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中的阳明形象浅析

2016-03-16 20:59朱碧云
文教资料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大儒冯梦龙圣贤

朱碧云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中的阳明形象浅析

朱碧云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王阳明出身靖乱录》原名《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是冯梦龙先生对明代“大儒”王阳明传奇辉煌的一生所作的一部明代传记小说。该小说甚有讲史特色,以心学大师王阳明的生平事迹为主线,以钱德洪编纂的《王阳明年谱》为事实依据,以浅近亲切的叙述口吻,以宣扬王阳明一代皇明大儒的宏伟建设为目的而提高受众群体的阅读兴趣,给我们展示了别具一格的阳明艺术形象。本文主要就《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与《王阳明全集》中的人物传记同王阳明年谱进行两相对比,分析冯梦龙先生笔下的阳明形象与正史中的阳明形象之对比与演绎。

《王阳明出身靖乱录》形象浅析对比分析

一、引言

王阳明,名守仁,生于成化十七年,卒于嘉靖八年(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的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阳明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立行于一身,成就冠绝。王阳明谥号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从王阳明的身世门第与其父王华写起,一直写到王阳明病逝为止,贯穿其一生之全过程。

作为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格品位在其生前已彪炳于世①。《王阳明出身靖乱录》这本人物传记小说更是以独特的视角,以阳明先生的一生轨迹为基准线路,又有冯梦龙对阳明贡献的赞美之心而宣扬其成就。小说考虑其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及小说传畅性,因此小说口吻浅显平易,通俗易懂。《王阳明出身靖乱录》叙述了王阳明毕生所追求的“生而为圣贤”的崇高理想及他因此实践其观点而“格物致知”悟道的心路历程之艰辛,以史实为基准,堪称一部具有讲史特色、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实录小说”。然本书演述一人之事,依傍经传,按生平逐年编排,以通俗地宣传“大儒”的毕生经历、业绩和思想为宗旨,这在明清“讲史”类小说中确是别具一格,称之为“传记小说”更恰当,孙楷第先生亦将此书定位为“讲史小说”。《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不分章回,采用的是拟话本的形式,如冯梦龙的“三言”,故将该小说分为上中下三卷。

该小说依据钱德洪先生的《王阳明年谱》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为主要依据,通过对王阳明的出身、靖乱、传道授学的一生轨迹为线,推进演化其不朽的人生故事,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王阳明一代大儒而文武双全、心系国民的圣贤形象。《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一书按照王阳明的年谱铺叙开来,情节内容严格把控,严绝小说惯传之蜚语流言,且申明当以年谱的真实内容作为依据。该书叙写了王阳明年少的不羁狂放,青年时期又立志笃学,在仕途官海之中颠沛流离,深受阉人所害,及其被贬贵州龙场后又顿悟圣贤之道,而后镇压闽南、南赣边境的数次暴动并对周边的乱民造成一定震慑,直至王阳明平定南昌宗藩宁王宸濠的叛乱,事事有证。不论从历史角度或是文学角度,冯梦龙因其著作的这本《王阳明出身靖乱录》成为塑造王阳明伟大艺术形象的集大成者,他对王阳明“真儒”形象的推广及塑造,对于文学领域的贡献功不可没。《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也成为当代对于王阳明形象研究的完美模板,它对于我国的文学社会和域外传播王阳明思想理想的丰功伟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二、王阳明的大儒圣贤形象分析

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其心学思想奠定了他“心系国家,文武双才,毕生致力于格物致知做圣贤”大儒形象的基调。王阳明的心学理念是良知就是所谓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欲之心,是无善无恶的。它是“未发之中”,无以分善恶。王阳明自幼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世代以读书为本分。据姚江秘图山王氏世系记载,王阳明的祖父王天叙是私塾的一位“教书先生”,阳明之父王华登科前也是一位家庭教师,直至王华以“布衣魁天下”后,其家族才得以转向“科举之家”。然而,阳明少时行为不受礼法束缚,不以科业为尊。《王阳明全集》中有王世贞为其作传记《新建伯文成王公守仁传》,据其记载,王阳明五岁尚不能言,有一僧人见而抚之头顶说:“是非凡儿,奈何名泄之耶?”其父王华改其名为守仁,此后即能开口说话。自他能言后,便读书过目不忘而能诵,聪明绝颖。在王阳明读私塾时就关于人生哲理开始了第一个问号:

工属文,一日谓其师曰:“读书欲何焉?”师曰:“取甲第耳。”守仁曰:“读书乃仅取甲第耶,如圣贤何?”父华闻而叹曰:“异哉。乃欲令我愧见之。”然已负其材气②。

冯梦龙在小说《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中将其略有改编,通过王阳明与其父王华的一段对白突出了其一生致力于 “为圣贤”伟大志向的初始心性,“为圣贤”通过这段略带冲突的戏剧性对话把王阳明自幼求圣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阳明)十二岁在京师就塾师,不肯专心诵读。每潜出与群儿戏,制大小旗帜,付群儿持立四面,自己为大将,居中调度,左旋右转,略如战阵之势。龙山公出见之怒曰:“吾家世以读书显,安用是为。”先生曰:“读书有何用处。”龙山公曰:“读书则为大官,如汝父中状元,皆读书力也。”先生曰:“父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否。”龙山公曰:“止我一世耳,汝若要中状元,还是去勤读。”先生笑曰:“只一代虽状元,不为希罕。”父益怒朴责之。先生又尝问塾师曰:“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人。”塾师曰:“嵬科高第,显亲扬名如尊公,乃第一等人也。”先生吟曰:“嵬科高第时时有,岂是人间第一流。”塾师曰:“据孺子之见,以何事为第一。”先生曰:“惟为圣贤方是第一。”龙山公闻之笑曰:“孺子之志何其奢也。”③

这一笔改编将年谱和人物传记中的史实性的语句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文学语言,为我们塑造了王阳明少年时期无心仕途,而甘与群儿嬉戏的调皮形象,并为其后靖乱平叛宁王朱宸濠做了铺垫。通过王华的“笑”,烘托了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心有成圣贤“大儒”的崇高理想,而其父“何其奢也”的评价反衬出理想与父心理现实的差异性,更展现出小阳明自幼有成儒理想的可贵与其历程的艰难。

再说到王阳明的仕途坎坷被贬贵州龙场,恰是在那种“万山荆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④的恶劣环境中,王阳明完成了“龙场悟道”,朝他的“为圣贤”之路又大步迈进了,在年谱中这样记载着:“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⑤在冯梦龙的小说中更是将这一幕进行了戏剧性的描写延展:

忽一夕梦谒孟夫子,孟夫子下阶迎之。先生鞠躬请教,孟夫子为讲良知一章,千言万语,指证亲切。梦中不觉叫呼,仆从伴睡者俱惊醒。自是胸中始豁然大悟,叹曰:“圣贤左右逢源,只取用此‘良知’二字。所谓格物致知,格此者也;所谓致知,致此者也。不思而得,得什么?不勉而中,中什么?总不出此良知而已。惟其为良知,所以得不繇思,中不繇勉。若舍本性自然之知,而纷逐于闻见,纵然想得著,做得来,亦如取水于支流终未达于江,不过一事一物之知,而非原原本本之知。试之变化,终有窒碍,不繇我做主,必如孔子从心不逾矩,方是良知满用,故曰:无入而不自得焉。如是又何有穷通荣辱死生之见得以参其间哉?于是记五经,以自证其?,无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⑥

冯梦龙将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的传奇经历大加渲染描写,并将其心学理念掺杂其中,我们可在冯文中感受到王阳明毕生追求做圣贤做大儒的理想形象之高大,并从中深感其成就之得来不易。

三、王阳明的军事政治家形象分析

王阳明自幼爱文亦爱武,该小说中曾阐述其“制大小旗帜,付群儿持立四面,自己为大将,居中调度,左旋右转,略如战阵之势”⑦,其军事才能可由此得见。年谱中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正德朝的“诛刘瑾事件”;南、赣、汀、漳的山民动乱事件;宗室藩王宸濠叛乱事件;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广西民乱事件……以上历史事实都发生于王阳明进入仕宦生涯后的生活之中。大而观之,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史实得以发生的媒介,而这些历史又成为主人公成长生活的背景,且反映出主人公正对现实所做的抉择与考量。而但凡这些历史皆可改变甚或逆转主人公的思想观念及人生走向,以此更能完善作者对于主人公性格命运等的渲染及谱写。

《明史·王守仁传》记载了正德十二年间,擢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而当时盗贼蜂起。谢志山据横水、左溪、桐冈,池仲容据浰头,皆称王……而福建大帽山贼詹师富等又起⑧。对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冯梦龙在小说《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中进行了大肆宣扬和大篇幅的描写:

正月,赴任南赣。道经吉安府万安县。适遇流贼数百,肆劫商舟。舟人惊惧,欲回舟避之,不敢复进。先生不许。乃集数十舟,联络为阵势。扬旗呜鼓,若将进战者。贼见军门旗号,知是抚院,大惊,皆罗拜于岸上,号呼曰:“某等饥荒流民,求爷赈济活命。”先生命将船从容泊岸,使中军官传令谕之曰:“巡抚老爷知汝等迫于饥寒。一到赣后,即差官抚挿。宜散归候赈。若更聚劫乡村,王法不宥。”贼俱解散。既抵赣。即行牌所属,分别赈济,招抚流民。置二匣于台前,榜曰:“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因漳贼詹师富,温火烧等连年寇盗,其势方炽,移文湖广,福建,广东三省,克期进剿。赣民多受贼贿为之耳目。官府举动,贼已先觉。先生访知军门有一老隶奸狡尤甚,忽召入卧室,谓之曰:“有人告尔通贼。罪在必死。若能改过,悉列通贼诸奸民告我,我当赦汝之命。”老隶叩头悉吐其实。备开奸民姓名。先生俱密拿正法。又严行十家牌法。其法十家共一牌,开列各户籍贯姓名年貌行业日轮一家,沿门诘察,遇面生可疑之人,即时报官,如或隐匿,十家连坐。所属地方,一体遵行⑨。

从这部传记小说可见,作者冯梦龙着重描绘了王阳明的“靖乱”功绩,而且着墨甚多,占足三分之有二或更甚的笔墨。从这一点,及上对于王阳明平定赣南农民暴动的详尽深刻描述我们可以从中略见作者冯梦龙对于王阳明军事贡献的褒扬与崇敬。

且说多为人所知的王阳明平宸濠之乱,冯梦龙在小说中更是花大量篇幅描述这段传奇经历之前后经过,近占全书四分之一,自宁王之背景出身说起(“却说江西南昌府宗藩宁王,乃是太祖高皇帝第十七子,名权,初封大宁,因号宁王”⑩);至其蓄养大盗、买通朝堂重臣谋逆叛国(“喜兵嗜利,既袭位,愈益骄横,术士李自然言其有天子骨相,渐有异志……又结交刘瑾等八党为之延誉,又贿买诸生举其孝行……又蓄养大盗胡十三、凌十一、闵廿四等,于鄱阳湖中劫掠客商货物,预蓄军资……凡仕江右者,俱厚其交际之礼,朝中权贵无不结交。又这人于各外访求名士,聘为门客。”⑪);到最后王阳明仅用十四天时间将其平叛(宸濠自六月十四日举逆,至七月二十六日被获,前后共四十二日。先生自七月十三日于吉安起马,至二十六日成功,才十有四日耳。自古勘定祸乱,未有如此之神速者,伹见成功之易,不知先生擘画之妙也⑫。),尽述朱宸濠之阴暗计谋的全过程,亦充分凸显了阳明军事治世才能之显赫。

由于王阳明在军事上为当时明朝付出甚多贡献,而这些史实都是确实可考的,冯梦龙由此取材大加渲染,也更可看出作者在刻画王阳明的形象时,亦非常重视对其军事政治才能的烘托和描述。一般所说阳明靖乱事功,是指他平定了赣南的农民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和农民的反明政府武装,以及平定了为争夺帝位的宗室宁王朱宸濠的反叛朝廷。由于种种因素,这个临近死亡的朝代没有立刻垮掉,命被吊住了若干年。时人认为也有王阳明的一份功劳。

四、《靖乱录》传记小说与正史之对比看阳明形象

《王阳明出身靖乱录》这部小说全书都使用甚为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描述了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一生,甚至在文中夹杂口语,相较于正史中的《王阳明年谱》等,读来亲切自然,这与冯梦龙将其定位于通俗文言读物息息相关。我们在上文提及过冯梦龙对于王阳明先生的大儒形象及军事天赋的刻画外外体现着作者对于王阳明在明代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和巨大影响的赞赏与崇敬之情。冯梦龙这部小说的通俗之外在于为其宣扬王阳明皇明真儒形象的受众群体之广泛性及传播外域之便利性作出贡献。小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开头有诗,结尾亦以诗,以见冯梦龙的话本风格。

其传记小说的简单可读性又要与这本书本身“讲史”尊重史实的基调相调和。在史实面前不能胡加编纂,更要有依有据。但他的通俗小说的特性又决定了该小说作为通俗读物要引起读者兴趣、扩延受众群体,达到作者宣传王阳明生平及伟大抱负的目的,如此便在小说里就史实为基,进而增加了诸多渲染和演绎,加入了许多神奇瑰丽的传说,编纂了绚烂多彩又吸引读者眼球的情节类型,以使原本简单枯燥的史实年谱更加有可读性。

且说王阳明遭到小人刘瑾谗言,下诏入狱,廷杖四十,死而复苏,谪贵州龙场驿丞⑬。在年谱中是这样记载的:“先生至钱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⑭冯梦龙先生在《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中将这段经历描写得异常精彩,对阳明先生和刘瑾的喜恶之情跃然纸上,为阳明先生鸣不平的同时,将阳明先生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大无畏英雄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且看:

居两月余,忽一日午后,方纳凉于廊下。苍头皆出外,有大汉二人矮帽窄衫,如官较状,腰悬刀刃,口口吐北音,从外突入,谓先生曰:“官人是王主事否。”先生应曰:“然。”二较曰:“某有言相告。”即引出门外,挟之同行。先生问何往,二较曰:“但前行便知。”先生方在病中。辞以不能步履。二较曰:“前去亦不远,我等左右相扶可矣。”先生不得已,任其所之。约行三里许,背后复有二人追逐而至,先生顾其面貌,颇似相熟。二人曰:“官人识我否。我乃胜果寺邻人沈玉,殷计也……将及夜半。云月朦胧,二较带着酒兴,逼先生投水。先生先向二较谢其全尸之德,然后迳造江岸。回顾沈、殷二人曰:“必报我家,必报我家。”言讫从沙泥中步下江来。二较一来多了几分酒,二来江滩潮湿不便相从。乃立岸上,远而望之。似闻有物堕水之声。谓先生已投江矣。一响之后寂然无声。立了多时,放心不下。遂步步挣下滩来。见滩上脱有云履一双。又有纱巾浮于水面曰:“王主事果死矣。欲取二物以去。”沈玉曰:“留一物在,使来早行人人见之,知王公堕水。传说至京都,亦可作汝等证见也。”二较曰:“言之有理。”遂弃履,只捞纱巾带去,各自分别⑮。

此外,关于作者和书名的考证略谈一二,因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教授傅承洲在《〈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作者小考》中明确提出:《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传记小说,现存三种刻本:一为日本庆应纪元乙丑年(公元1865年)弘毅馆刊本,封面为“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内封正中为“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右上为“明墨憨斋新编”,左下为“弘毅馆开雕”,上中下三卷,不分回,卷上卷端题“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卷中卷下题“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书末有“藤川太郎校正藏板”、“庆应纪元乙丑年晚夏”、“东都书林冈村屋庄助”字样;一为日本明治年间东京青山嵩木堂刻本,封面题作 “王阳明出身靖乱录”,卷端题作“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上中下三卷,不分回;一为《三教偶拈》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⑯。笔者所参考的《王阳明出身靖乱录》是傅承洲先生提及的第一种刻本,内封右上“墨憨斋”乃是冯梦龙的斋名。小说篇末又以一诗结局:“又髯翁有诗云:平蛮定乱奏奇功,只在先生掌握中,堪笑伪儒无用外,一张利口快如风”⑰,“髯翁”为冯梦龙晚年所作小说中诗的别署,由此可见作者冯梦龙无误。

注释:

①[清]王士禛.池北偶谈[M].济南:齐鲁书社,2007.

②⑬[明]王世贞.新建伯文成王公守仁传.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8.1.

③⑥⑦⑨⑩⑪⑫⑮⑰王阳明出身靖乱录.日本庆应纪元乙丑年(公元1865年)弘毅馆刊本.

④⑤⑭[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8.1.

⑧[清]张廷玉.明史王守仁传.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8.1.

⑯傅承洲.《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作者小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6(2).

[1][明]王世贞.新建伯文成王公守仁传[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8.1.

[2][明]张廷玉.明史·王守仁传[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8.1.

[3][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肆[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8.1.

[4][清]王士禛:池北偶谈[M].济南:齐鲁书社,2007:164.

[5]王阳明出身靖乱录[M].日本庆应纪元乙丑年(公元1865年)弘毅馆刊本。

[6]傅承洲.《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作者小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6(2).

猜你喜欢
大儒冯梦龙圣贤
大型电视文化栏目《大儒之乡话仲舒》在衡水电视台隆重开播
汉字故事之圣贤的寂寞
东周列国志
境随心转是圣贤
修身
“三言”与冯梦龙的“无讼”梦
喝茶聊天聊“圣贤”
六经之道,未坠于地:试论龚鹏程先生的学思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