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全面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2016-03-16 20:59周莹
文教资料 2016年2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企业

周莹

(上海电力学院 教务外,上海 200090)

创新创业背景下全面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周莹

(上海电力学院 教务外,上海200090)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给高校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全面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创新创业全面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思考

201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表述,成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的标志。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最初产生于美国。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将创业教育称为“第三本学习护照”,要求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则创造性地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的概念中,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被确定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教育部提出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正式启动。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盛行于西方,这与西方人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想的教育观念相关联。而我国也是近年来提倡以人为本,高校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却未能落实到位,而是更倾向于以社会需求为本,相对而言,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2.师资队伍匮乏。

我国没有创业学专业的开设,所以没有成批的、接受过系统化教育和专门训练的学者担任创业学课程的教师。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大多是依托于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管理类的课程或讲座。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大都是依托学生外、团委和辅导员组织的创业动员、创业演讲和创业计划大赛等。

3.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质量均有待提高。

创建创业基地、营造创业氛围和创造相应的实习实训条件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途径。但由于高校扩招、经费紧张,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实习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另外,企业从自身市场的竞争风险来考虑,总是不太欢迎“外人”的介入,导致高校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尽管由于某种关系企业从表面上接受了大学生实习,但实质上大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4.政、校、企之间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配合,更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开拓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但政府、企业、学校等方面的参与水平与参与方式仍然局限于人才培养的个别环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全面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案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1.“两园”对接,“三堂”互动的协同育人案例。

“两园”指大学校园和大学科技园,“三堂”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企业课堂。“两园”对接、“三堂”互动是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全过程。其中大学校园为大学科技园提供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科技园利用其孵化器功能,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保障;第一课堂通过设置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实习实践课程及创新创业模块、前沿性课程等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第二课堂通过组建素质拓展学校、课外实践等完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模拟创业项目,体验创业全过程,获得创业经验、提高抗风险能力;企业课堂指科技园相关政策、资金的保障下,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完成创业项目,开展创业活动。另外,利用科技园中许多企业的资源,大学生完成第一课堂所需的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2.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案例。

教授行业专家专业负责制。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学校推出专业建设教授行业专家专业负责制。要求所有专业负责人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教授来担任,让教授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等专业建设方面享有充分的主导权,以激发专业建设的凝聚力与活力。在校内教授专业负责制的基础上,吸收聘请两名以上校外行业专家,共同商讨和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工程师入校讲学。我校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实施过程中,包含聘请企业工程师入校讲学的基本环节,特别是来自能源电力行业一线的知名企业家、工程师、知名学者。学校继续投入一定经费用于扩大行业企业工程师入校讲学授课的规模,将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系统介绍给广大学生和在校教师。

拓展实践实习基地。在推进学生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利用行业特色背景,大规模开拓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积极筹备投运校内实习实践基地。通过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满足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我校与中广核、国网等集团公司,广泛开展企业订单式人才,每年在全校范围内通过报名、选拔一批优秀学生,以组班的形式直接进入企业,开始企业授课环节,通过学分比对等措施,既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满足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快速投入生产一线的需求。

四、全面协同育人的进一步思考

1.达成校内协同育人共识。

协同效应是指复杂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自身单独作用而形成的整个系统的聚合。全面协同育人机制就是需要学校所有岗位的教职工具备明确的“育人首位”意识,自觉主动地承担育人责任,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充分挖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类岗位工作的育人功能,并互相配合,交叉合作,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及其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科研能力、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和引导为主要目的的灵活的、弹性的、连贯的、和谐的制度和体系。以系统集成为手段,以课程、教师和平台等关键要素为纽带和支撑,把原先相对分散的资源集成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之中,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并发挥“1+1>2”的集聚效应,搭建起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和协同育人体系。

2.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体系。

要将参与主体—学生的感知和满意度融入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信息的及时反馈来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的最终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地方工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发展的机遇和使命。

[1]李家华.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徐蓓.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5(9).

[3]米银俊,许泽浩.协同育人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5(11).

[4]林守忠,王宇晖.广东财经大学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5(10).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企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企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企业
企业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