用承载社会信息的具体语言形式定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根据Trudgill 的观点,人们往往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內包于或外排于一个群体来界定自己以及自己的身份,与他人的交际,即使是说闲话,都是建立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方式,也是根据他人界定自己身份的方式[21]。简单的一个话语即可揭示说话人大量的信息:社会背景、出生地或出生国、社会阶级和社会意义,表示友好还是保持距离、熟悉还是恭敬、职位高低等[22]。人们使用语言表示社会忠诚,即表示自己归属于某群体,不归属于某群体。语言表达“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位置、个体组成群体的方式、个体为自己所声称的权力以及赋予他人的权力”[23]31,语言选择指示我们的群体成员资格,我们使用语言这一工具表达权势和平等关系,从而创建和维持角色关系。

其次,语言建构身份。说话人使用语言不仅表达而且建构自己的表征。说话人根据选择承载具体社会信息的语言特征建构身份,这些语言特征确定他们为某一特定言语社团成员。Kroskrity把身份看作是“在一个或多个社会群体或社会范畴里成员资格的语言建构”[24],身份不一定只通过语言手段建构,但语言在身份建构中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在他人面前建构身份、构筑形象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便是通过语言的使用。身份是一种言语行为(performative act),人们通过在特定社会交际中展示自己是谁来实现[25]。语言变异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建构自己为社会人,表示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以及我们不可能是谁”[23]63。身份是通过人们在生活中与他人不断交际的过程中建构和重构的,身份是一种“双向建构”,是在交际中说话人自己展演,且被他人辨认[26]39。身份不是在话语中被映射,说话人使用语言建构和维持个体间以及群体间的角色关系,从而在话语中不断地动态建构身份。

另外,语言受到身份的影响。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在其归属的不同社团里与他人进行交际,如家人、朋友,以及“宗教、教育和工作场所”[26]29。如果说话人依据社会准则选择语言形式的话,那么有关说话人的社会知识则是通过使用这些语言形式来传递的。Brown和Gilman 指出,只要某(语言)选择……对一个群体来说被认为是标准的,那么对它的解释便是该群体中说话人的成员资格[27], 反过来亦然,当说话人违背了一个群体的语言规范,通常的解释是说话人不是“我们”中的一员,而是“他们”中的一员。

五、叙事身份理论

首次提出完整的叙事身份理论模式(Narrative Identity Theory)的是McAdams 身份的人生故事模式(a life-story model of identity)[28]159。McAdams阐释了人生故事的内容和结构特征,故事是对自传式过去的选择性重构以及对想象的未来的叙事式预测,为自己和他人解释该人何以成为该人以及其生活将走向何处。人们在青少年后期和成年初期便开始将自己的生活组合成叙事身份,然而叙事身份发展过程则持续一生。个体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内化的、发展的自我故事中,以此建构自己的身份,这种故事为人们提供一种整体感以及人生目标[29]109。

Paul Ricoeur是叙事身份研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根据Ricoeur的观点,身份被理解为“叙事身份”[30],即通过讲述故事建构的身份。身份是由叙事建构的,同时又建构叙事。对于Ricoeur来说,叙事不是描述世界,而是重新描述世界并重新呈现世界。我们在人生故事里谈论自己的身份时,就会包括一些事情,排除另外一些事情,包含与排除过程就是为了建构关于自我的特定故事,正是在建构故事以及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建构自我。

Ricoeur认为,叙事身份包括同一性(idem:sameness)和自我(ipse:selfhood),“在我看来,叙事身份真正的本质只有在自我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中展示出来……这种辩证关系代表了叙事理论对自我建构的重大贡献。”[31]140个人身份是由同一性与自我之间复杂的关系建构的。同一性身份(Idem/sameness identity)是自我在时空上相同的身份,自我身份(Ipse/selfhood identity)是引发自我变化的潜能。同一性身份的特点是“我是谁”的问题,表示不间断的连续性,我们的同一性身份是那些使我们在不同时期能够被确认为同一个人的特征。有了那些建构其同一性的识别特征,一个人便可以在一生中被确认为同一个人,尽管他/她会变老、改变体型、改变姓名以及经历其他变化。自我身份的存在不取决于永恒的东西,而是来自于叙事。自我身份给予自我独特的能力去引发新的可归因的东西,自我身份与叙事领域有联系。

对于Ricoeur来说,叙事身份超越了来自于Goffman声称的情景化角色的身份概念[32]。一个人具有不同角色不一定意味着他/她具有多种身份,是这些角色共同作用才影响其特定身份。因此,身份被建构为连贯一致的故事。在故事里,变化是连续性的一部分,一连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叙事交织在一起。换句话说,这些叙事在叙事者曾经是谁与现在是谁之间建立连续性和一致性。于是,叙述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以及过去的经历与这些经历现在的意义之间起调节作用。

人们在讲述和反复讲述的故事里建构自己的身份。Bamberg指出,我们是谁,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是谁,都是在我们讲述关于自己的故事里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事,并且都有讲述故事的权力[33]。无论叙事是关于我们的一生,还是人生片段,甚至他人人生中的事件,都是揭示故事讲述者的身份,通过提供以及讲述叙事,讲述者展示自己是谁[34]。叙事身份是由情感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经历的记忆组成,这些记忆具有界定自我的意义,并且融入组成人生故事的主题和模式之中[29]109。有些记忆符合既定的故事情节,因而身份具有延续性,而有些记忆却挑战既定故事情节,产生对身份的质疑或改变身份[28]195。叙事身份理论强调身份的动态变化性以及多重性,认为身份是在社会环境里形成和建构的,不能离开社会文化背景[35]。尤为关注个体在选择叙事建构身份时的主动性[36]。

身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特征,身份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研究的复杂性和难度。西方身份理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学导向的身份理论、心理学导向的社会身份范式、社会建构主义身份理论、语言与身份理论、叙事身份理论等从各自的领域提出了研究身份的理论框架。各家身份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身份加以研究,由于关注焦点不同,对身份的解读也各有异,因此,身份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些西方身份理论都是基于西方主流文化背景,将其运用于中国社会的身份研究时,需要因地制宜。那么,在借鉴西方身份理论的基础上,需要搭建起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身份理论框架。

[1]STETS, J. E., BURKE, P. J.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63): 224-237.

[2]STRYKER, S.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 [M].Menlo Park: Benjamin Cummings, 1980.

[3] MCCALL, G. J., SIMMONS, J. L.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s [M].New York: Free Press, 1978:65-74.

[4]BURKE, P. J. The Self: Measurement Implications from a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80(43): 18-29.

[5] BURKE, P. J. Identity Processes and Social Stress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1(6): 836-849.

[6]TAJFEL, H.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255.

[7]TAJFEL, H. (ed.). The Social Dimension: European Developments in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8] TAJFEL, H.,TURNER, J. C.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M]// W. G.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onterey, CA: Brooks-Cole, 1979:33-47.

[9] HOGG, M. A., ABRAMS, D.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M]. London: Rout ledge, 1988:2.

[10] TURNER, J. C., HOGG, M., OAKES, P., REICHER, S.,WETHERELL, M.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M].Oxford, UK: Blackwell, 1987:118.

[11] BERGER, P. L., LUCKMANN,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M].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mpany, 1966:159.

[12] BURR, V.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M]. London, UK: Rout ledge, 1995:3-40.

[13] ANTAKI, C., WIDDICOMBE, S. Identity as an Achievement and as a Tool [M]// C. Antaki and S. Widdicombe (eds.). Identities in Tal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8:1-14.

[14] HARKLAU, L. From the “Good Kids” to the “Worst”: Representation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cross Educational Settings [J]. TESOL Quarterly, 2000(34): 35 - 67.

[15] HALL, K. Lip Service on the Fantasy Lines [M]// K. Hall,M. Bucholtz (Eds.). Gender Articulated: Language and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Self. New York: Routledge, 1995:183-216.

[16] GERGEN, K. 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J]. American Psychologies, 1985(3):266-275.

[17] BRUFFEE, K. Social Construction, Language, and the Authority of Knowledge: A Bibliographic Essay [J]. College English, 1986(48): 773-790.

[18] VAN DIJK. T. A.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M].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7.

[19] BAUMAN, R., BRIGGS, C. Poetics and Performance a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Social Life [J].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90(19): 59-88.

[20] FASOLD, R.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Vol.1) [M].Oxford: Basil Blackwell. Sage, 1984:209-224.

[21] TRUDGILL, P. Soc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 [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4.

[22] GUMPERZ, J. The Speech Community [M]// 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Macmillan, 1968:381-386.

[23] LIPPI-GREEN, R. English with an Accent [M].New York: Routledge, 1997:31-63.

[24] KROSKRITY, P. Identity [J].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2000(1-2):111-114.

[25] SCHIFFRIN, D. Narrative as Self-portrait: Socio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J].Language in Society, 1996(2): 167-203.

[26] PALTRIDGE, B. Discourse Analysis [M].London: Continuum, 2006:29-39.

[27] BROWN R., GILMAN, A.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M]// T. SEBEOK (ed.).Style in Languag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60:253-276.

[28] MCADAMS, D. P. Power, Intimacy, and the Life Story: Personological Inquiries into Identity [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85.

[29] MCADAMS, D.P. The Psychology of Life Stories [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2):100-122.

[30] RICOEUR, P. Critique and Conviction: Conversations with Franrcois Azouvi and Marc Launay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98.

[31] RICOEUR, P. Oneself as Another (trans. K. Blamey) [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0/1992.

[32] 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M].New York: Doubleday, 1959.

[33] BAMBERG, M. Who am I?—Narra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 for Self and Identity [J].Theory and Psychology, 2011(21):3-24.

[34] BAMBERG, 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Identities [M]// J. C. Meister, T. Kindt, W. Schernus,M. Stein (eds.). Narratology beyond Literary Criticism. Berlin &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4:213-237.

[35] COSH, S., CRABB, S., LECOUTEUR, A. Elite Athletes and Retirement: Identity, Choice, and Agency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3(65):89-97.

[36] MCGANNON, K. R.,SMITH, B. Centralizing Culture in Cultural Sport Psychology Research: The Potential of Narrative Inquiry and Discursive Psychology [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5(17):79-87.

(责任编辑:刘 燕)

Identity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Review of Major Theories

Su Jinying1, Zheng Lisha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4; 2.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Major theories of identity in socio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are reviewed. The findings of the major theories of identity are analyzed. Identity theory in sociology deals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proposing role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paradigm in psychology maintains that people acquire self-concept from social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focusing o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dentifying themselves with social groups or social categories. Social constructionism of identity holds anti-humanistic and anti-essentialistic view of identity, advancing that identity has the attribut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multiplici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pecificity, relationality and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Theory of language and identity declares that language not just expresses identity, but also constructs identity. Narrative identity theory stresses that people construct their identities in telling stories.

identity theory; social identity paradigm; social constructionism of identity; language and identity; narrative identity

10.3969/j.issn.1672-7991.2016.04.01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外语教师身份研究”(14YBA043)。

2016-08-12;修改日期:2016-09-25

粟进英(1966-),女,湖南省邵阳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

H0-05

A

1672-7991(2016)04-0099-07

猜你喜欢
身份交际建构
情景交际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情景交际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交际羊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建构游戏玩不够
身份案(下)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