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针灸操作技能为核心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模式探讨

2016-03-24 06:13王述菊程井军吴绪平杜艳军瞿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王述菊,程井军,吴绪平,杜艳军,瞿涛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以提高针灸操作技能为核心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模式探讨

王述菊,程井军,吴绪平,杜艳军,瞿涛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为了更好地加强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以提高针灸操作技能为核心,探索《经络腧穴学》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经脉教学、分部位总结、腧穴首字按字母顺序排列总结、腧穴尾字按字母顺序排列总结、腧穴配伍与针灸处方总结、以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进行点穴实训等方式,达到提高针灸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提升针灸推拿学专业针灸操作技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针灸操作技能;教学模式;《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和基础课程,是学习针灸推拿学专业后续内容《针灸处方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的奠基课程,涵盖了经络学和腧穴学两个分支学科。经络学是阐述人体内外上下各部联系,以及相关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针灸学科。腧穴学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研究腧穴的特点、位置、主治作用及临床应用的一门针灸学科。《经络腧穴学》是每一位从事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人员所必须首先掌握的基本知识。

《经络腧穴学》传统的教学法是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这样可系统、全面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但同时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3]。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分经脉教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以上篇、中篇、下篇形式体例,上篇经络腧穴总论中包括“经络总论”、“腧穴总论”两个内容,中篇经络腧穴各论中按照“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外奇穴”分别讲述,下篇是经络腧穴现代研究。在各论部分讲授中适当调整教材安排次序先学习奇经八脉的督脉、任脉二条经脉,再学习十二正经。学习腧穴时先分经讲解,即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逐条经脉讲解,再分部总结,即按人体部位横向联系归纳总结。对于临床常用腧穴如中脘、关元、合谷、曲池、内关、劳宫、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太冲等的定位、主治、操作、临床应用,可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列举临床病例,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此病症的病因病机,给出诊断、针灸处方及操作方法,并且穴位释义,明确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穴及配伍原则。

2分部位总结

分经脉学习完成后,换一种思路,打破教材中经络循行路线的概念,按人身分部位的横向总结,按照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背腰部、上肢部、下肢部的腧穴分部位归纳总结。如头面部眼睛周围有睛明、攒竹、阳白、丝竹空、承泣、四白等;耳周腧穴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角孙、率谷、完骨等;肘关节周围以曲池穴为重点,外侧有天井、小海,内侧有尺泽、曲泽、少海,曲池穴下方有手三里;膝关节周围以足三里穴为重点,外侧有犊鼻、阳陵泉、梁丘,内侧有阴陵泉、膝关、阴谷、曲泉、血海,后面有委阳、委中。这样分部位、分区域总结归纳,便于腧穴的关联记忆。

3腧穴首字按字母顺序、尾字按字母顺序排列总结

362个经穴,以腧穴首字按字母顺序排列总结,以腧穴尾字按字母顺序排列总结,可强化对腧穴定位、归经的掌握,打乱按经脉学习的纵向排列取穴顺序,巩固所学腧穴的定位及取法,换一种学习方式加强腧穴取穴的技能操作训练。如总结“承”字开头的腧穴:任脉的承浆,足阳明胃经的承泣、承满,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光、承扶、承筋、承山,足少阳胆经的承灵。总结"白"字结尾的腧穴:手太阴肺经的侠白,足阳明胃经的四白,足太阴脾经的隐白、太白,足少阳胆经的阳白、浮白。

4腧穴配伍与针灸处方总结

腧穴配伍是根据病证选取相应的具有相同主治作用的穴位,是针灸治疗处方中穴位组成的重要元素。王富春教授提出了新概念“同功穴”[4,5],有一类腧穴对某一疾病症状具有相同的治疗作用,这样一类腧穴统称为“同功穴”。针刺治疗某一种病症时,都有一类相同治疗作用的腧穴,如主治胃脘痛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中脘、梁丘、公孙等, 这样一类腧穴称为胃脘痛的“同功穴”。主治失眠的穴位有百会、四神聪、神庭、神门、三阴交、心俞、巨阙等,这样一类腧穴称为失眠的“同功穴”。“同功穴”使腧穴的研究思路由“一穴多病”转变为“一病多穴”。在课堂教学中,从介绍某个穴位可以治疗某种病症或几种病症,转变为总结某一病症有哪些相同主治作用的腧穴可以治疗。

5以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进行点穴实训

全国针灸操作技能比赛内容包括毫针刺法临床操作、艾灸法温针灸操作、腧穴定位点穴和针灸医经医籍经典背诵,强调重视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针灸操作实践技能。其中“腧穴定位点穴”比赛内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个参赛人员随机抽取5个腧穴,一边叙述腧穴的定位、归经,腧穴定位描述严格按照腧穴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一边在模特身上用点穴笔点示出该穴的具体位置。参赛选手只有非常熟悉《经络腧穴学》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的定位、归经,并在平时学习中不断加强腧穴点穴实践训练,才能准确描述腧穴的定位并准确点示腧穴的位置。在经络腧穴实训课堂中,我们坚持以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进行点穴实训,每个腧穴按照“口述定位-演示取法-点示穴位”的步骤进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腧穴的取穴操作。

总之,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应始终重视以提高针灸操作技能为核心,加强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断提升针灸专业基础课《经络腧穴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述菊,闫庆军,陈邦国,等.《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78~79.

[2]王述菊,闫庆军,吴绪平.优化《经络腧穴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医杂志,2010,51(S2):218~219.

[3]杜少杰,柳越冬,杨志新.“相对穴”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313~2314.

[4]刘晓娜,王富春.“同功穴”研究方法刍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3850~3852.

[5]哈丽娟,李铁,王富春.“同功穴”探析[J].中国针灸,2015,35(12):1263~1265.

[编辑]刘阳

[收稿日期]2016-02-1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2015GB068);湖北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2014年度重点项目(2014A05)。

[作者简介]王述菊(1977-),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针灸防治脑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通信作者:程井军,361786273@qq.com。

[中图分类号]R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18-0076-02

[引著格式]王述菊,程井军,吴绪平,等.以提高针灸操作技能为核心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模式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8):76~77.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