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段衔接问题调查报告

2016-03-21 06:47王言锋薛晓光耿壮勋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段高中生初中生

王言锋,王 睿,薛晓光,耿壮勋

(大连教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基础教育学段衔接问题调查报告

王言锋,王 睿,薛晓光,耿壮勋①

(大连教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衔接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充分了解当前学段衔接过程中的问题,深化衔接问题研究,分别对学生、教师和家长三类群体,就学段衔接问题的认识、学段衔接遇到的困难及其产生的原因、衔接问题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分析,提出科学化建议。

基础教育;学段;衔接

基础教育各学段间的衔接问题是指学生在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过程中,因学段更替而产生的带有普遍性的衔接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段衔接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学生、学校、教师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一方面,一些学校和教师自发性地进行研究与探索,另一方面,国家在一些文件中也予以关注与强调,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也指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要求和目标。此外,近年来社会民间办学机构每年在夏季学段递升时期,为了招生,通过各种媒体广告,将衔接课程、衔接问题等概念进行广泛密集的宣传,也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对学段衔接的关注度。如何认识、解决衔接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研究课题。

为了充分了解当前学段衔接过程中的问题,深化衔接问题研究,寻求解决策略,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学段衔接问题涉及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群体。此次调查分别就学生、教师和家长三类群体进行问卷设计和问卷发放调查。

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包括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中衔接三个阶段,各阶段面临的问题不尽一致,因此问卷调查分学段进行。由于不同阶段学生对学段衔接感受不同,我们重点选取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发放学生问卷503份,其中初中生248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高中生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发放教师问卷103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发放家长问卷342份 ,回收有效问卷331份。

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也进行了一定的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学段衔接问题的了解程度

调查显示,学段衔接已经被学生、教师、家长所关注。66%的初中生、81%的高中生听说过或感受过与学段衔接有关的事情,42%的初中生、67%的高中生感觉到身边的同学关注学段衔接问题,58%的教师、67%的家长很关注或比较关注衔接问题,82%的教师和64%的家长认为存在学段衔接问题,51%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过有关学段衔接方面的问题。

虽然对学段衔接关注较多,但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学段衔接涉及的具体问题了解比较少。只有15%的教师认为比较了解衔接问题,61%的教师了解一些,14%的教师不了解;仅有6%的教师读过关于学段衔接方面的研究性论文或著作。在家长方面,只有17%的家长认为自己了解或比较了解学段衔接问题。

2.学段衔接的问题

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学段衔接涉及的具体问题了解比较少。初中生有41%、高中生有57%、教师有43%、家长有52%选择了学科学习困难。38%的初中生、35%的高中生、33%的教师、38%的家长认为同学不熟悉、缺乏交流对象、感到孤独也是学段衔接时遇到的问题;30%的初中生、28%的高中生、27%的教师、18%的家长选择不适应新学校的管理要求;24%的初中生、22%的高中生、27%的教师、21%的家长选择因为新的环境感觉陌生。

初高中衔接问题更受关注。在关于“哪个学段衔接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中,56%的教师认为初高中衔接,25%的教师认为小初衔接,19%的教师认为幼小衔接。

多数学生在学段衔接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苦恼。在关于“孩子是否为学段衔接问题苦恼过”的家长问题中,17%的家长认为孩子曾经很苦恼, 46%的家长认为有些苦恼,26%的家长认为没苦恼,11%的家长没有关注。

3.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调查问卷显示,造成学段衔接问题的原因(多选):51%的教师认为是上下学段教材、教学、管理等缺乏衔接;39%的教师认为是学生学习成长中的必然现象;37%的教师认为是教育制度不完善;33%的教师认为是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教学的矛盾;15%的教师认为全社会更加关注教育,原本不重要的问题现在会受到重视。

关于学习产生困难的原因(多选),教师认为学习方法和习惯是比较重要的原因。67%的教师选择学生原有学习方法不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形式,37%的教师认为是学生不适应新学校的教学管理,33%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时间投入不足,31%的教师认为是教材和教师教法不科学,18%的教师认为是学生的接受水平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学生问卷显示学生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有半数左右的学生认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48%的初中生和50%的高中生),其次是知识难、听不懂(32%的初中生和27%的高中生)和教师教法不适应(25%的初中生和35%的高中生),此外,有17%的初中生和25%的高中生认为课程内容太多。

4.衔接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段衔接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46%的教师认为学段衔接问题具有普遍性, 42%的教师认为因人而异,9%的教师认为不具有普遍性,3%的教师不了解。

有超半数的学生在学段衔接时感到不适应,其中初中生为54%,高中生为66%;但是也有23%的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没有明显感觉;此外,还有 23%的初中生和16%的高中生不太清楚或不记得了。

衔接问题对学生成长会产生一定影响。调查显示,绝大数学生、教师认为衔接问题对学生成长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不太大。学生调查中,只有7%的初中生和9%的高中生认为影响大;教师和家长认为影响大的比例稍高于学生,21%的教师、27%的家长认为影响大;20%的教师认为影响因人而异;18%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很顺利地度过学段衔接期,46%家长觉得比较顺利,29%的家长觉得不顺利,7%家长不了解。

调查显示,升入高学段后的第一二个月是衔接问题多发期。对于衔接期的不适应和焦虑情绪持续时间的调查中,有42%的初中生和36%的高中生选择升入高学段后的1-2个月;17%的初中生和21%的高中生选择3-6个月; 5%的初中生和14%的高中生选择一年左右;说不清的初中生有36%,高中生有29%。

多数学生会因衔接问题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其中明显地感觉到焦虑的初中生为11%、高中生为21%;感到有些焦虑的初中生为43%,高中生为53%;未感到焦虑的初中生为26%,高中生为15%;不清楚和不记得了的初中生为20%,高中生为11%。

学段衔接时期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具体原因(多选)中,选择“学习不顺利”的初中生为48%,高中生为69%;选择“同学关系不够和谐”的初中生为28%,高中生为36%;选择“自己不如以前优秀”的初中生为29%,高中生为37%; 选择“不被关注和关心”的初中生为37%,高中生为18%;感觉“事事不顺”的初中生为28%,高中生为24%;感觉“每天不知所措”的初中生为27%,高中生为22%;选择“师生关系不如以前”的初中生为18%,高中生为28%。

衔接问题的出现对学生学习热情、成绩、动力、自信心都会产生影响。在衔接问题对学生哪些方面产生影响的调查(多选)中, 81%的教师、50%的初中生、64%的高中生选择“学习热情”,67%的教师、51%的初中生、70%的高中生选择“学习成绩”,41%的教师、44%的初中生、34%的高中生选择“学习动力”,44%的教师、27%的初中生、41%的高中生选择“自信心”。

5.关于衔接问题的解决

大多数教师对衔接问题研究不深入。关于教师是否思考或研究过学段衔接方面的问题调查中,21%的教师认真思考或研究过衔接问题;68%的教师思考过,但没研究;11%的教师没有思考和研究过。在问题解决方面,32%的教师解决过学段衔接方面的问题,37%的教师没有解决过,31%的教师说不清。

多数学校对衔接问题重视不够。教师问卷中,22%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重视衔接问题,54%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不太重视,14%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不重视,10%的教师不清楚。

关于“所在学校是否有明确帮助新生解决衔接问题举措”的调查中,20%的教师认为有,54%的教师认为没有, 26%的教师不清楚。

学生问卷中,29%的初中生、36%的高中生认为学校关注衔接问题,42%的初中生、27%的高中生认为学校不关注, 29%的初中生、37%的高中生不了解。

26%的初中生、33%的高中生认为学校帮助过新生解决学段衔接问题,39%的初中生、38%的高中生认为没帮助过,35%的初中生、29%的高中生不清楚。

家长调查显示,他们在学生学段衔接过程中,对孩子的帮助不太大。有32%的家长帮助了一些,没有帮助和不记得的家长为53%,只有15%的家长用心帮助过。在升入高学段后遇到学习上的困难,39%家长会让孩子通过参加社会补习班的方式解决;25%的家长不会;18%的家长选择没有其他办法,就会去补习班;18%的家长不好说,看情况。

在学段衔接前的准备(多选)中,41%的初中生、39%的高中生希望了解新学段学习内容,22%的初中生、42%的高中生想了解新学段的学习方法,25%的初中生、38%的高中生想广泛了解新学段可能遇到的新问题,15%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想提前补习新课程,13%的初中生、15%的高中生希望了解新学段学习环境。

关于学段衔接问题解决的关键时期,48%的教师选择升入高学段前的假期,31%的教师选择升入高学段前的一个学期或一学年,21%的教师选择升入高学段后的第一个学期。70%以上的教师认为衔接问题的解决应当由相衔接的高低两个学段学校和教师共同来负责。

在解决学习上出现衔接问题的有效方法(多选)调查中,74%的教师认为从学生学习方法上解决,67%的教师认为从学生学习习惯上,44%的教师认为从扎实学科基础知识学习上,44%的教师认为从教师教学方法上,36%的教师认为从积极心态上。

调查显示,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通过提前学习课程来解决衔接问题的认同度都不高。27%的教师认为没什么效果,21%的教师认为有点效果,9%的教师认为很有效,43%的教师认为因人而异。而在家长方面,32%的家长认为没有什么效果,27%的家长认为有点效果,21%的家长认为很有效,20%的家长认为因人而异。在学生问卷中,在小升初的假期中,有37%的初中学生参加了社会机构提前的学习课程,有22%的学生认为提前学习有效。在初升高的假期中,58%的学生参加了社会机构提前的学习课程,有29%的学生认为有效。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衔接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教师和学校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由谁来解决衔接问题的多选题中,74%的教师选择主要依靠教师,56%的教师选择学校,47%的教师选择家长,37%的教师选择依靠行政管理机构,只有15%的教师选择社会辅导机构。在家长方面,80%以上的家长认为主要依靠教师和学校,29%的家长选择依靠家长,31%的家长选择社会辅导机构。

三、对策及建议

1.重视学段衔接问题

调查显示,衔接问题确实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并给学生学习、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感受到或关注到了衔接问题。但与此相对,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师对于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高,举措有限,影响了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因此,教育行政机构、学校以及教师、家长应提高对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推动问题的快速解决。

2.全面正确认识学段衔接问题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无论是学段衔接问题,还是衔接问题产生的因素都是复杂多样的。尽管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习问题是衔接的主要问题,但并不因此而否认其他问题的存在,不能将学习问题作为全部问题,不能因为重视学习问题而忽略其他问题,特别是要看到衔接问题在不同学生身上还存在个体差异性。要关注学段衔接时期学生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的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强调。解决衔接问题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但也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要重视升入学段学校和教师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上个学段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形成双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理念。

3.深化学段衔接问题研究

调查显示,多数学校教师对于衔接问题的了解和研究还很少,对于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法、途径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难有有效的解决措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广大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对学段衔接问题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加大实践研究,充分了解衔接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和措施,并通过不断的实践进一步完善解决策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4.加强行政推动,逐渐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解决机制

当前衔接问题的解决途径,一是教师或学校自发性解决,随意性较大;二是社会办学机构以提前授课方式解决,将问题简单化,二者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衔接问题及其产生因素是多样的,涉及的主体也是多方面的,除学生自身外,还涉及到教育行政、学校、教师、家长等各个方面,因此在解决衔接问题的途径上,也不应是单一的,需要各个方面共同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各方面资源、加强实践引导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力度,因此,要加强行政推动,强化行政引导,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较快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解决机制,多途径、多形式、多角度地进行问题的解决,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

[责任编辑:惠人]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Connection Problems of Different Schooling Stages in Basic Education

WANG Yan-feng, WANG Rui, XUE Xiao-guang, GENG Zhuang-xun

(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Connection problems have drawn more and more social attention these years. In order to gain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deepen present study, we created the questionnaire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ent opinions, difficulties and causes, the effects of problems on student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he scientific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basic education; schooling stage; connection

2016-03-22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基础教育学段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G14CB110)

王言锋(1969- ),女,辽宁大连人,教授,大连教育学院副院长。

G632.3

A

1008-388X(2016)03-0053-04

猜你喜欢
学段高中生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