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压抑性文化的思考
——基于《单向度的人》文化批判视角

2016-03-16 13:11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马尔库塞大众文化现实

姚 萍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种非压抑性文化的思考

——基于《单向度的人》文化批判视角

姚萍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不断迅猛发展,并逐渐通过工具理性的方式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质需要充裕的高度整合的社会体系下,安然自得于“不自由社会”之中。文章立足于马尔库塞对压抑性文化的批判,深入分析大众文化对人的自由的压抑,并指出大众文化使得人的需求产生虚假性,最后尝试思考一种非压抑性的文化创造,使人能够追求真正的精神自由。

马尔库塞;文化;压抑性;否定

一、文化的异化——“单向度”

单向度的文化在发达工业社会中表现为高层文化与现实的同一。高层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非现实性,即与现实相疏远、相脱离,保存着与现实不同的另一向度。它是一种对现存社会合理性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的文化,拥有真理向度的对抗性力量,无论是道德、哲学还是艺术,都应是表达人的真实理想,激励着人们去思考和追求不同于现存社会的新的生活方式,不断推进社会进步。而在当今,技术的进步使得高层文化与现实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技术理性通过大众传媒的手段,将艺术、政治、宗教、哲学与商业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文化逐渐被整个社会的物质性所浸染,商品化使艺术丧失了其原有的否定性和超越性。“文化中心变成了商业中心,或市政中心、政府中心的适当场所。”[1](P3)这种在商业利润驱使下的文化,已经质变为维护现存秩序的工具和充当有效的统治角色的“肯定性文化”,它压抑并扼杀着人的个性,使人生活在“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的异化状态下。当表达理想的高层文化不再能够超越现实时,就失去了本应包含的否定现实的合理性,被现实同化并呈现俗化的趋势,形成了文化领域的一体化。这种单向度文化对人的压抑体现于大众文化的奴役,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需求的虚假性。

1.大众文化的压抑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合理地掩盖了高层文化的对立性和超越性因素,在发达工业社会各种理想物质化的可能下,逐渐缩小了心灵世界的高尚领域,高层文化变为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丧失了真理性。正如马尔库塞所言,当竞选者在电视、舞台等宣传、商业场合说出“自由、完善”词语时,它就已经不再有其理想意义,而是变成与现实同化的操作性语言,也就是理想被俗化。而面对着当今文化以商品形式所呈现,并被纳入已确立的秩序时,高层文化不得不放弃已有的批判社会的姿态,将自身置于大众基础之上改头换面后得以幸存,它们对已确立的制度肯定而非否定,这种肯定性是隐含在大众文化内的显著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手段,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不断地浸入到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控制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首先,其商品化的属性使得文化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它与工业联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当作为文化商品去出售时,它就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进行文化、审美的创造,文化产品已不再仅仅是艺术家们个体创造的产物,从创意策划、生产制作到宣传发行,它都作为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正因如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在技术世界中已经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拜物教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也就难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一旦与物质利益挂钩,艺术就会变得俗化,同时它将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大削弱了人独立思考的个体意识。作为一种为维护现存秩序利益服务的文化,它通过将意识形态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磨人们的反抗和批判意识,从思维上引导人们按其设定好的方式生存,造成人们思想和行为模式上的单向度,使得人们顺从社会、屈从现实,认为现实存在的就是好的,甚至不再想象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一种丧失否定和批判意识的“肯定性”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作为统治阶级维护秩序的工具,以达到社会整合,人们只是被以新的形式控制,本质上是对人类自由的深深压抑。其次,大众文化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其制作的标准化。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在传媒上将大众文化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在生产制作上,高新技术的采用和器材设备的更新,使得大众文化的制作方式纳入了工业程序化的流程,日趋社会化、集团化,呈现大批量的生产、无限度的复制,使其具有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而缺乏真正艺术品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个性特征,从形式到内容都越来越趋于同一。人们不知不觉中徜徉于流行文化的花俏环境下,安然于这样一种虚假的幸福。这在无形之中是对文化个性的消磨,一切都被高科技的一套模式垄断,使得精神层面的文化创造被物质俗化,压抑了个性的存在。再次,大众文化突破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使得审美“日常化”。美和艺术原本是疏离现实而存在的,在技术理性的控制下,通过大众媒介、文化工业等手段,艺术被商业化和产业化,发生在各种社交场所、购物中心等作为文化消费进入民众生活,这对高雅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它被迫改变形态,寻求新的方式展示于大众。而“艺术只有作为否定力量才能拥有这种魔力,只有当形象是拒绝和驳斥已确立秩序的活生生的力量时,它才能讲述自己的语言”。[1](P57)商品化了的艺术不再具有其否定性和批判性,失去了超越现实的功能,使得一切象征文明的东西,一方面成为了使人们摆脱思想束缚走向自由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成为了新的操纵和控制人的工具。可以看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而是想象同一生活方式的不同类型或畸形,他们对已确立制度是肯定而不是否定”。[1](P55)这样的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失去自我,一味的去接受和认同现存社会,在秩序化的物质生活里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真正美好的生活。

但实际上,马尔库塞认为,文化本应是否定的和革命性的,它应当包含着否定现实的合理性。他强调高层文化对现存秩序的否定和批判与现实之间形成一定的张力,表达与现存秩序不同的另一维度。这才是文化给予人类的一个真实理想的世界,不掺杂世俗的控制与浸染,能够提供给人精神上的另一种抉择。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它借助发达的传播技术,将高层次的文化与商业、意识形态和物质基础相融合,实现政治意识过滤,变成没有大众反抗,认同现状的肯定性文化。文化成为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大批量生产以及普通的能够计价的商品,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文化生产者已不再完全关心作品的艺术完美和审美价值,而是追求收视率和利润,使文化失去其本质的否定性和革命性,代之以虚伪的娱乐性和物质性,并且应和着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这是当前大众文化对人类自由本性、批判意识的最大压抑。

2.人的需求异化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实现,让人们逐渐摆脱于肮脏、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伴随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厚,人们满足甚至感恩于这样一种生活,丝毫察觉不到外在力量对其的支配和操控,失去了辨别批判的能力,幸福于一种虚假的生活中,连所需要和追求的东西也包裹着虚假的外衣。马尔库塞将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加以区别,“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1](P6)并且在现行社会下,一些生活和娱乐方式遵循广告的宣传来行为和消费,爱憎他人所爱憎的需要,都属于虚假需要的范畴。以上虚假的需要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统治阶级通过技术理性将维护现存秩序的意识形态灌输给人们,是为满足社会利益的需要而并不是真正个人的需要,社会的分工和权利的合理化,使得人的需要不再取决于个人,而由被“身在其中”的社会来操控。另一方面,马尔库塞认为,资产阶级大众文化压抑了人的自由,人们按照服务于商业利益的广告和购物指南进行选择和消费,本质上是外在的大众传媒所制造出来的需求,人们的价值意识受到商品的浸入和指引,身处于异化的商品消费中去寻求幸福和自由的体验。而事实上,这种需求未必是其自身真正的需要,人们只是根据生产者生产什么,大众传媒宣传什么才去选择和消费,所呈现的是“虚假的需求”。在商业文化的诱导下,人们遵循“需要至上”的消费生活方式和文化取向,将对商品象征意义的消费看作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实现,看作是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的标志,甚至引发一种炫耀性的消费,在物欲的世界里迷失自我。因此,受虚假需求的支配,个人丧失自主意识,生活在社会对人的全面管理和压抑下,体验在商品消费的虚假幸福中,这种需求是受压抑的,淹没了人们对自由和解放的真正追求。

我们可以看到,在大众文化的商品化趋势下,文化不再单纯发挥其作为精神层面的意义,其本身所蕴含的崇高精神意义、人文价值和审美维度逐渐被压抑。技术的合理性成功掩盖了“虚假的需求”,并促使这种需求愈加膨胀,人们体会不到发达工业社会下的繁荣本身带有“压抑性”。技术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充裕,使得人们更加满足,社会的自由是统治者包围下的自由,人们的选择也是制造者设计范围内的选择,这种压抑的环境影响人们的发展,在大众文化的奴役下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

二、非压抑性文化——多样性、自由文化的创造

马尔库塞指出了工业社会下文明的异化,科技的进步反而使得科技产品支配人,劳动的成果反过来成为异己的力量,人们被困于压抑性的文明之中。马尔库塞提出高层文化的俗化趋势:大众文化的繁荣下,人们一味追逐流行的趋势,进行着“不自由”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人的个性及自由的压抑。而真正经典的艺术作品被迫改变其本来面目才得以再生,它们被剥夺了其原有的真理向度的对抗性力量和疏远现实的特征,变成了与现实秩序相一致、相协调的作品。技术的进步使得大众传播工具将特殊利益作为所有正常人的利益来兜售,社会的政治需要变成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它们的满足刺激着商业和公共福利事业,而所有这些似乎都是理性的具体体现。人们生活于建构好的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华丽世界中,受统治秩序的支配却丝毫不察觉而自甘情愿,这是工业社会下对人类本性产生压抑的文化。要想从压抑性的文化中解放出来,在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追求自由的发展(达到非压抑的升华),尝试一种非压抑性的、不丧失自我本性的文化是我们应当思考的。

对此,马尔库塞提出了“心理解放”的革命思想,认为真正的异化与剥夺是心理上的,它不是用物质、政治经济手段去解决,精神层面的追求才是解决“单向度”、打破压抑的解放道路。这对我们的思考有着积极意义。

非压抑性的文化是向着充分解放人的心灵,最终使人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一种自由的、可参与的、多样性的文化。首先,我们要保有“拒绝意识”和理性批判的思维,保持个人的自主性,不被流行文化所同化。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通过传播媒介不断浸入我们的生活,正如网络能够让素不相识的人逐渐靠拢,人们习惯了对着电脑、对着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倾吐自己的心声,释放自己的心情;习惯了用数码相机去随心所欲地拍摄各种景象,却对工业社会残留下的环境污染视若无睹。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新闻消息,我们更应理性的判断其真伪,不被信息化蒙蔽双眼,牵引着向前。保持文化的个性,要从内心的真正思考出发,它是能够对现实产生颠覆性的力量,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为个人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作为人的真正的“生活灵魂”,文化本应具有超越现实、否定现实的力量,只有批判性的思维将浸入我们生活中的科技和物质的操控加以过滤,形成双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发现现存社会中的不合理因素,才能从思想意识上解放自身。[2]自由与反对的意识使我们不安然接受一个本不自由的社会,不再接受被奴役和操控的生活,能够真正辨别真实的需要是什么,而不把虚假的物质需要当作个人的真正需要,不把社会秩序的压制当成个人的自由。科技的进步引领了“手机一族”的普遍,它似乎可以回答一切我们未知的领域,面对铺天盖地的消息千篇一律的呈现,我们不能沉浸于“单调无聊”的社会系统里,它在剥夺我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也使得个性和创造性消失于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的俯首帖耳,人蜕变为庞大社会机器中的一个机械构件,丧失了主动性和自由,被迫地与机器协调配合。坚持自主的意识和理性的批判,不被物质所束缚,在现存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保持精神的自由。

同时,一种多样性的、可参与的文化,是对人的价值观的维护。文化本应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属性,技术的发展不应成为支配和毁灭人的个性的力量,若将思维程序化,也就意味着否定、批判、超越本性的丧失,进而使人失去自我。不同的生活环境给予个人不同文化内在的养成,鼓励文化多元性的存在,才能使得个人保持独立自主的思想行为模式,追求自身的精神世界,不成为现代文明的附属物。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个人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创造精神的追求,在非压抑的文化环境下实现自我,这是对人性的解放。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现存社会,人们不仅仅是物质性的生存,更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观,在满足了生存温饱需要,要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实现。多样性的文化提供了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这样自由、不受压抑的文化中,个体塑造了自身的文化教养,促进了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得人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人、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一个模式刻下来的机械人。

三、小结

对于单向度文化的分析,我们看到技术操控的社会下压抑性的文化,被秩序控制的人是不自由的人,没有高于现实的理想文化的人也是空虚的人。更可怕的是对否定、批判、超越思维的丧失毫无意识而异化于压抑文化之中,无法追求真正的自由。我们鼓励一种有个性、自由的多样性文化,使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不沦为物的奴隶,在精神层面有所寄托,追寻人的本质的自由的存在。即使周围的一切被束缚,头脑和思维不能被禁锢,那是通往自由本性的希望之路。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刘继.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曲晓慧.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及其实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6).

责任编辑:魏乐娇

Thinking of a Non-repressive Culture——Based on the “One-Dimensional Man” of Cultural Criticism Perspective

YAO Ping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Marcuse believes tha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s rapidly which gradually becomes political instrument. People are living in a highly integrated social system with rich materials and are happy in “society without freedom”. Based on Marcuse’s criticism on repressive culture,the oppression of the mass culture on man’s freedom is pointed out. The mass culture creates fake need. It attempts to pursue true spiritual freedom with a non-repressive culture.

Marcuse;culture;repressive;negative

2015-11-29

姚萍(1992-),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

1004—5856(2016)09—0023—04

G02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09.005

猜你喜欢
马尔库塞大众文化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漫画:现实背后(下)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马尔库塞对新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贡献
从德国表演主义电影《大都会》看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