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道与德

2016-03-18 16:26曹玉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武者武德体悟

曹玉冰

(河南警察学院 开封校区警训处,河南 开封 475000)



武术的道与德

曹玉冰

(河南警察学院 开封校区警训处,河南 开封 475000)

武术的道与德,是两个层面的概念。武道关乎人的自身生命,武德关乎人文生活。武道是通过习武练拳获得的一种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是对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武德是尚武与崇德的统一,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习武者按照它的要求修养身心,规范举止,品评善恶。传统武术人对于道与德的独特理解,促进了其对于武术的深入体悟与独特创造,使中国武术显然异于他国之“武术”。

武术;武道;武德

武术的道与德,是两个层面的概念。武道关乎人的自身生命,武德关乎人文生活。武道是通过习武练拳获得的一种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是对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1]武德是尚武与崇德的统一,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习武者按照它的要求修养身心,规范举止,品评善恶。

1 武道

传统哲学文化中的“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众妙之门”,是一个只能趋近而无法穷极的绝对存在,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需要精神的驱动力量。神明之境的“武术之道”,长期以来一直激励着习武者的热情,促使习武者用整个生命对它进行锲而不舍的躬身践履,在实践中不断去开创技击上的自由王国。习武者对道的体悟与把握,将自然地获得驾驭武术实践的真正的术。

1.1 道

“道”,在《说文解字》中许慎给出了该字的本义,即指道路。老子把道提升为神秘玄妙的概念,使道进入了中国思想领域的核心,具备了既高深又平实的特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崇高的概念。这一不可名之道,就是诸子的不道之道,是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所崇信的道,她不强加于人类乃至宇宙的万事万物之上,却能使之自动依附与回归于道。道早已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并已深入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而老子则用很多语言将其做了引申性地描述,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等。[2]进而对“道”凝练出了两个根本含义,即:首先,是指万事万物所要遵循的规律,是儒家之理,道家之自然,佛教之实相,也就是东方哲学中的“体用不二”之“体”,是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规律。其次,是指人之潜在的根本智慧,是儒家之仁、良知和良能,道家之道、玄智,佛家之般若,是人的直觉能力,是内视可达本心、外观可洞察诸物的根本智慧。

道是人潜在的根本智慧,这一根本智慧是圣人所能表现出来的,更是普通人必须挖掘自身潜在的根本智慧。作为万事万物本质规律的道,是圣人所践行的道,是圣人得道后践行的生活方式,是普通人生活中所作所为的参考。对于道的全部,我们很难完全掌握,却可以无限地去体悟。

道在某种层面上已然成为人们的人生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指引下,探索宇宙与人生之大道成为中国古人永恒的课题,在这一自强不息的探索中获得了丰厚的成果。这一不断地在实践中参悟而得的大智慧,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和实现理想的实践方式的智慧,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1.2 武道

现实生活显示着道的真实意义,人类生存依据昭示着道的理想价值。武术之道,是武术的根本智慧,是武术家经过长期练习体悟出来的道,是对武术的本质规律与根本智慧的深刻认知,是技术层面甚至生活方式层面的一种最好的境界。只有掌握了武术的道,人们才能以最理想的思维看待、最理想的方式处理武术的所有文化现象,才能更好地掌握武术。

中国古人对待事物中真实存在的道,采用的是悟的方式。通过术与观念两种路径去体悟,进而期望能够尽量体验出一个完整的道。传统武术中,真正的术是个体对武术运动之道的感悟与把握。[3]人们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参悟才能挖掘出武术所固有的道。通过对武术之道的把握,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落实武术的道。神秘而又真实存在的武术之道,驱使武术家甚至普通武术人都将其作为终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并对其坚信不疑。正因为武术家在对武术之道的信仰下的长期习练与体悟,才创生出了精彩的、富有哲理的且更能“合于道”的拳种,这些拳种所表现出来的技击之术,才是“合于道”的武术之术。

武术作为运动本身是直观的,其所有招式都是可以直观模仿练习的,然而对于武术意境和神韵的掌握,即对于武术之道的获得则远非直观模仿所能达到的,这需要人们通过在武术的练习和实践中去体验,去参悟、去意会,而且需要人们花费大量的精力以及自身拥有足够好的悟性。

1.3 传统哲学视野下的武道

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化根基,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哲学思想对其影响不可能不深刻。可以说,传统哲学思想一直伴随着武术的成长,一直指导着武术的发展,武术理论的独特与深邃更是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1. “和”之武道。“人法地,地法人,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给人们树立了天是道、是自然的观念。而庄子也提出类似的观念:“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万物齐一。可以认为,老庄观念同归于“天人合一”,这一观念的立论基础是认为人与自然的本质是不一不异的,并强调人们在处理一切事务的时候,都应该不违背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而为。武术家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也认识到,人的身体运动与“天道”的运行是紧密联系,甚至是不一不异的。武术运动必须遵循“天道”的运行规律,唯有“法自然”,才能真正地掌握武术运动的根本规律,才能真正获得武术运动的根本智慧。武术运动唯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算真正把握了武术之道。

2.“阴阳”之武道。“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重要概念,是中国古人对“天道”的原始认知。中国古人将之作为洞察万事万物的根本观念,并将之运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武术家自然十分重视阴阳概念在武术中的运用,具体表现为对“阴阳离合”观念的理解,阴与阳不仅相互排斥、吸引,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阴阳离合”观念在武术中的运用,致使武术家们在武术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上显然不同于其他技击运动,使武术具有了独特而玄妙的鲜明特征。大量存在于武术理论中的阴阳,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诸如,武术家告诉我们:“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就是说,阴与阳在武术实践中二者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做到阴与阳能够理想地相互转化与配合,才能真正掌握武术中的“懂劲”;并进一步将“阴阳”与“动静”联系在一起,认为,就类别而言,动属于阳的类别即“动则生阳”,而静属于阴的范畴即“静则生阴”,由“阳无纯阳、阴无纯阴”即阳没有绝对纯粹的阳,同样,阴也没有绝对纯粹的阴,进而推理出“动无纯动、静无纯静”即动也没有绝对纯粹的动,静也不能存在绝对纯粹的静,由上述得出,“动不舍静,静中含动”的观念,最后认为唯有做到动静互为其根时,才能称得上掌握了武术在动静方面的根本规律。只有充分掌握了阴与阳的概念以及在武术中的运用,才能达到武术的“道”,“一阴一阳之谓拳”是武术家对“阴阳”的武术之道的经典表述。

3. “融通”之武道。中华民族原生态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人对于人的思考、天的思考以及天人关系的思考,这些哲学思想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根本智慧的结晶。中国武术是将武术运动自身作为理解、掌握和诠释这些传统哲学思想的路径,经过历代武术家们长期的总结、提炼,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而且实用理性致使武术家们对于诸子学说并不挑剔,只要有利于武术之道的获得,都会运用于武术中。因此,诸子学说在武术中形成了理想的融通状态,武术中饱含着传统哲学的各家思想,无论是拳理还是技术无不体现出这些观念、思维。

自古以来,东方哲学通过对原生态理念的凝练与升华形成了很多观念,诸如宇宙观、人生观、生活理念与价值体系等,这些观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与生命体验。东方哲学中的太极、精气神、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等观念、兵家谋略思想以及气功的具体操作理论与技法都深刻影响了武术,武术拳理有很多是通过哲学观念的论述,去诠释与描述武术的攻防关系、攻守的转化规律以及达到近乎“神明”之道的攻防体验。武术家运用这些观念,在武术实践中去认知武术、诠释武术,进而指导着武术的创造与发展。

2 武德

2.1 武德的缘起

武德是在武术实践中对其破坏能力无限放大的可能后果的反省中产生的,武德在整个武术中与技击同等重要,不可或缺。首先,技击是支撑武术本质特征的部分,其有形可见、形式多样。其次,武德则隐性存在于人的思想深处,它是约束武术作用于对象时,对运用的范围、条件和程度等做出有益于社会正常秩序的规范与守则。

武德与技击的关系一直紧密结合,是武术不可或缺的。武德的存在就是对其破坏力的钳制,为武术的良性发展提供道德层面的指导。武术之所以在整个历史进程中能够得以存在发展至今,武德对技击的钳制与指导是主要因素。因此可以说,武德是武术自我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武德,武术也就很难生存。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任何拳谱、任何拳师在教授前必然先考察徒弟的德性,并在传授过程中不断重复性地强调武德。

2.2 武德的操守

武德是中华武术在伦理层面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儒家为主体的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形成的,是习武者共同遵循的思想与行为准则。武德给予了个人道德情操在社会中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规范了武术圈内在活动与交往时的秩序,并约束与指导着其在整个社会中参与活动时的思想与行为。

武术人离不开武术的社会,更离不开整个社会,因而武术的伦理道德思想不能背离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武德作为传统武术文化在道德层面的核心,是对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的精英文化的下移,并在俗文化中进行了改造,成为武术群体的社会潜意识,深入到了习武者的日常生活中并与风俗习惯融合,表现为习武者应有的思维模式、道德情操、处世态度、审美情趣与行为准则等。武德继承并改造了传统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磨合与修正,成为习武者共同的行为信条,并洗涤着习武者的灵魂、规范着习武者的行为,形成了适合自身的道德体系,这一体系渗透到了习武者的武术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指导并影响着习武群体的诸多方面,如:拜师、择徒、武术实践、日常生活、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等。武德是中国武术精神的重要内容,武德修养以礼为先。倡导济危扶贫,匡扶正义,不可逞强凌弱。自古中国武林推崇“武以观德”,正可谓:勇而不义,则不为武。

2.3 武德的教育

武德本身就是一种专门的道德教育,是专门针对习武群体的道德教育。可以说,武德的内容饱含着习武群体内部以及对社会乃至国家必须持有的观念、态度与行为规范。武德要求习武群体必须重视这一专门道德的培养,即所谓“习武先习德”。师徒之间必须尊师重道、同行之间做到礼让谦和,在社会中必须仁义宽恕、对国家必须忠诚守信与重义轻身。

武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能将武德所蕴含的丰富理念,融入到武术实践中,并指导着武术的实践。[4]习武者通过长期训练与熏陶,能够培养出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恒心和毅力,能够塑造出忠信仁义的人格品质。并在习武者的内心树立了家国观念(即先国后家的意识),能够在国家受到威胁和损害时而弃家舍身。这些优秀的道德伦理观念影响着历代习武之人,教化着他们的思想观念,规范着他们的言谈举止,使他们赢得了认同与尊重,并依然影响着当代练习武术的人们。

3 结语

传统武术人对于道与德的独特理解,促进了其对于武术的深入体悟与独特创造,使中国武术显然异于他国之“武术”。崇尚武道与武德的中国武术,没有欧美拳击的张扬与刚猛、泰拳的精悍与狠毒、日本空手道的执着与假谦让,但却有着高雅深厚的思想内涵,即内外双修与刚柔相济。正是这些,决定了其绝非一般意义的拳脚、击打技法,使其能够近乎完美地运用技击运动的方式,去描述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体悟与认知,去诠释儒道佛的东方思想与智慧,去追求人生境界应有的和谐与高尚。

传统武术人对于武术之道与德的崇尚,使得“武术”的每个称谓都难以表达“武术”之全部,即使将所有称谓累加亦然。无论是当代之武术、民国之国术,还是古之拳勇、武艺等称谓,都是不同时代中国人对其抽象与概括。而武术从肇始至今一直浸淫于传统文化之中,其思想内核无不折射出:儒家之中和养气、道家之守静致柔、佛家之禅定参悟。[5]武术之所以为中国之武术,是由独特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民族智慧、民族性格造就的。正是基于此,才有了学者对其的一致认同。在当今众多学者的心目中,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核,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载体。

[1]崔怀猛,吴光远.以“术”求“道”——中国武术要走中国的道路[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2]高亨.老子注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3]乔凤杰.传统武术的道与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4).

[4]李印东.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其功能价值体系的阐释[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5]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江雪]

Wudao and Wude

CAO Yu-bing

(Police Training Department of Kaifeng Campus of Henan Police Institute,Kaifeng 475000,China)

Dao and De of Wushu, is the concept of two levels. "Wudao" is a matter concerning human life; "Wude" is a matter concerning the intellectual life. "Wudao" refers to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value gained through practicing Wushu; it is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biochemical principle of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Wude" is the unification of advocating Wushu and its moral ethics, and it is a kind of guideline of words and deeds believed commonly in the Wushu circle. Wushu learners nurture their bodies and soul, regulate their behavior and evaluate good and evi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Wud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ists with unique understanding are to promote its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unique for Wushu creation, make the Wushu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 of the "martial arts".

Wushu;Wudao; Wude

2016-07-04

曹玉冰(1964—),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武术文化研究。

G852

A

1671-5330(2016)05-0035-04

猜你喜欢
武者武德体悟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系下的武者悲哀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飞檐走壁
体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