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6-03-28 09:29赵艳艳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音乐教育

赵艳艳



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研究

赵艳艳

摘要:从五河民歌的概况及发展现状入手,诠释了五河民歌的典型艺术形式及音乐文化,在此基础上来阐述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根据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做细致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二是五河民歌传承人老化和贫困化,三是演唱方法未形成系统研究的教学体系,四是引入音乐教育中将面临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最后提出合理化的解决途径以及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多元路径。

关键词:五河民歌;音乐教育;音乐文化

五河民歌的音乐文化根植于淮河水乡的五河县,具有深厚的历史内蕴,其鲜明欢快的音乐旋律,贴近生活写实的词曲受到人们的追捧,但五河民歌的发展与传承面临着困顿,传承人老龄化现象凸显,具有传统民歌传承能力的为数较少,所以五河民歌的传承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鼓励与扶持,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五河民歌需要扩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需要对五河民歌进行创新,需要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利条件来发展。现今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应该引入到音乐教育中来,让学校成为传统地方民歌的重要实践基地,让更多的声乐学习者了解、学习并传唱五河民歌。

一、五河民歌的概况及发展现状

(一)五河民歌的地理环境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流经五省40个地市,其中省份包含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等。五河是淮河流域的核心地带,位于安徽省的东北部,与四省(皖、豫、鲁、苏)交界、五河(淮河、浍河、溹河、潼河)交汇,主要聚居人口为汉族,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自然风光优美,是安徽省的水产大县。

五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五河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五河民歌既有独特的地方特点,又兼容并蓄了周边地区民歌的一些特征[1]。五河县自古水路畅通,与南北地区的文化交流较为频繁,所以五河民歌的流行区域随着文化交流也在不断的拓展和延伸,五河民歌是当地较为完整系统的、具有典型艺术形式的民间歌曲。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五河县周围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并没有山区,所以这一地区的民歌是没有山歌的,只有小调、秧歌、号子、儿歌以及风俗歌等。水资源的丰富和航运的便利,拓宽了五河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交融,中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等多元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独特的地理环境产生独特的文化背景,五河民歌也由此应运而生,并承载着淳厚的民风、优雅的民俗,不断的继承和发扬。特殊的地理位置,营造了五河独特的环境优势。四通八达的水路加上独特的文化环境,让五河的民间音乐成为淮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也成为民歌传播和发扬的有利途径。

(二)五河民歌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五河县的历史十分悠久,有史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复杂多变的历史环境中难求安定。建县于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的五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下段,自古“淮夷”之地的五河,“五河五条河,淮、浍、漴、潼、沱”“淮水绕东南,沱浍注西北,惟漴合于潼,汤汤淮以北”河湖纵横,素有“泽国”之称。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的明朝大移民,才使得五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南至苏吴北达山东,大批移民的涌入和原居民形成了有机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加深,逐步形成了五河自己的风格。五河民歌则成为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五河及周边广大地区广为流传。五河在元代曾为扬州所辖,究其五河民歌源头,从不少民歌中不断出现“下扬州”的歌词推断,这其中必有极深的渊源。虽不能以直接史实证实它的起源,但从清末已经广泛流传并成型的五河民歌当中,我们已经感悟了它历史的厚重。

五河民歌在治域美景中打上了民歌的烙印,在充分展示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再现了民族的融合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发展进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五河民歌也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并被赋予时代的特征。

(三) 五河民歌发展现状

五河民歌是淮河流域苏皖交错地区产生发展起来的较为典型的民间音乐文化,本土民歌与民族音乐教育是根和叶的关系, 民歌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五河民歌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 其种类丰富, 艺术手法多样, 地方风格鲜明,作为口头传承的民间音乐文化,在2008年6月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

二、 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学面临的问题探析及解决途径

(一)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是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歌生存的社会基础面临着消失危险。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民歌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亟待改变。

二是五河民歌传承人老化和贫困化。五河民歌是典型的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语言艺术、旋律结构均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艺人的再创作,传承韵味、风格又有不同。大都是以口头传唱来完成,所以,对如此传承方式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五河民歌的老艺人仅剩存几位,年龄均在80岁以上,且生活贫寒、身体多病,又没有好的医疗条件,正在丧失传艺能力。

三是五河民歌的演唱方法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首先是学校未形成固定的师资,其次,部分传承人因老龄化现象严重不具备研究民族唱法的能力。所以将五河民歌引入学校音乐教育还需要从演唱技巧和方法入手,对现存材料进行整理研究以供教学。

四是艺术学院开设五河民歌专业,将面临招生与就业的双重压力。音乐教育将民族音乐引入“专业音乐教育”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面临着学校的扩招,分配工作制度的取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便是横亘在其引入音乐教育难以逾越的关口,这一问题也是其他非物质遗产文化作为一个专业开设而共同面临的难题。

(二) 解决途径

一是深度挖掘五河民歌的精髓所在,发倔更多的五河民歌相关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目前通过初步的普查统计,五河民歌现存180余首,其中小调类民歌居多。根据这些记录整理,十多首歌曲收录进《中国民歌集成·安徽卷》,出版了《五河歌选》[3]。

二是深入民众文化生活,从五河民歌的来源地进行探寻,对五河民歌的地域风格、词曲特点、审美内涵等方面寻求突破。如果本土的音乐在音乐文化内部得不到本土系统的传承与发展,那么它的发展必定面临着断裂的危机[4]。因此,文化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多的创造艺术实践平台,为民歌艺人提供展示舞台,对五河民歌的传承工作提供大力支持,积极组织当地优秀的民歌手或民歌传承人传授技艺,加强和拓展传承人的培养对象,尤其是对年青的民歌手的培养,同时可鼓励组织年轻的民歌手积极参加当地及省内外文化活动。

三是让五河民歌走进课堂。目前五河民歌已成功的走进小学课堂,五河县实验小学及五河三小成为五河民歌小歌手的重点培养基地。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用乡土教材的办法,教学生唱民歌,自2004年开始,学生不断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收获了一定的成绩。现今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在安徽的高校音乐专业里开设五河民歌研修班等,培养更多大量中小学师资力量,并借用新的创作方法和知识对于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加以创新。

四是积极开展和举办不同形式的五河民歌声乐作品比赛。鼓励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比赛,以赛促进学习,激发学习热情,保护本土民歌。“西方音乐中心论”对我们的影响由来以久,我们的学生弹的、听的更多的是洋曲,知道更多的是贝多芬、莫扎特。在音乐教育方面,我们的音乐艺术院校里,开设的西方音乐基础理论,较民族音乐理论课程多且系统,致使部分学生,有厚外薄中的认识倾向,举办此类大赛增强本土意识的同时可以对五河民歌加以传承和保护,并创作新的作品来供大家传唱。通过比赛选出优秀作品和优秀演唱者,举办音乐会及大型歌会等来对其加以传承和创新。

三、从五河民歌的演唱风格及艺术特征探索将其引入音乐教育的多元路径

五河民歌作为一种生活化的民间歌唱活动,已成为本土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的人们通过五河民歌的歌唱,来教化他们的子孙后代,让他们铭记民族的历史。艺术的生命力贵在创新,如果艺术的本身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可想而知艺术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歌也是同样如此[5]。近些年来,国际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思潮对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音乐文化教育多元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6]。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育中是为了全方位推进它的普及和传承,在艺术院校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途径、多维度去构建五河民歌的立体教育体系,来充分体现五河民歌的文化史学价值、音乐素材价值及声乐表演技能价值,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践教学。

一是五河民歌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引入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把五河民歌的历史形成、演唱形式、流行地域等内容引入当地中小学的历史课程中,与此同时将五河民歌的价值及内涵与安徽省内艺术院校开设的民族音乐史课程挂钩,还可以进一步在其他专业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依据和参照物,所以编写本土音乐的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工程[7]。

二是五河民歌在音乐旋律上的艺术价值引入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引入五河民歌的代表性曲目,将曲调特点作为学习的重点。在艺术院校及艺术团体,将五河民歌的音乐创作作为学习的重点。根据五河民歌的旋律及音调特点进行民歌曲调的创新与创作,进而实现五河民歌的艺术价值在音乐教学中的利用和转化。

三是,五河民歌的演唱技巧引入教学中。五河民歌的演唱技巧主要培养对象是当地艺术院团的声乐演员,艺术院校中声乐主修专业的学生,中小学音乐教师等。在艺术实践及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必须掌握五河民歌的声乐演唱技巧,通过对五河民歌音乐旋律、演唱技巧、歌唱内容、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知识的丰富,进而寻求一些将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育中的方法策略,以期能引起人们对五河民歌的重视与研究。

四、结语

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母源文化”,对本地民歌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强化了人们对本土音乐的文化心理[8]。五河民歌是淮河流域文化产生及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反映出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无疑是中国民歌中一个璀璨的明珠。五河民歌作为口头传承的民间音乐文化,在不断的传承演唱中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实与完善,现已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含了历史的风韵、民俗文化内涵、时空的流转。五河民歌具有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它,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民歌发展与音乐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五河民歌的同时,要注重保持它的淳朴性,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以便更好的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兴传.五河民歌的分类与风格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5):70-72.

[2]李明.沈廷华.五河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安徽日报,2010-12-03(C01).

[3]安徽省五河县文化体育局.中国安徽五河民歌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5.

[4]管建华.母语音乐教育[J].转引自杨美爱.立足本地民歌因地制宜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5]李珊.三峡民歌传承忧思录[J].中国音乐,2006(3):143.

[6]童佩玉,陈自勤.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中传承方式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5):120-122.

[7]王敬.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3(6):121-124.

[8]张永芳.“五河民歌”特色声乐体系的实践认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9-141.

责任编辑:刘海涛

收稿日期:2015-08-0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探究(2014jyxm442)

作者简介:赵艳艳,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合肥 230011)。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1-0077-03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音乐教育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
西方音乐的魅力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