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64例临床研究

2016-03-24 03:12马亚敏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景洪6661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治疗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马亚敏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景洪 666100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64例临床研究

马亚敏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景洪6661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分成治疗1组和治疗2组,给予治疗1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胶囊、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在治疗1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治疗2组患者静脉输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优于治疗1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治疗1组患者的73.8%(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治疗1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8%,高于治疗2组患者的3.1%(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胶囊、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确切。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糖尿病为发病率最高的代谢性疾病,病理特征以高血糖为主,具有病程长、合并症多等临床特点[1]。较长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发现,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对心脏、肾、眼、神经等器官和组织造成慢性损害,继而引发相关并发症,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急性心肌梗死为糖尿病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为改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状况,该院该次研究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研究对象为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64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64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结果均与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结果均与美国心脏病学会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符合。将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32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61.3±1.5)岁,平均病程(7.8±1.3)年。治疗2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5例和17例,平均年龄为(62.1±1.7)岁,平均病程(7.5±1.2)年。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开展,患者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患者参与临床研究,且均已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和糖尿病饮食指导。

1.2.1治疗1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1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192;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0 mg/片)、辛伐他汀胶囊(国药准字H20030103;药品特性:化学药品,20 mg/粒)、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国药准字H10980166;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 mL:5000AXa单位)治疗。用药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温水口服,100 mg/次,1次/d;辛伐他汀胶囊温水口服,20 mg/次,1次/d;治疗周期为2周。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每次注射5000U,每隔12 h注射1次,治疗周期为1周。

1.2.2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2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胶囊、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10100药品特性:中药,每支装2 mL)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胶囊、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的用药方法与治疗1组患者相同;将6 mL疏血通注射液加入至250 mL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输注,1次/d,治疗周期为2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状况、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周期结束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及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周期结束后,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均无异常。有效:患者血糖控制在标准分为内,心电图ST段有所升高,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可见轻度异常。无效:血糖明显高于标准值,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可见明显异常。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正态分布的研究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年龄、糖尿病病程等量性指标采用(±s)表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采用t和χ2进行组间样本差异检验,P<0.05表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1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比较(±s)

组别治疗1组治疗2组t值P值12.2±1.3 11.9±1.4 0.702 0.487 8.5±1.1 5.2±0.8 10.850 0.000 19.2±2.3 19.3±2.5 0.132 0.890 10.3±1.2 6.2±0.9 12.224 0.000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治疗1组患者的75.0%(P<0.05),见下表。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2.3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治疗周期结束后,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治疗1组32例患者中,共7例患者发生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8%。治疗2组32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组间心血管时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χ2=5.143;P=0.023)。

3 讨论

多数临床研究均已证实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转归均具有明显影响[4-5]。此外,临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5年内的病死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6]。分析原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糖代谢异常,血管内皮功能发生紊乱,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易在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所具有的上述病理特点,使得药物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7]。

该院该次研究在给予两组患者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治疗1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胶囊、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在治疗1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治疗2组患者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治疗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和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治疗1组患者。治疗周期结束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1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该药物可通过与环氧化酶中的COX-1活性部位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导致COX失活,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辛伐他汀胶囊为临床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常用药物,疗效显著。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主要用于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大量临床应用均已证实,该种药物疗效确切。疏血通注射液为中药,药物成分包括水蛭、地龙等。药理研究已证实水蛭素能够阻止血液中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激活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具有溶栓降脂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

综合分析该次研究结果,该院认为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胶囊、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梗患者,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的首选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彭晓韧,赵艳芳,邹大进,等.应激性高血糖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6): 631-636.

[2]彭晓韧,赵艳芳,邹大进,等.糖尿病在急性心肌梗死危险评估中地位的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6):322-328.

[3]贾新巧.伴随肾衰竭和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268-2271.

[4]娄长芹,李冬梅,王雁先,等.入院血糖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15(6):1023-1024.

[5]胡雅光,张会久,张志,等.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B型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 2499-2501.

[6]田恒松.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27-2928.

[7]张庆华,闫华,赵国玉,等.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354-4355.

Clinical study of 64 case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A Ya-mi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Xishuangbanna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Jinghong Yunnan 6661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 our hospital in 2013 February to January 2015 period from 64 cases of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patients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1 and treatment group 2 and give the treatment group 1 patients with aspirin, simvastatin capsule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the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group 1 were based, giving treatment group 2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blood of commentary Tong injection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he 2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the treatment of 1 groups of patients(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8%, higher than the 1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73.8%(P<0.05).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and 21.8%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e 1 groups was 3.1%, higher than the two(P<0.05)in the 2 groups. Conclusion aspirin enteric coated tablets and simvastatin capsules, injection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and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ation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patient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definite.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meth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收稿日期:(2015-10-23)

[作者简介]马亚敏(1978-)女,云南景洪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方面的工作。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2.118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1(b)-0118-03

猜你喜欢
治疗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