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班级管理之我见

2016-03-17 06:29刘冬兰钟伟潘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梅州514526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卫校班委中职

刘冬兰 钟伟潘(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梅州 514526)



中职卫校班级管理之我见

刘冬兰钟伟潘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梅州 514526)

[摘要]本文论述了笔者多年管理班级中总结出的中职卫校班级管理方法,通过采取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入学教育、培养得力班委、重视思想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及关心每一位学生等多元化管理来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取得较好的成效,供同仁们参考和探讨,共同提高整个中职卫校的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职卫校班主任班级管理

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职卫校学生基本在十五六岁,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处于生理变化与心理波动剧烈变动时期(俗称:心理叛逆期)。除少数学生兴趣所致之外,总体上讲,初中阶段成绩不尽人意,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失落感和自卑感现象普遍,对个人前途迷茫。上中职作为家长则是寻求一种出路,尤其是身处农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无法培养子女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以此找到一个寄托孩子的场所,以待后期的发展[1]。在这种情形下,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如何管理好中职卫校的班级成为中职卫校每个班主任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现总结如下。

1 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业务能力、自身素质对于班级学风建设、学生成长发展及道德行为的养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笔者认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效仿。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笔者认为,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思想素质,必须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平时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品格和学识对学生的影响,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才能得信于学生,才能在班上树立自己的威信,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中职护理人才。比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有爱心责任心,那么,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就要做到爱护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对待班级的工作要认真,做到一丝不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从心底里服从你的管理。

2 加强入学教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时都会安排入学前教育。此时,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要充分利用入学教育的时机,大概介绍学校的概况和专业的特点,宣传学校好的一面,学习学生守则,分析当前社会形势,明确学习目的,强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中专卫校跟其他学校管理的不同之处。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邀请学校二年级的学生以及已毕业工作的学校学生到班上进行现身说教。如此,不仅让学生一入学就感到学校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学校这样管理的目的,为接下来的班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让后期的班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深入了解学生

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更顺利地管理班级,才能做到因材施管,最终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中职护理人才。因此,在成立班级的时候要很好地了解学生,多花时间在班级上,通过观察分析、集体座谈以及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家庭和生活,要多与学生接触、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声[3]。如果时间不允许,班主任也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填一份调查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状况、学习动机、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对学校和班级管理的感想和建议。然后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反馈,结合自身的管理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平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的形式与问题学生聊天,了解这部分学生的问题所在,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力度。

4 培养得力班委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的骨干和核心。班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和工作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团队合作精神较高、独立思考能力较强以及工作责任心较强的班委。因此,班委的遴选和培养对班级管理起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而要遴选出得力班委,班主任一定要有敏锐的双眼,从学生入学那刻起就要细致观察和了解每一位学生,平时多到教室和寝室去跟学生沟通和聊天,从聊天中进一步了解你心中物色到的班委人选,在了解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班长的遴选。然后,采取公平公正的方式选取班委,通过选取出的班委情况再结合平时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班级的班委。接着,班主任就要对确定下来的班委认真进行培养。班主任一定要求班委要做到以下几要:一要统一思想认识,二要做到以身作则,三要严格管理学生,四要公平公正管理,五要加强自身学习。为了锻炼班委,每天应该安排班委轮流值日。班主任将每天的任务布置给班委,然后让班委一一执行,同时经常召集班委集中开会,了解班委值日情况以及班级情况,同时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在培养班委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班长的培养。班长作为班级的带头人,既是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班长必须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要时刻把为大家服务摆在首位,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成为班委和班级学生的好榜样,带领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5 重视思想教育

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学风建设。而来到中职卫校学习的学生大部分被迫来学习,学习自觉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抱着一颗混张毕业证的心态来学习,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此时,班主任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很难达到预期要求。这时,班主任应该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方设法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学习,以便三年之后学生能够胜任护理工作。比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将边远山区学生求学经历的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播放农民工在外务农的场景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体会别人求学之难及自己父母挣钱不易的经历,使其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另外,班主任也可通过设立思想教育的主体班会或演讲比赛的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6 完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一个班级如果没章可循,整个班级就会陷入一种混乱中。笔者认为,制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在制订制度时班主任未从学生角度出发,形成一种管理至上、唯我至尊的管理观念,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久而久之,班级管理就会陷入困境。因此,在制订班规的过程中一定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班级的主管能动性,只有得到学生认同的班规才有利于实施[5]。班主任平时要多去教室和寝室走走,了解学生的想法,听听学生的心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制度建设,找出问题制度,建立更合理的管理制度,创造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7 关心帮助学生

班主任要想让学生信赖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在工作方法上也要务实。一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喊口号唱高调,而不为学生办实事,学生也不会拥护你。你只有经常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时时想着学生帮助学生,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信赖你支持你[6]。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做到平时多去教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多去寝室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天冷时提醒学生及时添衣加被,真正做到既关心他们的学习,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尤其是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候都是被教师忽视甚至蔑视的学生。此时,班主任如果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重视,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公平公正,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怀,他们就会从心里服从你的管教。因此,班主任只要多关心每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8 多与家长沟通

最了解学生的是他们的父母。笔者认为,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更有利于对每位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同时,通过家园配合,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尤其是对于不住校的学生来讲,多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走读生晚上在家的学习情况,达到共同监督和管理他们学习的目的,最终促使每位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总之,管理班级是项非常繁琐的工作。班主任必须从多方面抓起,从自我做起,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法,才能管理出优秀的班集体,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中职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朝.中职卫校班主任管理心得——爱心三体现:贴心、热心、尽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3,(9):61.

[2]尹辉.谈中职卫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10,(22):662-663.

[3]黄定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202,206.

[4]朱铁林,李茜.浅谈如何做好中专卫校班主任管理工作[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6):40-41.

[5]朱承.以爱动其心 以严导其行——浅谈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爱与严[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 (9):30-31.

[6]毛居旦·马合木提.浅谈班级管理的一些感想[J].中国科技纵横,2010,(21):139.

猜你喜欢
卫校班委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认识你自己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卫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中职卫校英语课堂常遇问题和应对策略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服风波”折射出的带班理念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