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无缝隙管理

2016-03-24 06:13王雪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临床路径满意度

王雪莉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注射室,湖北 荆州 434020)



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无缝隙管理

王雪莉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注射室,湖北 荆州 434020)

[摘要]目的:完善苄星青霉素注射过程中的护理缺陷,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连续的全程无缝隙服务。方法:改进苄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制定苄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处方、制作苄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健康教育登记本、制定苄星青霉素注射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无缝隙管理方法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既减轻了注射痛苦又避免了药液浪费;健康教育内容全面,对患者的治疗与生活极具指导意义。结论: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无缝隙管理方法,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无缝隙管理;临床路径;护理安全;满意度

苄星青霉素又称长效青霉素,是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与适量的缓冲剂及悬浮剂混合制成的无菌结晶粉末,在体内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1],因其在体内吸收慢,排泄亦慢,血中有效的低浓度可维持较久[2],是治疗梅毒、淋病、风心病、预防风湿热,控制和预防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在门诊,苄星青霉素多以治疗梅毒、淋病为主,其用药途径则以肌内注射为主要方式,根据治疗特点也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苄星青霉素为白色结晶粉末,溶解后成为混悬液,分子颗粒较大,常规的抽吸与注射方法容易导致注射器的针头堵塞,导致二次注射给患者增加痛苦,造成药液浪费,同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引起不必要的护患纠纷。为了避免上述现象,保障安全注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笔者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对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苄星青霉素注射传统管理的缺陷

2011年10月以前,苄星青霉素注射传统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①科内没有苄星青霉素注射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缺乏监督机制;②护士对苄星青霉素注射缺乏风险意识,没有书面记录,使患者对药物治疗风险没有足够重视,易引发护患纠纷;③苄星青霉素注射临床护理路径、操作流程不规范;④原有的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有待改进。

2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无缝隙管理及效果

2.1改良注射方法

①患者取坐位,先选择好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消毒剂待干时,用5mL注射器取生理盐水4mL(10mL/支)溶解120万u/瓶苄星青霉素,完全溶解后吸出,排尽空气再抽吸生理盐水0.5~1mL,无需更换针头,采用“二快一匀”(即进针快、拔针快、匀速推注药物)的方法,再配合“Z形”肌内注射和留置气泡技术进行注射。②患者取坐位,先选择好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消毒剂待干时,用5mL注射器取生理盐水4mL(10mL/支)溶解120万u/瓶苄星青霉素,完全溶解后吸出,排尽空气再抽取0.2%利多卡因0.2mL使之充满注射器的乳头部、针梗和针头[3],采用“二快一匀”(即进针快、拔针快、匀速推注药物)的方法,再配合“Z形”肌内注射和留置气泡技术进行注射。以上两种改良注射方法,操作者根据个人工作习惯任选一种方法进行操作。

2.2改进管理方法

①制定苄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处方,统一、规范、细化健康教育内容;②制作苄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健康教育登记本,结合健康教育处方,由执行注射的护士进行口头宣教、书面宣传、书面记录;③制定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护理临床路径,注射护士遵照临床路径执行;④制定督导机制,质量控制小组每周检查,护士长每月现场抽查,确保健康教育有效落实。

2.3完善苄星青霉素注射护理临床路径

苄星青霉素在注射前,必须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皮下试验阴性者方可注射。皮试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史、过敏史、饮酒史和家族史。皮试后:①嘱患者在皮试观察区等候20min,口头告知患者如出现心慌、气促、胸闷、烦躁不安、冷汗、皮肤瘙痒、腹痛等不适症状及时通知护士;②向患者发放苄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阅读并给予讲解;③嘱患者阅读健康教育宣传栏,详细具体的了解苄星青霉素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观察皮试结果,结果阴性者可以注射。苄星青霉素注射前:向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恐惧的心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放松肌肉,转移注意力,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注射后:①注射完毕,嘱患者在观察区休息30min,无不适症状方可离开。②嘱患者回家后可用热毛巾湿敷注射部位,促进药物的吸收,避免出现局部硬结。③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患有梅毒或淋病的患者情绪会很低落,恐惧和担心疾病不能根治,甚至感到痛苦和委屈,还担心被他人歧视,不被尊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保护病人的隐私,要尊重患者,给予患者隐蔽的治疗环境,减轻患者的心理顾虑,以热情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④嘱咐患者日常生活用品要专用,贴身内衣、毛巾、床单、被褥要用开水烫洗或煮沸消毒。⑤注意生活调节,防止传染他人。已婚夫妇应同时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患病期间也不能怀孕,因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孕妇流产、早产或死胎,也易导致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⑥治疗后第1年要每3个月复查1次血清,第2年要半年复查1次血清,一般至少坚持3年。⑦明确诊断后,治疗越早越好,尽可能避免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及早产并发症的发生[4]。操作者做好个人防护:①操作者保持皮肤完整无损,避免防护失败造成职业暴露;②操作前后洗手,戴无菌手套;③操作中防止针头误伤自己;④操作后医疗垃圾按规定分类处置。

2.4效果

自2011年10月实施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无缝隙管理方法以来,接诊苄星青霉素注射患者2189例。患者对注射方法给予认同,反映注射过程中舒适度增加,避免了药液浪费;护士与患者沟通及时,健康教育内容全面,极具指导意义;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施前2011年为83%,实施后,上升为2012年的87%,2013年则实现了满意度的大幅度提升,达到了92%。

3讨论

3.1改良注射方法的循证依据

为了减轻局部肌内注射时的疼痛和降低针头堵塞,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护理同仁做了较多的研究,如在注射前吸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减低针头及乳头部药液溶度和粘稠度,可避免针头堵塞,提高注射成功率[5,6];采用留置气泡技术和Z型肌内注射法,可减轻疼痛和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7];采用改变溶媒的方法来减轻疼痛和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8]。利多卡因局麻强而持久(持续1~2h),安全范围大,无扩张血管及组织刺激性[9],与长效青霉素无配伍禁忌,性质稳定。注射长效青霉素前注入少量的利多卡因,可阻断局部注射时痛觉的发生和传导,且可降低针头及乳头部药液浓度和粘稠度,降低患者注射疼痛程度,保证注射成功,患者更乐于接受和配合此治疗方法,顺利完成治疗。

3.2实施全程无缝隙化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苄星青霉素注射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若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与护患纠纷,我科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的苄星青霉素注射临床路径表具有以下优点:①强化了患者的风险意识,让患者重视苄星青霉素注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避免意外发生;②强化了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优质规范服务,重视口头宣教、书面宣传(健康教育处方与宣传栏)、书面记录(健康教育登记本)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全方位健康教育,有效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③强化患者的知情权,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护士的职责与义务,避免护患纠纷。门诊注射室接诊的患者地域广、人数多、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认真履行护理人员的职责是必须的[10],指导患者执行遵医行为也是必要的,这样既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又使护患之间增进了沟通与理解。

3.3实施全程无缝隙化管理,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实施全程无缝隙化管理后,从注射方法上得到了改进,减轻了患者的注射痛苦;从根本上解决了药液浪费的问题,使药物治疗剂量更精确,获得了患者的认同与赞许;健康教育全面到位,让患者明确了苄星青霉素注射治疗的风险与意义,让患者明确了遵医行为的重要性,明确了患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与作为患者配合治疗的义务。这些改进措施,切切实实让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化的、高效、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肯定了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所以护理服务满意度逐年提升,2013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了92%。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33.

[2]罗晓梅,江美霞,张映芬.改良抽吸药液操作技术在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1~92.

[3]尹小艳,鲁巧梅.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2,27(11):48~49.

[4]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7.

[5]潘爱娣,吴晓锐,游小琴.长效青霉素不同注射方法效果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37~238.

[6]俞林华,赵娟.长效青霉素注射方法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5,11(17):1382~1383.

[7]魏雪梅,胡贤芬,沈利.苄星青霉素的两种肌内注射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川医学院学报,2006,21(5):463~464.

[8]诸小华,蒋晓红.长效青霉素无痛肌肉注射方法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7,13(14):1276~1277.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8.

[10]吕萍,马鸿雁.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J].医院健康教育,2003,19(12):959.

[编辑]一凡

[收稿日期]2015-12-18

[作者简介]王雪莉(1977-),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623598137@qq.com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18-0054-03

[引著格式]王雪莉.苄星青霉素注射全程无缝隙管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8):54~56.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临床路径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分析
临床路径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设想
护理宣教前置在胃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作用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