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逻辑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市场配置资源》教材编写科学性的认识

2016-03-20 22:54安徽省淮北一中王忠杰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主体地位

安徽省淮北一中 王忠杰



从生活逻辑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市场配置资源》教材编写科学性的认识

安徽省淮北一中 王忠杰

摘要:本文以《经济生活》第九课中的第一部分《市场配置资源》的逻辑安排为例,分析从生活逻辑出发理解教材的必要性,阐释教学设计要符合生活逻辑,以此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生活逻辑 教材编写 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专家团队对教材的设计理念、知识安排和编写的科学性进行了多次说明。但在基层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对某些框题内容的逻辑设置仍有异议,其中《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部分《市场配置资源》的逻辑安排是争议较大的内容之一。

一、从生活逻辑出发理解教材的必要性

1.从实践看,大多数基层教师对《市场配置资源》逻辑顺序的理解具有同质性

在公开课教学或各类教学比赛中,《市场配置资源》是教师经常选择的课题。安排教学内容时,大多数教师把课本第三个标题和第二个标题颠倒位置来讲,即从市场调节的必要性、手段、优点开始讲,再讲市场失灵。先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解,再讲怎么做可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教师觉得这样更符合逻辑。评课时,很多教师也觉得这样安排比较合理,并把它作为体现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整合能力的亮点大加赞美。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曾经这样做过,但一次皖北地区的公开课教学彻底颠覆笔者对这一框题知识逻辑顺序的理解,使笔者反思。

2.大多数教师从知识逻辑出发研究教材,决定课程的设计流程

笔者在开始准备课程时也是遵从知识逻辑,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先讲市场调节,再讲市场失灵,最后讲市场秩序。但从前面的内容过渡到市场秩序时,笔者总觉得没有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为市场失灵包括市场不能调节的内容,如公共物品的供给,毒品、枪支等危险品。市场能够调节的领域也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不能通过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来解决,这是笔者从知识逻辑出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从为什么到怎么办的知识逻辑出发,在解决市场失灵的过程中也遇到问题。维护市场秩序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即严格遵守市场交易规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这两方面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对解决其他“不能调节”“不能让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发挥作用很小或不发挥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企业为达到自己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法律规范和道德教育能够约束企业,但却不能避免此类现象。因此,从知识逻辑出发对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颠倒是不合适的。

二、从生活逻辑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

笔者在设计《市场配置资源》教学内容时,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用当前大热的歌曲《小苹果》导课。讲课时,笔者拿着一个苹果问学生需不需要它,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手段及市场经济的概念。围绕苹果的销售、生产,笔者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设计四个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第一个实践活动是销售苹果,笔者提供两个客流量大的地点,即超市和市场周边的流动售货车,让学生选择到哪里进行销售,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第二个实践活动是流动售货车队在售卖过程中,发现水果店存在不正当竞争和给过期的苹果打工业蜡的行为,学生将其举报给工商局,工商局对不法小贩进行行政处罚,以此引出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的必要性。第三个实践活动是网上查阅,学生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苹果打工业蜡”,发现近3000个词条,说明消费者十分关注不法商贩给苹果打工业蜡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从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个层面分析怎样应对这些乱象,学生会得出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从法律和道德的层面解决这个问题的结果。第四个实践活动是学生探访果园,为果农分忧。通过讲述两个果农遇到的事,即老李在马路安装路灯向行人收费和老张因2011年苹果价格下降砍掉苹果树改种橘子树却赔了钱,教师让学生给他们些建议,由此引出市场失灵的知识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市场调节需要发挥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是下一内容框题要解决的问题。

三、启示

1.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设计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政治课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所以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目题是展示生活场景、发现问题,第二个目题是阐释理论,第三个目题是回归生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阐释知识的做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转变教学理念,从自己的知识逻辑出发设计教学,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造成困难,浪费编写教材的专家的用心,背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灵活运用学生的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

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呈现知识,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在学习其缺乏的生活经验的知识时,学生的知识经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笔者讲授《政治生活》中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采用知识逻辑的顺序处理教材。学生没有对政党知识的生活体验,教师用学生知道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过程的历史知识,联系当今党的执政成果,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从知识逻辑出发传授知识的方式,收到较好的效果。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247

作者简介:王忠杰,女(1975.11-),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淮北一中教师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主体地位
航空军械勤务专业装备类课程教材编写研究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