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该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016-03-20 22:54云南省云龙县一中刘学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体性语文课堂高中

云南省云龙县一中 刘学华



高中语文课堂该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云南省云龙县一中 刘学华

摘要:课堂主体是学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与学生要更新故有的教学观念;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拘一格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再次,课堂教学要具有灵活性但也要坚守原则。只有多个方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新型课堂才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语文教学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关键词:高中 语文课堂 学生 教师 主体性

一、树立教学中的主体性意识

“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树立角色意识,扮演好各自角色。

1.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灵魂塑造者”意识

语文学科人文性、工具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我完善能力,倡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学会观察与思考社会人生。语文教学要通过知识传授完成心灵的沟通与启迪,把人格提升与灵魂塑造放在首位。语文教师只有树立“灵魂的塑造者”这样的角色意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当做主人翁对待,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

学生在“上课管好手、口、脑”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了十几年,要在高中转变被动学习者的身份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想尽办法改变他们,先从观念入手,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课堂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运用者、评价者。新型课堂需要的不是学习机器,而是会思考、有情感、有行动的活体。他们不能完全依赖教师、依赖教材,教师不是不可置疑的权威,教材也不是神圣不可变更的教条。只有从观念上树立主人翁意识,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显现。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死搬硬套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敢于思考、敢于发表,教师需要激励与引导。传统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唯恐点不透、点不明,长此以往,学生变成被牵着鼻子走的牛,不会思考,更不会发表不同的看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必须精巧设计提问和教学环节,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想,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例如,新型课堂的教学方法不仅有教师的因果推导,有时候还可以是学生的“以果溯因”: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先给出教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寻找论据论证,最后总结归纳,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运用“对比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古今、对比中外、对比优劣得出结论。就像论证一篇文章观点一样,课堂也可以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等。殊途同归,目的就是得出文章主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行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只有大胆创新,永远具有新意的课堂才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根本。

三、课堂操作的灵活性与原则性

传统的备课就是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而新型课堂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备课就不再只是备课文,更多是要备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心理准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中,学生的状况总是千奇百怪,他们的思想总是超乎我们预料,有时候学生想到的是教师没思考到的,有时候学生知道的是教师所不知的,甚至有时候他们已经跳出了教学范畴。

如何灵活处理这些突发状况呢?当学生讲到教师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谦虚受教但要课下求证;当学生想到教师想不到的问题,教师不可轻易否决,要给予正面鼓励与肯定,但不能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学生思维跳出课堂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拉回学生的思维。教师处理问题要灵活,但是无论多么不拘一格都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尊重每一种观点,不偏离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四、发挥学生考核评价的主动性

教育教学的结果需要考核评价,以往的评价机制都是教师批阅学生的试卷按照答题情况给出分数,而语文学科卷面成绩只能部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的评价模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励作用不足。

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寻找新型的评价模式发挥其激励作用。笔者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接触两个完全不同的理科班级,其中一个班级按原有分数评价模式教授,另外一个班级制定班级评价方案,方案完全由学生自己制定并执行。教师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成员的分数影响小组成绩。如果学生上课主动回答问题,被教师表扬,为集体做了好事就会给小组加分,反之就扣分。各小组间互相监督,互相评分,及时生效。一个月后汇总成绩,成绩高的小组给予奖励。执行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成效有了天壤之别,这是学生参与评价考核后带来的成效。教师更坚定地相信,发挥学生在考核评价中的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语文课堂应是学生学习知识、学习表达、培养兴趣、学会思考、塑造人格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需要不断寻求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方法,做教学的领路人。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21

作者简介:刘学华(1984.08—),女,白族,籍贯: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云龙一中教师,职称:中二

猜你喜欢
主体性语文课堂高中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