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封建礼教还是个人命运?——浅谈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悲剧的内在成因

2016-03-16 20:59杨舒婷
文教资料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封建礼教祝福祥林嫂

杨舒婷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封建礼教还是个人命运?——浅谈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悲剧的内在成因

杨舒婷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为人所熟知的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已然成了经典形象,具有自身的典型性,是女性悲剧人物的代表,故而其形象的内在悲剧成因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本文针对众多悲剧成因探讨最本质且有力量的方面,并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进行分析,试图解释其背后更深刻的因素。

《祝福》祥林嫂人物命运悲剧成因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外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迅在小说《祝福》的结尾如是说道。那笔下漫天的飞雪夹杂着爆竹声声预备在新春、在来年温暖地拥抱着鲁镇的人们,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纵观全篇小说,这看似唯美祥和的描写却是与上文好似在同样氛围中却悲凄孤凉死去的祥林嫂的刻画形成反差冲突,由此引发读者更大的悲恸和作品本身更深的悲剧意味。这个诠释诚然是正确的。然而由于它毋庸置疑的合理性和确凿性,而往往忽略了这个结局本身的描写含义。设想,若是撇开与前文的相互关照不谈,从叙述者“我”的角度出发,结合当时的心境环境,那么,“懒散而且舒适”或许真的是真的;“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或许不会有假;伴着“祝福的空气”,鲁镇的人们能够收获来年的幸福,这种希望亦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其中。反观祥林嫂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悲剧人生,有人会说(通常也就是这么说的)那是“吃人的封建礼教”一手造成的,但同样是在封建礼教的制度之下,难道就能肯定与祥林嫂相似的一众民众就都会是走向悲剧的结局吗?若说鲁四老爷一家属于高一级的社会阶层,是封建制度下的“受益者”,那么卫老婆子,柳妈其地位和祥林嫂则是相当,以及小说中的未提及的泱泱大众,难道就能说他们不幸福吗?真的就被封建礼教迫害得体无完肤吗?这正是我的疑惑所在。鲁迅先生在创作这篇小说时,到底是将怎样的价值追求放在了突出位置?是口诛笔伐地揭开鲜血淋漓的封建黑暗,还是沉郁顿挫地将人性命运娓娓道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讨论的并不是说在祥林嫂的悲剧成因中没有封建礼教的成分存在,相反确凿是有的(如小说最后即使是祥林嫂省吃俭用一年“捐了门槛”,却依然遭到歧视和排斥。这恰恰也是压死祥林嫂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相较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祥林嫂作为小说主角,是被作者刻意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故而注定了该人物内涵具有多面性、复杂性、深刻性和典型性,也就决定了人物悲剧成因也是多方面的。在这场悲剧中,于诸多成因中,个人不可逃脱的悲惨命运则是担当了主角。这一点与时代无关,与社会政治无关,仅仅是与说不清道不明的个人命运有所联系,从人性的角度上讲,即说的是这个人是“好命”还是“歹命”。在此试从文本的案例分析、作者的价值取向及读者的审美接受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本的案例分析——人事易变的生命常态

小说一开始就提及“祥林嫂”这一名字的由来,同时也知道是因其第一任丈夫的去世才引发了接下来一连串的不幸。这件事要说和那个时代社会有着关系或许就牵强了些,至于之后的她是如何被婆婆私自暗地里被交易卖到贺家坳的贺老六那就是后话。若要说是封建礼教的观念控制着祥林嫂,那么第二任丈夫则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在封建礼教中极其强调女子的“妇德”,即所谓的操守,所谓的“一女不事二夫”。即使祥林嫂在此之前有过反抗,甚至将自己头上撞出了一个大豁口,但结局终归是没死成,就像下文中柳妈问她的那般,“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祥林嫂给出的回答却是“啊啊,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这一毫无说服力的理由,就连柳妈也能简单识破:“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不难看出祥林嫂虽是有过先前的反抗,那也只能说是表面的,实质上内心仍是向往幸福美满的生活。若说祥林嫂真碍于封建礼教的话,一次没撞成,那么就再来一次,如此倒少了之后的那么多苦痛。至于接下来的贺老六的死和阿毛的死又能说哪一件对祥林嫂不是致命的打击呢?但又能说哪一件是完全由封建社会的种种造成的呢?只怕是像这样的情况放在当下,亦是有可能发生的。真的要追究起来,那确是谁也怪不得的,真的要怪也只能怪命运的不公和造化的弄人罢了。

当然,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同样要注意到的是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人事无常才是生命的常态,这其中的悲喜哀乐无法与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组标准的连线题。恩格斯在写给恩斯特的信中说道:“至于谈到您用唯物主义方法外理问题的尝试,首先我必须说明:如果不把唯物主义当作历史研究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它就会转变成自己的对立物……”①这里恩格斯所要说明的无非就是唯物史观不是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对于问题的分析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考虑。同理而言,封建社会的罪恶,旧中国的君权、神权、族权等的摧残束缚仅仅只是一方面,一个体现得较为明显的方面,但这并不能以偏概全地囊括所有作品中的内涵。需要看到的是人是文学作品所首要表达的主题,人的命运主题是超越于时代背景主题之上的终极主题。但感到奇怪的是,如今在分析过去时代特别是 (二十世纪头三四十年)的作品时,多数人对于作品内涵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批判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与戕害,诸如此类种种,这事实上是不确切的。就《祝福》而言,这其中除了含有上述意义之外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与人的命运深刻的思考。早在鲁迅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周作人就提出“人的文学”的重要主张②,将“为人生”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这样的人文精神在鲁迅的作品中表现得极为深厚。

二、作者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的普照

文学亦是人学。鲁迅对于这一点的了解是十分透彻的,在其每一部作品的背后都隐藏这一个自己,一个作者本身对于作品的情感倾向。不难发现鲁迅作为人文主义精神的实践者,几乎每一部作品后都隐藏着自己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价值倾向。无论是对于闰土的麻木、孔乙己的迂腐、祥林嫂的不幸都有着自己的情感倾向,这一点在阿Q身上表现得最明显,那“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强烈而冷峻的情感倾向正是作者炽热而感性的人文情怀的体现。将人性,人的命运看做是作品的首要表现对象的任务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祝福》中作者自然倾向的就是人,人的命运,人的生而不幸的命运,而将这一主题体现出来恰恰到达了文学中对于审美意识形态的最高体现和价值追求。悲剧之所以为悲剧,首先它要是动人的。“不精不诚,不能动人”③,这“精”和“诚”的最好表现就是描写人本身,而命运则是人的即使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也不可摆脱的主题;其次它要是美的。具有美感的,才是文学的,而表现美的价值追求亦和人本身脱不了干系。虽然仍然不能否认的是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文学与社会政治不能脱离开来,但是作为文学的上层建筑是比起政治、法律、哲学,离经济基础还要远一点的“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④。文学所要表现的就不仅仅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所要表现一般社会意识形态,而是要更深地体现出文学作为“人学”的审美倾向。鲁迅作为人文主义的代言人,其人文关怀的体现自然是丰富而又全面的。

三、读者的审美接受——命运主题的共鸣

说到这样的“命运”主题,古今中外都有所表现。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清代的《红楼梦》就是两个典型。一个是千回百转,依旧不抗拒的命运悲剧,一个是如花美眷,终抵不过似水流年的命运悲剧。在这些悲剧中都没有太多其他多余的成分掺杂其中(特别是《俄狄浦斯王》),却都是不朽经典。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作品都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外最真实的同情和最深沉的叹息。这一点利用荣格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观点解释可能会明了一点,荣格在继承其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即认为既是生活在一个世界上,那么人们必然在内心深外存在能够跨越语言、国别、习俗、观念、信仰等的恒久认同和共鸣。无需任何的交流和争辩,这种集体无意识就在那里永恒地存在着。这种集体无意识多指的是人类情感方面的共鸣,比如“爱情”,比如“友情”,比如“故乡”(乡情),更比如“命运”。而“命运”主题则远远比那些单纯的情感主题要复杂深邃得多,其内在的情感表现也可以说是多重交错,层层叠叠。同时这一主题一如“爱情”的主题一般,只要有文学的存在,就逃脱不了对它的讨论。这恰恰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之所在,而其作品则能经得起时间的大浪淘沙,在一代又一代读者心目中留下印记,甚至历久弥新。

这里的《祝福》其价值,亦是如此。要说比祥林嫂命运更加悲惨的,那断然不是没有的,无论现在还是过去。之所以这部作品能够被铭记、被流传,不是仅仅之受限于看见了所谓的封建礼教下被荼毒的残忍可怖,更是源自于读者对人物本身坎坷的个人命运所带有的原始同情。还是那一句话,这一点与时代、与外界的一切并无太大关系,而单单只是出于同是为人的对于命运的迷茫无措和小心翼翼。狄德罗曾说过,戏剧家应该争取的情景是:“长时间静默的抑压以后发出心灵的一声深沉的叹息,待它发现以后心灵才松一口气”。这观点虽是在说戏剧理论的,但亦可以用于文学作品的评价上,这里所说的“长长的叹息”,想来应该就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共鸣”。而《祝福》则具有与其异曲同工的深远意味,那声长长的叹息好似缥缈而又久远,却依旧“声声”不息。

四、结语

《祝福》中悲剧的成因绝不止于此,诚如上文所说祥林嫂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经典人物其中内涵必然是历久弥新的。一部优秀严肃的文学作品也必然需要这些特质。而在这些众多特质中,属于人本身的因素则永远都不容忽视和小觑。

注释: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9.

②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

③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④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703.

猜你喜欢
封建礼教祝福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