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初探与尝试

2016-03-20 22:54鞍山技师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改革

鞍山技师学院 李 丹



分层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初探与尝试

鞍山技师学院 李 丹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必修课,但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因此,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分层教学法以其“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共同发展”的理念成为首选。本文主要就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论述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以此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改革 分层教学

数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分析现阶段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基本现状,不仅存在学生基而分层教学法以其“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共同发展”的理念成为首选。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从生源来看,近几年普通高中扩招严重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基础差,教学内容很难听得懂,失去了学习的学习动力和信心,产生了恶性循环。

其次,从教学方法上看,中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很多学生认为选择中职教育是为了学一门技术,不重视文化课,而数学课作为文化课的一门必修课更受学生排斥。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但数学课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上,以模仿、记忆、做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训练成为空谈,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扼杀了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教学理念落后,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以专业课讲授为主,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导,文化课教师很少有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进修的机会。

二、分层教学的依据

分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后有所收获。

三、分层教学在中职数学教中的尝试

笔者原来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以前采用过分层教学法,取得一定效果。来到鞍山技师学院以后笔者发现中职学生也需要分层教学,笔者在2015年担任15化检班班主任及数学课教师时对数学课采用分层教学法。

1.分组

笔者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出一份数学基础试卷,测验完之后尽快批改,依据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40%为A组(摸底考试分数居前的),余下60%为B组。分组的方法相对公平,得到大部分学生赞成。

笔者向学生说明分组不是为了偏向A组,更不会轻视B组。分组是为了B组学生以A组学生为目标和榜样,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分组是暂时的、不固定的,鼓励更多的B组的学生经过努力向A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B组学生逐渐向A组转移流动,全班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学生重新树立了学习信心,点燃了希望,激起了学习的热情。

笔者暗示A组学生不要沾沾自喜,每一次阶段性考核后我们要依据成绩重新分组,成绩不理想的可能会调到B组。这样就避免了B组学生产生自卑感,又不会引起A组学生产生骄傲情绪,为学生营造了良性的学习氛围。

2.教学实施

(1)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前提,备课分层要兼顾两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确定其要掌握的目标要求,然后思考教学内容、方法、提问方式、习题如何区别对待,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两头。因此,备课要以A层学生拓展提高,B层同学达到基础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收获为前提。

(2)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分层授课要根据分层备课的思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点面结合,既面向全体又能顾及个体。

分层授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分层目标,如《集合》第一课,笔者把抽象的集合概念形象化,引导学生把集合想象成一个班集体,班里的每一个同学就是它的元素。最后笔者选择几道难度较大的题进行讲解,主要是为 A层学生拓展提高,让他们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

(3)分层作业

笔者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又提高了训练的乐趣,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4)分层评价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不同资质的学生面对相同的卷子、相同的要求,结果对基础差的学生就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分层评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对考试、作业、回答问题、表现等进行“同分不同值”的综合评价。考试可用不同难度的对应试卷,也可用同一张试卷但标明哪些题目是共用的,哪些是A层,哪些是B层的。只要学生能完成相应题目都可取得对应分数。

(5)分层效果

笔者的分层教学仍然处于尝试阶段,一两次实验不可能立竿见影,但从课堂氛围和学生反应来看效果还是明显的。和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B层学生在尝试中重新点燃了学习的热情,感受到教师的信任;A层同学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

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是有效的,它活跃了课堂氛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基础不好的学生创造了条件,缩小了同学之间的差距,解决了个体的差异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 也.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祝水根.职业学校分层教学综合探讨[J].职教论坛.2001

[3]陈 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刘显联.让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学习[J].数学教学,2004

[5]韦 缘.分层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初探与尝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郭蝉萍.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M].职业教育,2011

[7]周秀美.中职数学班内分层教学之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85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改革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