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戏剧鉴赏教学有关问题探究

2016-03-21 06:47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戏曲冲突戏剧

周 健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高中语文戏剧鉴赏教学有关问题探究

周 健①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进行戏剧的鉴赏学习。如何进行戏剧鉴赏教学是教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实践的重要问题。戏剧鉴赏的内容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基础起点,把握戏剧的核心要素;重视鉴赏戏剧的艺术特征,把握戏剧最本质的特点;戏剧鉴赏的方法操作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课堂教学,把握戏剧鉴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戏剧鉴赏;课堂教学;核心要素;艺术特征;评价标准

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作为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戏剧文本),剧本是舞台表演的依据,阅读、欣赏优秀的剧本是一种美好的文学熏陶和享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戏剧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就是进行戏剧的鉴赏学习。仅通过一个学习单元中的三篇课文来达到这一目标中对戏剧鉴赏的要求,无疑是有难度的。如何进行戏剧鉴赏教学,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戏剧的魅力,是教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重视戏剧鉴赏的基础起点,把握戏剧的核心要素

依据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很多种类。高中戏剧鉴赏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古代戏剧(戏曲)和中外现代戏剧(主要是话剧)。

1.把握戏曲——中国古代戏剧的要素及特点

戏曲角色细致化。戏曲是一门融合了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它通过演员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情节、表现矛盾冲突和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戏曲的表演体系中,戏剧人物是戏剧艺术的生命,而戏剧主题的表达、情节的构造、人物性格的塑造等等都需要通过角色行当传达、表现出来。 角色,是戏曲中演员扮演的具体人物。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等;“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和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因此,扮演戏剧人物的角色处于核心地位,充当着重要的作用。

戏曲故事歌舞化。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无论是中国古代戏曲还是中外现代戏剧,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音乐性念白,而“打”则指的是武功。

演员表演虚拟化。虚拟化的表演方法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核心,是指在表演上把人物具体行动中和具体操作中的直接实物对象虚掉,结合人物的抒情写意,在泛美的表演身段里把它描写出来,以一桌两椅为象征的空空舞台上,戏曲演员要在这种不存在任何专用实体对象和环境的条件下,通过演员唱、念、做、打的情态动作,来指示实体对象和特定环境的存在,去诱发观众的美感联想.也就是在实上虚而在情中显。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运用“虚拟”(即没有实物的表演)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演员生动的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虚拟动作,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叫程式化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动作。

艺术形式综合化。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形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戏曲的综合性既来自一部戏剧作品的问世要有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音响、服装、化妆、道具等不同部门的努力,更深入地讲,又在于戏曲艺术形式本身具有时空综合、视听综合及现场交流的特性。这种特性是戏剧艺术的精髓,也是戏剧艺术本质的生命力之所在。

2.把握话剧——中外现代戏剧的要素及特点

话剧的舞台性。话剧属于舞台艺术,它的最鲜明特征之一就是“舞台性”。所谓“舞台性”,是指话剧表演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舞台是话剧艺术的载体,没有舞台就没有戏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但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二是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身临其境的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话剧表演对于观众而言是很直观的,看话剧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剧情发生在身旁。

多种艺术的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上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小的舞台实乃大社会,浓缩生活又高于生活。

以对话方式为主的对话性。话剧与传统戏曲相区别,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即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炼,生动,优美,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

二、重视鉴赏戏剧的艺术特征,把握戏剧最本质的特点

1.把握戏剧艺术主要特征——强烈的戏剧冲突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和属地村民等各方主体应本着共同参与、配合互动、协商妥协的理念,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为纲领,通过陪伴式服务(含驻地式指导),采用乡土材料和适用技术,准确、经济、有效地建设美丽乡村。

较之于诗歌、散文和小说,戏剧以其矛盾冲突而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因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戏剧冲突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冲突及人物内心的冲突等不同的种类,紧张而集中的戏剧冲突由人物性格所决定,又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牢牢把握戏剧冲突,是鉴赏戏剧的关键。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及戏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在《雷雨(节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此作为切入点来把握人物的形象无疑是一个比较恰当的角度。将“通过矛盾冲突及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解读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直接从戏剧矛盾冲突的角度切入对课文的赏析,并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体会到戏剧语言独有的魅力,这样就充分体现出了戏剧的基本特征,对于提高学生在戏剧方面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是很好的奠基和引导。

2.把握戏剧剧本的“集中性”特征——内容的高度集中

戏剧由于受舞台空间和演出时间的限制,讲究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故而戏剧便具有一种高度集中的特点,是剧本的又一特征。戏剧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集中、故事情节的集中、矛盾冲突的集中和人物活动场景的集中几个方面。在这个单元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很少接触戏剧作品。学生对戏剧的学习几乎是“零起点”,可以设计课堂表演教学活动,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从而加深认识。由于表演能恰如其分地使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神态得以呈现,学生能够通过认真的参与或者观看表演,体会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激烈冲突,从而解读出人物的形象。这样的设计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表演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之间也不断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 把握戏剧语言的艺术特性——用语言创造舞台形象

戏剧也是语言的艺术,戏剧用对话、独白等台词创造活生生的舞台形象。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戏剧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揭示人物性格,表现矛盾冲突,反映生活内容,展现戏剧主题的。因此,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就比其它文学形式显得更加重要,有着特殊的要求,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剧作家或通过充分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关系,或通过富有动作性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心活动,或通过富有潜台词的语言,揭示人物活动的目的和实质,反映丰富深刻的生活内容。可以说,如果没有戏剧语言,没有戏剧语言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所展示的戏剧冲突,便没有戏剧。

三、重视戏剧鉴赏的课堂教学,把握戏剧鉴赏教学的有关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评价指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戏剧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把握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鉴赏人物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和独特的审美、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中外戏剧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优秀的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评价指标

突出教学重点。其一,了解戏剧基本情节,理清戏剧人物关系,把握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戏剧冲突。其二,从舞台说明和人物语言两方面赏析戏剧语言,从而准确把握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三,分析、品味、探究戏剧文本,把握戏剧人物形象,形成对戏剧文本独特而多元的解读。

明确教学难点。其一,引领学生揣摩戏剧语言,品味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动作性,特别是挖掘人物语言内在动作性——“潜台词”的丰富内蕴。其二,指导学生抓住戏剧冲突,认识戏剧冲突对表现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赏析戏剧结构安排的巧妙之处。其三,指导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戏剧文本,对戏剧人物有独到的认识、理解,实现探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的尝试。

3.教学方法评价指标

需要重视以下环节。其一,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布置学生课前通过不同途径收集与课堂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使学生对戏剧知识和课本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地位有总体把握。课前阅读要求学生把握戏剧情节。通过阅读文本,把握主要事件,理清情节发展的主线和人物关系,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命运 。

其二,教授学生基本鉴赏方法。教师要以精准的讲授和恰当的点拨来帮助学生体会戏剧文体的特殊之处,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对刻画戏剧人物性格的作用等。可采用以下方法,即引领学生分析戏剧冲突,通过对戏剧情节的进一步分析,理清情节发展的内部层次和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切实把握戏剧冲突所反映的本质。引导学生揣摩戏剧语言,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研究戏剧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强的语言和精炼深刻的潜台词,通过品味和赏析,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提高鉴赏戏剧的水平。

其三,带领学生实施课堂及课下拓展互动。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赏析作品,品读戏剧,在讨论、交流、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文本,鉴赏品读时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戏剧文本,体验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形成对戏剧人物的独特见解。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尝试片断表演,根据戏剧舞台艺术的特点,选取经典片断,指导学生将内在的领悟与外在的表演相融合,促使阅读与表演的结合,体会戏剧特有的艺术魅力,锻炼学生对本文进行再创作的能力。由于戏剧的直观性特点,应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利用图片展示、音频视频等,观赏传统戏曲、话剧表演和根据戏剧原著改编的影视剧,激发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优化戏剧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阅文]

On Problems of Drama Appreciation in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ZHOU Jian

(CenterofSeniorHighSchoolTeacherEducation,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Drama appreciation is arranged in unit one, book four of Chinese textbook by PEP. How to teach drama appreci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which needs to be thought over and researched by teachers. In terms of contents, teachers should emphasize basic starting point of drama appreciation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drama, and master core elements and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essence of drama. In terms of method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master evaluation standards.

drama appreci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core elements; artistic feature; evaluation standard

2016-03-20

周 健(1963- ),女, 辽宁瓦房店人,教授。注: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度访问学者

G633.3

A

1008-388X(2016)03-0067-03

猜你喜欢
戏曲冲突戏剧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剧类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