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生涯特征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实践与思考

2016-03-21 06:47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阶段

赵 宇

(大连教育学院 学前教师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基于职业生涯特征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实践与思考

赵 宇①

(大连教育学院 学前教师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幼儿园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具有不同的职业生涯特征和培训需求。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要基于教师实际实施不同模式的培训,体现层次性、个性化和有效性,切实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职业生涯特征;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专业成长

学前教育质量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依据培训对象实际、聚焦培训对象需求、高质量的实施项目是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几年来,我们在区域幼儿园新岗骨干、青年骨干、市级骨干等政府委托的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按需施训”的原则,不断研究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努力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项目质量。在探索模式创新时,我们面向各类型培训对象进行了500余人次的问卷调研和访谈,重点了解各层次幼儿园教师岗位认知、专业理念与师德、实践能力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研究不同职业生涯周期的幼儿园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基于项目实施和调研结果分析,我们开展了“基于教师成长特征、重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各类型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也促进了我们对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与探索。

一、不同成长阶段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特征

本文所涉及的新岗教师主要是指入职3年以内的幼儿园教师,青年教师主要是指工作4—10年的幼儿园教师,骨干教师是指市级及以上各级政府命名的骨干教师,这些类型代表了教师发展的不同职业生涯周期,我们从年龄结构、职业经历、岗位认知、岗位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和研究,各阶段教师表现了明显的阶段特征。

1.年龄与职业经历方面

新岗教师年龄多在25岁以下,绝大多数具有本科学历,他们精力充沛,吸收能力强,普遍没有岗位经历。

青年教师年龄多在25-30岁,大部分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一部分具有研究生学历。青年教师经历岗位适应阶段,普遍表现出专业发展渴望,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操作信息化工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

市级骨干教师是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年龄多在30岁以上,教龄10年以上,学历大多为大专和本科,少部分为研究生。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2.岗位认知方面

新岗教师对幼儿园教师职业本质和责任普遍缺乏深度认识,往往是由于“喜欢孩子”“喜欢唱歌跳舞”等因素选择职业,职业理解理想化、简单化、片面化。置身职场后,一旦遇到真实情境、挫折或问题,他们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离职。

青年教师基本理解幼儿园教师工作内容和特点,能够平衡职业幸福感与不足之间的关系,尽管会出现工作环境的变化,但是职业选择逐渐稳定,人际交往上有一定的自信。

市级骨干教师一般都有较明显的职业理想和发展追求,处于发展的成熟阶段;绝大多数教师职业信念稳定,较少受情绪和挫折影响;有较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教师的本质属性,对儿童更加尊重、理解。

3.岗位技能精准度方面

新岗教师处于对职业的感知探索阶段,比较关注自我的感受和行为,自我要求常常停留在“能应对要求的工作,尽量少出错”,不善于处理与幼儿、家长和同事关系,开展工作需要指导者。

青年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适应期,能够理解和适应岗位的基本要求,从关注自我转向关注自身专业能力,开始职业规划,尝试建构自身专业能力结构,对增强自我实践能力充满渴望,少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个人教育特色。

市级骨干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稳定期,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有较丰富的教育智慧,能够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够协调同事、幼儿、家长之间的各种关系,大多数形成了个人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有较稳定的、全面的知识结构,表现出较强的专业自信和个人自信,能够对教育教学进行自我评估。

二、不同成长阶段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

在培训和调研中,我们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了调研,在培训主题、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预期等方面,不同阶段教师具有不同的培训需求。

新岗教师无论是职场要求还是培训主题都集中在“如何快速适应岗位”上。培训内容要求具体而实用,最好与当前职场情境遇到的问题密切相关,如“如何撰写教育活动计划”等。培训方式集中于观摩活动案例和专业指导。培训效果上,教师希望获得有关具体问题的案例、策略和方法,可直接用在教学实践中。

青年教师对培训主题需求多元化,包括活动、游戏、区域等多种实践能力,培训内容范围较广,包括各类型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与评价,如何进行专业发展规划等。同时,教师希望提供主题及主题下的系列化模块,如环境创设方面所包含的活动区材料投放、教师如何适时介入、如何评价等多元指导策略。青年教师越来越关注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如区域游戏活动的组织与观察,撰写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等。在培训方式上,教师希望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优秀教师的管理方法与教育方法,同时希望自己能够在某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在培训效果上,教师想要获得多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策略。

市级骨干教师要求培训主题前沿性,既能够保持优秀教师的先进性,又能够立足岗位进行辐射引领。培训内容要求有专业知识更新,也兼顾到现代技术和新策略,如微课程技术与研发、学习故事的撰写、《指南》背景下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总结等。培训方式关注个性化指导、自主性学习、高端培训和互助式交流等。教师渴望获得与优质园所和资源接轨的机会,希望在经验提升、成果总结、辐射引领上得到指导。

三、不同阶段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分析

基于对新岗、青年、市级骨干教师职业生涯特征和培训需求的分析与了解,培训确定两个原则,一是“了解需求,引领需求”,既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又要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适时选择培训内容,引领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要“立足特征,各有差异”,培训要立足教师成长阶段的不同特点。基于两个原则,我们根据教师成长阶段特点实施不同模式的培训。

1.“基本功实践应用为主”的新岗教师培训模式

新岗教师培训目标宜主题聚焦,重点在应知应会内容,模块要单一。培训内容板块要少,学习内容要具体,突出具体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必备常识性知识,如唱、跳、画等基本功的指导策略,教育活动计划的撰写,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规范与要求和师德教育等。培训方式以工作坊、操作体验、示范观摩和经验分享为主。培训团队以优秀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

区域新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我们以基础性和规范化为培训目标,设计三年阶梯滚动式课程,教师每年集中学习1次,课程重点完成“一德四知十二会”: “一德”即师德,“四知”即知道岗位职责、知道《指南》、知道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点、知道一日常规,“十二会”即会讲故事、会做玩具、会画画、会弹奏、会跳舞、会唱歌、会观察、会游戏、会写计划、会设计活动、会创设环境、会与幼儿沟通。培训团队以一线教师为主,课程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师德课程从原来的专题讲座形式调整为与老教师对话与分享、观看专题片等形式。

2.“促进能力吸收和转化为主”的青年教师培训模式

青年骨干教师以专业能力的吸收和转化为主。培训目标宜广泛,重点为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覆盖。培训内容应包含教育各领域、各类型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培训内容为规定课程和自选课程相结合,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活动观摩、互动答疑和课例分享等。培训团队应以部分专家学者和大部分一线优秀园长和教师为宜。

区域青年教师培训中,我们主要围绕“反思成长、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环境创设”等内容设置了4个模块24个专题课程,每个模块内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实践性课程占95%以上,自选课程占90%以上,确定了2选1和4选1式课程自选菜单。组建了32人、68人和100人的不同培训班型,满足操作式、体验式、参与式培训方式等在互动、操作、对话的要求。

3.“释放和呈现”为主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目标要突出教育教学经验与成果总结与提升。培训内容包括经验与成果的实践、研究与总结和成果的呈现方式,如微课程技术、课题研究方法等。培训方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辐射引领、课程研究与开发、经验成果总结等。培训团队有知名专家、教科研人员和优秀园长与教师。

区域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我们以“信息技术背景下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为专题,设置了微课程认知、微课程技术、微课程制作与微课程分享四个课程模块,通过分组任务驱动方式,使学员在研发流程中完成培训。

四、思考

基于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特征实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对教师的成长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教师培训需求有了进一步认识,对教师成长规律有了进一步掌握,这些认知与研究成果也是今后培训可借鉴的成果。

1.基于教师成长阶段特征的培训体现了层次性

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代表了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阶段性,新岗、青年、骨干教师在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发展上存在着不同差异表现,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培训应该做到层次性。层次性的培训能够避免整齐划一和统一要求的弊端,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强。

2.基于成长阶段的培训满足了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教师成长阶段的特征不同,也说明教师在不同阶段上需求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能体现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整体,也可能是某个教师的个性方面。立足教师的个体差异的培训内容,能够满足教师的个体需要,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表现的认识要客观准确,具有辩证性

幼儿园教师生涯阶段不是固定不变的,职业生涯周期只是一个基本的规律,教师受专业成长教育经历、成长环境、自主发展、组织机制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成长周期和表现差异较大,因此,每一个培训项目,都要尽可能了解每一位培训对象的阶段特点和培训需求,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惠人]

Practice of and Thoughts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Training Mode in Light of Career Characteristics

ZHAO Yu

(CenterofPreschoolTeacherEducation,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kindergarten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career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training demands. Kindergarten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s should have different forms, showcase stratification, individua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career characteristic; kindergarten teacher; training patter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6-05-10

赵宇(1963- ),女,辽宁凤城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G451.2

A

1008-388X(2016)03-0016-03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阶段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