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理综卷电学实验命题研读与对策

2016-03-21 05:14江苏薛燕敏
教学考试(高考物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阻箱金属棒变阻器

江苏 薛燕敏

全国新课标理综卷电学实验命题研读与对策

江苏 薛燕敏

把握命题特征,优化备考策略。

实验历来是新课标高考命题创新度最大的题型之一,因为变化而棘手,如何应对?除了走进实验室认真完成学生实验外,还要认真研究考纲及新课标实验命题特征,依此做出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案,本文就以电学实验为主,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一、以考纲实验为原型,变化创新

【例1】(2016·全国卷Ⅰ)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 0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V,I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60℃时阻值为650.0Ω。

(1)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

图1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_(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解析】(1)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报警器的电阻是650.0Ω,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取值范围在250Ω到1 150Ω之间,因此滑动变阻器应该选R2。

(3)电阻箱代替报警器工作时的热敏电阻,阻值应为650.0Ω,滑动变阻器刚开始应置于b端,若置于另一端,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mA,报警器可能损坏;实验调试时,将开关置于c端,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

【答案】(1)连线图见解析 (2)R2(3)①650.0b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mA,报警器可能损坏 ②c报警器开始报警

二、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拓展创新

【例2】(2016·全国卷Ⅲ)某同学用图3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两根金属导轨ab和a1b1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N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S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与两导轨垂直。

图3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

(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

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

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

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流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解析】(1)限流式接法要求滑动变阻器接线时只能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磁铁N极位于上方,说明磁感线向下;开关闭合后,金属棒往右运动,说明棒受到向右的安培力;由左手定则可知,电流应垂直纸面向外(ab指向a1b1);所以应按“电源正极→开关→滑动变阻器下接线柱→滑动变阻器上接线柱→电流表→ab→a1b1→电源负极”的顺序连接回路。

【答案】(1)连线如图4所示

图4

(2)AC

【感悟】最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命题加强了与教材的联系,如2012年测量磁感应强度源于教材后面的练习,加入了变阻器限流;2013卷Ⅱ改装成多用电表、2015年卷Ⅰ改装和校准毫安表源于教材正文和练习,增加了定量运算和有效数据;2014年卷Ⅱ电阻测量源于老教材中的外接和内接法;2016年卷Ⅲ安培力实验源于教材演示实验的变形,所以高考复习以本为本,教材中的各个栏目的设置都是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呈现,要重视起来。

三、以实验思想为依据,重组创新

【例3】(2016·全国卷Ⅱ)某同学利用图5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V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开关1个,导线若干。

图5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原理图5连接线路;

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5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

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_(填“R1”或“R2”)。

(2)根据图5所示电路将图6中实物图连线。

图6

(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100μA B.250μA

C.500μA D.1mA

【解析】(1)实验原理类比于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电压表所在支路的总电压应该尽量不变化,即滑动变阻器选最大阻值小的,即选R1。

(2)如图7所示

图7

【答案】(1)R1(2)见解析图 (3)2 520 (4)D

【感悟】实验的原理、思想是实验的灵魂,也是高考命题创新的立足点。像2015年卷Ⅱ中利用半偏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以及例3,都巧妙地利用了串并联电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等,这些常用的思想方法及实验技巧在上期中有详细的叙述,请读者自行查阅。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电阻箱金属棒变阻器
“双棒”在磁场中运动问题分类剖析
巧解滑动变阻器类动态电路题
小小变阻器有大用
探究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
直流电阻箱示值误差超差排除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及误差分析
分析直流电阻箱误差对检定二次仪表的影响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问题
为什么必须忽略所有电阻
——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压轴题的已知条件的深入分析
再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