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 中国精神

2016-03-28 06:28本刊编辑部
传播与版权 2016年8期
关键词:五连冠精神力量中国女排

·本刊编辑部

女排精神 中国精神

·本刊编辑部

1979年底,在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席位仅一个月之后,中国女排就夺得了亚锦赛冠军,成为“三大球”中第一个冲出亚洲的项目。

1981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经过了7轮28场激烈的争夺,11月16日,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随后,在1982年的秘鲁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再度夺冠。紧接着,在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实现了三连冠的梦想。中国女排并未就此止步,在1985年的第四届世界杯和1986年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连续二次夺冠。于是,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的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开创了我国大球翻身的新篇章。1981年11月,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则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更多的中国人则通过女排精神,真实地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为口号,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国人猛地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有些失落和彷徨。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其实就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体育竞技范围,而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

1980年代五连冠之后,中国女排几经沉浮,8月29日,2004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连扳三局,获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以来第二次在奥运会女排比赛中摘金。2016年8月20日,在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十二年之后再回世界之巅,拿下奥运会金牌!

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金牌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如今,我们党正全力以赴奔向两个一百年目标,更需要强化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今天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在全党实施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时刻,女排阔别12年再次在奥运会上夺冠,让全国人民惊喜地看到女排精神又回来了,而这种永不放弃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猜你喜欢
五连冠精神力量中国女排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打造党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WRC最艰难之战“五连冠”,奥吉尔做到了!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五连冠折桂,中国再登菲迪克工程项目奖榜首——肖凤桐会长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天河二号获世界超算“五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