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教学范式转型

2016-03-21 09:26李冲锋
江苏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范式大数据阅读教学

【摘要】大数据为阅读教学范式转型提供了基础。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教学范式转型表现在从基于教学经验到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转型,从基于阅读散点到基于阅读共点的教学转型等方面。阅读教学的大数据如何获得,阅读教学能基于多大的数据,阅读教学该如何利用大数据等几个问题是阅读教学范式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阅读教学;教学范式;范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07-02

【作者简介】李冲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201304)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语文教师研究会常务理事。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教学亦不能免。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使用教师与学生的数据,将成为一种教学趋势,由此会带来大数据基础上的阅读教学范式转型。

一、大数据: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基础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合写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被认为开大数据研究之先河。在本书中他们指出,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

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教学范式转型首先需要获得关于阅读教学的大数据。大数据是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基础。那么,什么是阅读教学的大数据呢?它是指阅读教学中师生活动及各种资源海量信息的统计结果。具体而言,阅读教学的大数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阅读活动的大数据,这类数据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量、阅读方式、阅读行为、阅读理解结果等的海量数据;其次,教师阅读教学活动的大数据,这类数据主要包括教师阅读教学准备、阅读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海量数据;再次,师生阅读教学活动数据,这类数据主要包括师生阅读互动的行为、方式、频次等方面的海量数据,同时还涉及支持阅读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数据,包括阅读文本资源、支持学生阅读学习的资源、支持教师阅读教学的资源等。只有通过信息技术获得阅读教学活动的大数据,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变革。

二、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表现

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范式,使阅读教学呈现新的范式形态。这种范式形态表现在从阅读教学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方面面。其中以下两点值得我们关注。

1.从基于教学经验到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转型。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阅读经验而展开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教学指导价值的教学基础。教学经验虽然是建立在客观教学实践基础上,但毕竟是主观的产物,具有模糊性、不准确性等特征,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教学,准确性会产生偏差。传统的教学也不是没有数据,但传统教学的数据量是有限的,因为数据量的局限而很难全面、准确地呈现教学的样态。

大数据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改变仅信赖经验进行教学的不足。大数据因其数量巨大,而且全覆盖性地获取数据,加之类型丰富多样,所以可全面、客观、准确地呈现教学的情况。在对教学情况全面把握、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教学进行精准定位,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因此,实现从基于经验的教学到基于数据的教学,是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重要表征。

2.从基于阅读散点到基于阅读共点的教学转型。

阅读是一个很私人化、个性化的活动,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内容。然而,总有些基本的内容是确定的,不能因人而异的。比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论读者怎么解读他都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成为哈里·波特。那么是什么使这个人物成为哈姆雷特而不是哈里·波特呢?这是文本的特性所在,阅读的共识所在。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不能基于个人化的理解,而要基于阅读的共识。个性化的角度是一种散点阅读。散点阅读的特点是随意性强,在具体阅读点上可能比较深入,但读者与读者之间共识性内容少。而共点阅读则是在大家都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地方进行阅读。阅读共点是在散点阅读结果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阅读的相同处。

对阅读教学而言,最好是基于阅读共点,进行共点阅读。阅读教学不排斥个性化的散点阅读,但不能建立在散点阅读的基础上。如果建立在散点阅读的基础上,那么教师就可以以个人的一己之见去教学。阅读教学需要建立在阅读共识,即阅读共点的基础上。然而,阅读教学的共点如何获得?这就需要作大量调查获得大数据,并从大数据中合并、整合、分析出阅读共识。对阅读共识分析的数据,既需要来源于已有的公开发表的文本,也需要来源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在海量散点阅读信息的基础上,寻找到阅读的聚焦点,即阅读共点。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根据教参提供的一种思路,或者教师的一己之见,即散点阅读的结果而展开,在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教学中,这种情况将不再出现,阅读教学要建立在阅读共点的基础上。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阅读共点就意味着它是正确的,它也可能是错误的。不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阅读教学要在阅读共点的基础上展开,要么把正确的阅读共点教授给学生,要么通过对阅读共点的拨偏归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大数据时代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问题思考

在目前几十个学生一个班级的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来探讨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教学范式转型,我们不得不思考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

1.阅读教学的大数据如何获得?

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如何获得阅读教学大数据的问题。阅读教学大数据的获得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获取、分析、运用大数据的前提!然而,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或虚拟化技术。一个一个的学生的信息如何与大数据的技术勾连起来呢?如果不能实现学生个体信息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勾连,那将无法真正获得大数据。

2.阅读教学能基于多大的数据?

即使能够获得阅读教学的数据,我们也要质问一下,所获得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吗?注意,我们是在大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来探讨这个问题。就阅读教学所需要的文本资源来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海量的大数据的支持。然而,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必须要考虑教师教学数据和学生学习数据,以及师生互动数据的获得。大数据的本质是庞大的数据组,数量巨大。然而,从获取师生阅读教学活动数据的角度来看,不论怎么获取,一个班级里就几十个学生,即使是学生阅读活动的数据全部获得,也就是这一些,这些数据能够称之为是真正的大数据吗?

3.阅读教学该如何利用大数据?

即使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利用大数据呢?这是一个教学论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充分地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才能实现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教学,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但是,如果大数据只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不是重要的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那仍然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所以,大数据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之所以探讨这三个问题是想说明,如果不能够获得阅读教学的大数据,或者获得的数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或者即使获得大数据而不能正确地使用大数据,都将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

猜你喜欢
教学范式大数据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