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一项典型的东方文化

2016-03-18 16:26吉灿忠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丹田太极拳

吉灿忠

(1.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河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太极拳:一项典型的东方文化

吉灿忠1,2

(1.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河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随着科学昌明,民族符号太极拳的文化密码将被逐一揭开。研究发现,太极拳是一种极具“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功能的技击之术,追崇“幽清玄静,寂寞冥默”的养生之道,映射“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的哲学之理,蕴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柔弱胜刚强”和“善胜敌者,不与”的思想之理。正因为如斯,其才足以担当起承袭民族文化品质、民族人文思想和民族思维模式的重任和使命。

太极拳;技术;养生;哲学;思想

在科学主义日益浓烈的当下,“传统的架上绘画、传统观察对象的角度和方法、传统的表现手法等,都在受到挑战。”[1]人类正在煎熬着科学主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出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开始不断唤醒人文精神甚至诉求东方人文思想的浓浓情怀来解决。由于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身体文化,致使其“摄生”、“仁爱”、“不争”的人文思想日愈受到人文主义者的高度关注,并成为了协调人类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利器。在现代科学体育异化加剧的当下,太极拳愈发彰显出自身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张力,因此,于今系统思考和注脚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将有利于人们回味东方族群的文化智慧,有利于太极拳的功能开发和科学发展。

1 太极拳是一种极具“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功能的技击之术

1.1 太极拳起源的时代背景

明清是中国传统文化整合总结和集大成时期,社会文化典籍《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齐民要书》和科学技术典籍《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解缙》等均成书于此时期。明清又是中国古代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全面接触时期,其时代特征也深深折射到武术领域。

清廷以降,火器渐趋昌明并得以广泛使用,使像剑娥这般身怀武技享有盛誉的镖师们显得无能为力,只能“奉母居焉,闭门数年,不与世事”[2]。再加上朱熹的“理在事先”,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等宋明理学思想为重休闲娱乐功能的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极拳等内家拳的生成提供了方法论。尽管它们的运动技术渐显养生和休闲之功,但依然发挥“士兵活动手足之技”的实用效果和“披坚执锐,扫荡群氛”的作战功能。

1.2 太极拳主要缘起于技击之术的戚氏长拳

九世陈王庭在继承陈家武学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纳诸家拳技。其最为突出是大胆借鉴戚氏《三十二势拳经捷要》太祖长拳三十二势中的29势。戚氏长拳是戚继光依照兵战需要“择其善者三十二势”精心创编而成。戚氏长拳是戚继光对诸家技击之术的去芜存菁,是对六步拳、猴拳、囵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吕红八下、绵张短打、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巴子拳等技法的一次融会贯通、兼蓄并收,更是“综合民间古今十六家拳,取精去粗”的一种军事练兵之技。戚继光本是抗倭名将,讲究阵战制胜,重视军事练兵之法,反对套数花法,认为“既得艺,必试敌”,突出拳技的体用兼备,将武术视为“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他在《纪效新书》中对“懒扎衣”、“旗鼓拳”、“高探马”、“拗单鞭”、“一条鞭”等实用性动作均有翔实解读。可以说,戚氏长拳是恪守了“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十下”的武术技击法则。因此,太极拳不啻是一种搏击之术。另外,从陈氏十世陈所乐、十四世陈长兴、十五世陈耕耘长年从业于“刃上舔血”的保镖行当,誉满京城的“杨无敌”杨露禅,屡挫强寇的和兆元,善以柔化发力的吴全佑等人的事例都充分印证了“太极拳是技击之术”。另据《温县志稿》所载,陈仲甡、陈季甡弟兄功夫了得,于“咸丰三年,歼灭破县城敌”,亦旁证了太极拳具备“成龙成虎任方便”的技击之功。

1.3 太极拳吸纳了军阵中屡建奇功的少林技法

从另一方面说,太极拳技击特性缘于它吸纳了在军阵中屡显奇功的少林技法。考据《陈氏拳械谱》之《小四套亦名红拳》拳谱其中不乏有对“红拳”的精确描述。对比两拳技不难发现,陈氏太极拳不仅“名称和动作有些与少林的拳法相同”,而且“在练法上有些动作与少林寺拳法相似”[3]。究其原因有二:

1.庆府与登封少室山隔河相望为技法交流提供了可能(找到古代地图)。温县古名温国,后几易其名,明清时期隶属怀庆府,1961年复置温县。温县地处中原腹地,其首府怀庆府与登封少室山仅以黄河相隔,相距100余里之遥。两地近在咫尺为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可能。

明清时期,中国仍处于内陆文化传播阶段,商贾交流与物赀运输主要依靠马驼车拉行,崇山峻岭成为商贾异客们往来的最大障碍。据《温县志》史料记载,温县古时“据黄河津渡”。在农耕时期,舟船等水上交通方式极大程度上扩大了温县与外界的交流。它一方面促进了异地间的商业交流或异客往来,发达的商业活动和频繁的异客往来滋生了保镖业的快速发展,身怀武学的镖师们常年奔走于异地(如陈长兴、陈有耕均为镖师),促进了拳技间的传播与交流。另一方面,地处“黄河津渡”温县无疑成为了中原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如此便利的地理学和社会条件因素,不免让人们浮想和推理到两拳技法的相似性确与此休戚相关。

2.与“能百步赶兔,亦善拳者”的蒋发休戚相关。据传陈王庭与李际遇关系密切,时逢崇祯年间“因官逼民乱,以际遇为首,公止之,”陈王庭“只身入寨,劝说李际遇勿叛明室”(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语)。另据,陈鑫撰辑《陈氏家乘·陈奏庭传》记载:“当下山时,山上乱箭如雨,不能伤公;遇一敌手,公追之,三过御寨未及,李际遇害事败,有蒋姓仆于公,即当日所追者。其人能百步赶兔,亦善拳者也。”[4]作为侫人李际遇属下且长年身居玉带山的“善拳者”蒋发在李事败后,寄生于陈王庭家,两人以主仆相称。他与“只身入寨”陈王庭两人到底是以主仆关系相称,还是以师友关系相居。虽然说,两人角色之妙仍需史料佐证,但足以印证蒋在陈心目中地位之重要,说到底还是由于蒋发“百步赶兔,亦善拳”的功夫发挥了作用。

一言蔽之,久居登封玉带山一带的蒋发有可能精通“博采众家之长”的少林拳法并将之带进陈家沟。

1.4 民国时期众多国术家均以不同视角对太极拳的技击特性著书立说

民国时期,众多国术家苦心孤诣,承袭名家衣钵,对太极拳之技多有体认。沈家桢认为,双方“接触之前,应有一利于攻守,及易于变化之姿势,以进攻或应战也,在太极,则为应而粘之,及攻而粘之。”双方“接触之中,互相引进落空,揉化牵动各种法则,以使对方发生不良姿势,以待击。”双方“接触之后,既经接触而揉化,使对方牵动而落空,不能令其往复游荡,来回圈走,即须乘劲而击之。”他认为“张圈以应敌人,此属于被动也,被动之后,反攻而击之,又属主动矣”[5];山西人王新午在《太极拳体用概论》一文中认为,太极拳无外乎防攻两法,在攻人时宜防人,攻中有守,守中寓攻。他明确指出:“攻时注意于严防,守时分心以待攻。”在谈如何应敌,如何使用身体部位,如何应变时,他详述:“常谓太极拳以防入为主,然亦视敌方之何如,皆双方均已备战,而均取守势,即可不战乎,必不然也,盖防人之旨,不施猛烈之笨进,免为敌所乘,利敌之環而击之”。他还举例说明太极拳中多以“手挥琵琶势之抱手”,“他拳亦多有用此势者,惟步稍稍异,待敌手至而迎接之,则黏粘敌身矣,若粘之不及,即变他势,随其来手格拦以走,敌若离身或仆倒,我则仍恢复抱手势,以此势易于变化各动也,诱而敌之者,敌作势不进,我探其虚实,诱之使进也。”[6]可见,“手挥琵琶势”成为了双方实战对垒时的常用之法。又如谭梦贤所云:“敌劲由甲至乙丙东南方而来,我可由甲点用‘搬法’将敌劲引至正南方之丙点,则敌劲分为两线,在力学上言,分力减少,此时敌力减杀,此时我在丙点用‘採’法或‘捋’法。”[7]姜容樵在《太极拳考证》中也提及:“凡知技者,皆有拳手可师,拳术神手之注释,丝角髫龄,白发耄耊者,亦各有搏虎狼之评语”[8],等等,均足以说明太极拳并非仅能“健身”、“修养”,更是一种技击之术。

2 太极拳追崇“幽清玄静,寂寞冥默”的养生之道

自人类诞生伊始,武技与人类进化形影相随。在冷兵器时代,武术成为人们赢得物赀、能源和空间的重要技能。作为中国武术优秀代表的太极拳概莫能外地发挥着“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的实用效能,但其源于文化整合集成的时代,为此被赋予了“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功效。

2.1 太极拳是遵循太极理义在古代“气”一元论影响下的产物

在经典之作《素问·举痛论》中有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流行”与“环周”是对人体遵照古代太极之理生气、固气、养气、用气的一种描述。之后,太极养生观念被导引、吐纳等养生家汲取用以阐释“气”的体用思想和生命健康等问题。养生家认为人的生命繁衍和泯灭与“气”物化有重要因果关系,不仅生命存在与“气”休戚相关,而且体质强弱和寿命长短与“气”密切相关,并提出了“摄气”、“养气”和“固气”的观念,曾几度崇尚以“炼丹术”(内丹)来养气、固气,进而达到延年益寿。意守丹田成为炼丹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有上中下三丹田,丹田为人生命之源和气脉之本。上丹田为督脉印堂之处,中丹田为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下丹田为关元穴,为藏精之所。上丹田为性根,下丹田为命蒂。如果人要长寿,就要性命交修,炼神还虚。为此,丹田被视为储精藏神的地方,为性命之本。《太上黄庭外景经》记载:“呼吸庐间入丹田”。务成子注:“呼吸元气会丹田中。丹田中者,脐下三寸阴阳户,俗人以生子,道人以生身。”大凡古代养生家都注重丹田的修养和习炼。

自太极拳生成之时,历代太极拳名家都认为行拳离不开气养,都讲究练拳“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每一动要“象龟引气至灵根”,“嘘吸庐外,出入丹田”,强调习演者效法长寿之龟,徐徐引气入丹田,以保持体内元气的充盈。此引气之法讲究呼吸与动作相激荡,“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以此达到以意运气,敛气深入脊骨,内外劲整合一。所以,拳家们在演练太极拳时重直觉、重心意、重形神,“以意导气,以气领形”,在自身运动中求“幽清玄静,寂寞冥默”的心意运作方式,使人之形、意、神、气“万物归一”。通过以意为帅的“导引行气”,气用直养的“固精化神”达到延年益寿之功。

民国时期的太极拳理论家沈家桢亦认为气与技法紧密相连。他在谈到拳经十二字诀时,列举了“脱字”之法来阐述气与技法之关系。“凡被对方紧迫,不必走化,而以内劲震而拌之者,谓之脱发,此乃以气功敛之,而以气功发之,亦太极拳最上之发也。”[9]同时,他还尝试用现代科学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刻注脚,他认为:“以气生于血,血远气亦远也,是能将气之远度,仍恢复原状,则血液循环,自然连囗恢复,血能恢复,则脉息亦归带常度,脉息如常,则呼吸自平,呼吸平,则疾病自癒,故归要原因在气。”[9]

2.2 太极拳以“势势存心揆用意”的“唯心主义式”的习练之法为理论基础

太极拳始终将意来统领一切,重视“意”和“心”的修炼,强调“心贵静”、“心为令”、“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太极拳论认为练拳时要“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要意守丹田,行气自然,不宜有意识强行向下行气。只有意守丹田,才可能积累内气,使腹部充盈,腹部充盈了就可以“腹内松静气腾然”,下盘才能稳固,才能力强而气足,才能“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对此,拳谚明确指出:“若意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只有内气与外形的合一得法,方可达到柔化刚发的境界。

实际上,气沉丹田的修炼是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的活动过程,按此法修练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锻炼骨肉,清涤心理压力,达到全身心的高度协调。太极拳正是诉诸于“势势存心揆用意”的“唯心主义式”的习练之法是人们达到“益寿延年不老春”的金丹妙药。

3 太极拳映射着“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的哲学之理

3.1 太极拳将传统哲学观践行于生命运动之中

中国传统思维程式极其注重事物的总体和对立统一,形成了古代朴素辩证法。它是建立在一定概念范畴上的思维方式,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达到较高水准。儒道两家均强调从总体上系统上观察事物,强调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易传》有“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之语,强调要从总体观点出发,注重事物间融通交会、相互作用、相互关联之关系。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认为:“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主张站在双方角度认识分析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在器之用。”意指器物实体的“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而器物中空的“无”才是发挥器物功能的关键。显然,“有”与“无”存在着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待时二者不可偏颇。除此之外,“万物负阴而抱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等相关记述都强调事物间的整体性。到了明末,王夫之提出了“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和“静而动得”而“动静皆动”的动静观,体现出极强的辩证思维特性。这种朴素辩证思维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中国传统医学诊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了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方法论和重要凭证。

太极拳巧妙地将古代朴素辩证思想运用身体行为之中,它是传统哲学观在人体运动中的具体运用,是一门技艺,一种载道方式。首先太极拳体现出传统哲学的形神观。演习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心静体松,心中无物,虚灵无为。“言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在行拳过程中更要“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自始至终“四体从心而运,官骸皆悦以顺从,而要皆以乾坤正气行之也。”无论是功法、单式,还是拳势、拳架上,讲究意识为主宰,形体从之,“盈虚有象,出入无方,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对此,陈鑫多有所云:“打拳上场手足虽未运动,两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意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形耳。”“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只有在拳式上形神结合,才会对每招式的体与用知其然,才能得到“真诀”。

其次,太极拳隐藏着立身中正的中庸观。身法中正安舒是太极拳习练时的基本要求,太极拳历来要求身法以端正为本,拳家们认为:“不偏不倚,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身法端凝莫侧,收敛精神,别无他诀,心平气和则得”。“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含,故不惧他人推倒。”……。其实,按拳理讲,习练太极拳时并非将形神与立身中正断然分离,而是两者密不可分的。其中,正斜、直曲、顺逆、前后、左右、上下等等“种种身法,不可枚举,皆有中气以贯之,”但“中气之行”要循于理,“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以宰之。”

3.2 太极拳家奉阴阳、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观为圭臬

自太极拳生成之始,阴阳、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观就为太极拳家们奉为圭臬。其实,中国很早就产生了阴阳、五行、八卦的传统哲学观念。它们表现在天与人、有与无、理与气、道与器的关系上,强调了彼此间相剋相生,相互依存的整体和谐思想。道家认为,万事万物在阴阳交冲变化中形成新的统一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拳正是依照这种朴素辩证理论创编成的。太极拳拳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不外乎阴阳两方面的变化,太极拳是由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要素构成。各要素均包含着矛盾的两方面,“况拳之一艺,焉能外此理而另有一理,此拳之所以以‘太极’名也”。[10](P308)静与动、心与体、清与浊、柔与刚等“其理实要乎太极”,可以说运拳时人体“深身上下都是太极”。经典拳论《太极拳释名》对太极之理进行了详尽阐述,它认为“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十三势者,分掤、捊、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昐、定也。掤、捊、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此段引文不仅对太极拳中何为阴阳五行做了明确界定,而且将彼此要素间的相剋相生关系进行了全面注脚。《太极拳经歌诀》中记载:“掤捊挤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昐定五行”。此意寓了“四方正”与“四斜角”间的前后相承、相互转换,但在相互转换过程中将“进退顾昐定”五行之法蕴含其中,在有形转动时离不开神的相随。太极拳正是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阴阳互根,阴阳互包的“冲气”条件下运动变化的。而《太极拳用说》认为:“五行生剋,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如两人交手,敌以柔来者,属阴,阴当以阳剋之,属水,水当以火剋之,此当然之理。”[4](P314)这里不仅对人体结构与技法应用间之关系进行了一一的对应和归位,而且明晰地道出了各因素间相生相剋之变化,系统地将阴阳、五行等哲学之理与双方对垒时的太极拳实用技法之关系抒解得淋漓尽致。

3.3 民国以降,众多国术家从不同角度将太极拳与哲学联系起来

民国以降,众多国术家曾尝试从不同角度将太极拳与哲学联系起来,王旭东将阴阳、四象和三才之理与及其对应的技法和身体部位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柔也,虚也,阳,刚也,实也,符号‘’‘’此拳术内原本之刚柔两劲,即两仪也,再由两种原力推演:用符号‘’‘’‘’‘’而生四象在人身为肢,如房屋之四柱,若在拳术上借用,即实、虚,虚中有实,实在有虚四项分别劲工也,可称之为体,再由四象推进,演成八卦,而得拳术上掤、捊、挤、按、採、挒、肘、靠八字,可称之有用。”“採用先天八卦符号,乾坤相对,如乾掤,坤捋等等练成纯刚纯柔之体,对敌,借用后天八卦符号,坎离相对,如坎掤,离捋,等等,取其刚柔相济之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字劲节,原由河图洛书符号之数而演成,即九掤一捋三挤七按为四正,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为四隅,以辅四正之不足,中央戊己为中定,足踏五步,上下左右中,以合五行,手八足五,上方下圆,随圆就方,上下相随,变化不已,与易理生生不息之意同。”[11]王氏系统地将易象理论与肢体和动作联系起来,比较系统地完成了传统哲学观念与太极拳拳理的嫁接。

一言以蔽之,太极拳运动形式中左右、上下、开合、降升、顺逆、起落、屈伸等;太极拳技击法则中动静、刚柔、虚实、俯仰、引击、入出、蓄发等;养生健康观中的呼吸、血气、内外、心身、性命、文武、脏腑等;所有阴阳两方面均是在中和恒动条件下相互转换。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互相关联的。太极拳是在人的唯心意识(意)表现朴素辩证观念的身行文化、哲学文化。

4 太极拳蕴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柔弱胜刚强”和“善胜敌者,不与”的思想之光

技击是太极拳的核心功能。在两两相当的对垒过程中,太极拳巧妙地将中华民族的兵法智慧、人文思想贯穿其中。

4.1 汇通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兵家思想

太极拳技击理念迵异于他者拳法,拳谚云:“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太极拳拳理认为,不能完全按照主观意识肆意出招,而应在与对手搭手时,要善于观察,“刻刻留意”,细心体量、感知对方的力量大小、方向和速度,虽然看起来“外示安逸”,坦然淡定,但却“内固精神”,全身上下劲整,神贯于手指,通过末梢手指感知、觉察对方力道,分清力量虚实。一旦敌有发劲之意,己亦先劲而发,后发先至,实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在未知对方之意时,要静观其变,“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听劲时静如处女,时时留意;发力时动如脱兔,瞬间迸发,如拳谚所云:“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湧出。”“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唯其如此,才能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明”境界。借用民国时期驼声之语,就是:“神者,技之出奇制胜之谓也,然在个人之变化,非数言所能尽,如力强者则借力以制之,势猛者则乘势以还之,敌强则由侧锋入,敌弱者则蹈门而进,以逸待劳,以严待懈,以整待乱,借劲用劲,沿势还着,皆技之神者也。”[12]

4.2 “以柔弱胜刚强”的东方思维逻辑成为太极拳的立拳之本

体质人类学认为,全世界人种分为蒙古人种(黄色人种)、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三种。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蒙古肱骨上臂骨粗长,身材矮小,没有高加索人种高大,亦没有尼格罗人种壮实。矮小单薄的体质类型为武术技战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生理基础。受体质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内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和处世观念。太极拳也延续了这种民族性格,并以“以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和“四两拨千斤”的思维程序成为立拳之本。太极拳拳理讲究,在与人搏斗时全副精神,彼己劲劲相接,物我贯通,进而借力打人,均是依赖于“开合虚实”,“屈伸往来,收放擒纵”。如此练习,即可达到“天人合发,万化定基”,进而实现内与外、体与用的并修兼备效果。陈鑫在《清末陈鑫太极拳论著》中针对双方力量消涨和“以柔弱胜刚强”指导思想进行了详实记述:“我以柔进听之者,至此吾仍柔道听之,渐渐而退,仍以柔道引之使进。”他认为在太极拳推手中应始终将对方力道作为评定胜负的标准,双方往往在力道刚柔间进行相互转换,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变换中把握彼此的劲力大小、力道方向。力求避敌锋芒,让敌劲力,使敌重心失衡,强劲不断消衰,使敌由有力变得无为,创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利己阶段,然后再顺势而发,最终实现“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四两拨千斤”的技击效果。

4.3 体现“善胜敌者,不与”的不争之德

源于特定历史文化下的太极拳融入了中国传统“性”,“情”人文情怀。它的技击、体用和艺用等表现特性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太极拳的人文情怀是诉诸于文明较力“推手”这种君子之争的手段表达出来的。太极拳礼让三先,后发制人的君子行为充分融入了儒家“礼让”、“仁义”、“兼爱”的人文主义和道家“清静无为”、“虚无缈缈”、“见素抱朴”的自然主义。沈维周认为“太极拳以柔、刚、正、化、真,作五常,以精、气、神作三纲,有此内三外五,施之于外,则人莫不愿就其范,虽是舍己从人,仍是导人于益,是以太极拳理。”[13]

太极拳的“和爱、和合”思想并非是对“不重比赛结果,重在参加”精神的一种迎合,而是对主张以静为主,动静结合,正诚、忍让、谦逊等民族品质的行为践行,也是对道家“不争之德”思想的一种承袭和延续。当然,这种思想决非仅限于太极拳的运动模式当中,而是被推崇到整个武术技术模式当中,可以说“这种‘柔弱不争’成为教化习武者培养武德的一种主要信条。”[14]

一言以蔽之,太极拳兼具人为和为人两种文化特性。近百年间诸方名家对太极拳的健身、修养和实用(王新午语)等价值进行了探索,但从当下太极拳发展现状看,其尚有许多未曾揭开的科学密码。随着热兵器的越发昌明,传统武术势必会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仍有诸多类似于太极拳那样重休闲、求性情、修心志的传统“把式”发挥着“文化武术”的功能,并担当着承载民族文化品质、民族人文情怀和民族思维模式的重任。尤其是太极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兵法思想,“以柔弱胜刚强”的东方思维逻辑和“君子之争”的仁爱情怀愈能在当今各民族维护文化安全,杜绝霸权主义,规避强权政治等方面彰显出优越的文化范式和强大的文化魅力,仅凭此就足可以占领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制高点。

[1]方李莉.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3-6-5(3).

[2]小横香室主人.满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卷四·剑娥[M].北京:中华书局印行,1915.93.

[3]吉灿忠,邱丕相.明清太极拳演变的因素及其特征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9):35-39.

[4]王宗岳,等.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314-358.

[5]沈家桢.现时太极拳多数未能与他种拳术比试之研究[J].体育,1932,1(1):11-17.

[6]王新午.太极拳术体用概论[J].体育,1932,1(5):15-22.

[7]谭梦贤.对于太极拳发劲之我见[J].体育,1932,1(10):17-18.

[8]姜容樵.太极拳考证[J].国术周刊,1932(35):85.

[9]沈家桢.太极拳学[J].体育,1932,3(2):9-13.

[10]王宗岳,等.太极拳谱[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308.

[11]王旭东.太极拳由易理推述[J].体育,1932,1(3):12-14.

[12]驼声.把势与八式[J].体育月刊,1932,6(3):17.

[13]世界体育标准之太极拳[J].体育,1932,3(9):307-332.

[14]张志勇.中国武术思想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52.

[责任编辑:江雪]

Taijiquan: A Typical Culture of the East

JI Can-zhong1,2

(1. P.E.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China;2. P.E. College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China)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he cultural passwords of Tajiquan, an annotation of typical cultural symbol, will be opened one by one. The study finds that Taijiquan is an art of attack and defense with the function of “being fully armed, mopping group atmosphere”,pursuing the health maintenance of “putting all things outside, enjoying deep quietness, peacefulness and elegant inaction”,mapping the philosophy of “seeing the action of world and observing its intercommunication”,containing the concept of “knowing yourself and knowing your enemy”, “overcoming firmness by gentleness” and “those who are good at winning do not clash with people”. Therefore, it can burde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inheriting national culture quality, national humanistic ideas and national mindset.

Taijiquan;Skill;Health maintenance;Philosophy;Ideas

2016-07-10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BTY0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13M541690);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1302049C)

吉灿忠(1970-),男,河南洛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武术文化与历史研究。

G852.11

A

1671-5330(2016)05-0028-07

猜你喜欢
丹田太极拳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二 “绞丹田”“仙人存气开关”导引法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一)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唤醒丹田”之管见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