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20 22:54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任武娟牛春燕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分析学生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任武娟 牛春燕 赵 雯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任武娟 牛春燕 赵 雯

摘要:根据授课情况观察分析,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多元化特点,即优秀生与差等生在学习认知、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学生的主观与客观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及教学部门应根据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分类分层对待,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应有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学习状况 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所需的重要人才。然而目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真正能为社会助一臂之力的学生在当今中国急需技能与应用型人才的大环境下所占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主学习能力差;第二,实际操作技能被动;第三,学习方法有待提高。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认知情况

目前,高职学生绝大多数具有较好的学习责任感。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为例,自从我院申请国家骨干院校到顺利通过省级、国家级验收,从建设期到胜利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逐年有所变化,不仅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学习,而且从行动方面也表现得比较积极。多数学生从上课听讲、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课后完成作业都表现出学习认真、积极上进、乐于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认真、不努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只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选择报考职业院校就是要学习一技之长,将来能如愿走上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抱有端正的态度并且知道现在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据笔者了解,课余时间里,50%多的学生选择到教室上自习或图书馆上自习,利用有效时间补充专业知识。这种现象不仅反映高职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认识,而且也体现出学生对自己专业的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来自不同层次的学校,个别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即使认真听讲仍然难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课余时间又不肯下功夫查缺补漏,长此以往就会对个别课程敷衍应付、混时度日。但是,对我校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机明显带有功利心和实用性。学生从自我学习目的出发,把“我”找到工作以后能拿到理想的工资,过上富裕的生活作为学习的直接动机,其次才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弥补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经验,以增长个人实践能力,回报父母,实现个人价值。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自主创业,获得更多的个人财富,实现自己最大的社会价值。

对校高职学生理想信念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中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很少,大多数学生的理想信念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一现象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用、功利,学习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真正为国家、为社会而求知的学生较少。高职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毕业后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动机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分为两个部分:从课堂教学中获得理论知识;从实训课教学中获得实践技能。但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大部分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训课安排较少。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内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全面,即使有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对接,真正能让学生在企业中参与实训的院校少之又少。企业质疑高职院校学生是否能在企业实训,学生对企业生产质量、生产效率有没有影响、影响大不大等问题阻碍企业接纳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因此,即使学生在校开设实训课,毕业后真正能通过企业见习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很少。大部分高职学生获得的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课堂教学,课后很少有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当问到课后的实训情况时,部分学生打算利用节假日去企业实训,尽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但受到学习动机影响,多数学生仍然容易从眼前利益出发,跟着教师授课计划将每天的功课做好,很少有学生对三年的学习生涯做出整体设计。

笔者利用课间时间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访谈,询问学生制定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课后笔者检查学生制定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作业,很多学生对专业学习有规划,但过于刻板,即跟着教师走,按时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看起来规划得有条不紊,仔细看却规划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需要专业教师予以指导并给出课后学习的参考资料。学院应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多方进行校企合作,如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学生讲解本专业的知识特点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归属感;为学生去企业实习搭建专业对接通道,让学生从实践中知晓不足,增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另外,学院相关部门应组织学生参加爱党爱国教育活动,向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学习,通过参加一些积极的、富有正能量的活动扩大学生视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增强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院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演讲和征文;利用学报等宣传手段,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组织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变他们已有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通过参加、参与各种活动,发自内心地意识到需要学习,逐渐减少对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的功利性。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法及对策分析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通往知识大门的捷径。学习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既快又轻松,能清晰分辨学习中的易混淆知识点。这些学生能悟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学习的捷径,学习新知识时带着问题去思考,能较快地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所在。学习方法不得当的学生,无论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都比较费劲,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这部分学生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归因为自己的努力程度,很少把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作为学习知识的最佳路径。学习方法不得当使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时既费时又费力。

教师可以采取分类或分层教学法指导学生。首先,对高职学生进行认知训练。刚入校的高职学生没接触过专业知识学习,授课教师需简要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知识特点、掌握规律、适应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认识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有意识地接受课程学习,实现对学习知识的元认知监控。其次,训练高职学生的学习策略。科学有效的方法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再次,训练高职学生的受挫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抗挫、抗压、缓冲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耐心学习,知难而进。最后,教育高职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促使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从学习困惑中解脱出来,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促使学习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与学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做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应是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哪里存在疑惑,教师就应把重点放在哪里,培养学生的主动好学意识,赋予学生善于探索、求知的欲望。高职院校应以学生自学为导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善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这是高职院校教学创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大学生的学习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2

[2]杜 允,周士勤.高职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河南农业 ,2011

[3]刘 郁,刘连新.高职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

[4]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0

[5]邹 艳.高职毕业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

(本文系校本课题“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1411)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63

作者简介:任武娟(1977- ),女,陕西西安,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分析学生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