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干预

2016-04-04 14:09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330006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输尿管

黄 娇(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



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干预

黄 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加强病情的观察,及时液体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加强引流管观察及护理,重视基础护理的实施及心理指导。结果15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感染控制,无发热症状,均未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症状,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其中4例患者待感染控制后再择期手术治疗残余结石。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感染性休克的恶性发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输尿管结石; 感染性休克; 护理干预

目前腔内碎石术(包扩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超声碎石及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等),已成为输尿管结石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输尿管镜手术具有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严重并发症却时有发生。感染性休克是输尿管镜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循环障碍综合征,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1]。2015—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238例输尿管结石,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15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者,年龄27~52岁,男12例,女3例,均为单侧输尿管结石,结石大小为0.3 cm×0.6 cm~1.0 cm×1.5 cm,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入院时3例患者有低热,体温为37.8~38.0 ℃,心率78~100 次·min-1,血压90/60~120/80 mmHg。血常规检查显示WBC 9.5×109~18.5×109L-1,尿常规显示WBC(+)—(),尿培养无细菌生长,其余患者生命体征,血培养、尿培养均正常。完善术前准备,抗感染待体温正常后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4例术中可见尿液混浊。11例手术过程顺利,完全击碎输尿管结石后放置双J管,4例手术未完全击碎结石,术中放置双J导管引流后,待感染控制再行Ⅱ期碎石治疗。15例患者术后2~10 h均出现神情紧张、皮肤湿冷,寒颤、高热38.9~39.6 ℃,心率98~120次·min-1,血压60/48~90/60 mmHg,血氧饱和度88%~92%,诊断为感染性休克。

1.2 治疗方法

充分扩容,充分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必要时增加静脉通道。升压,在充分扩容的前提下,给予多巴胺微量泵入,泵入量由低到高,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泵入量。抗感染治疗,立即行血需氧及厌氧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未出之前,选用强力的广谱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定期复查血常规,若患者血象仍高,可联用抗生素,如替考拉宁。必要时注射地塞米松,缓解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2 护理

感染性休克病情危重、进展快,医护人员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若不立即抢救将危及生命,须紧急给予抗休克治疗,做好相应护理。

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每15~30 min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及末梢氧饱和度(SpO2),如发现以下表现及时向医生汇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1)体温骤升或骤降,突然高热、寒战或体温达38 ℃ 以上或低于36 ℃;2)意识的改变如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嗜睡等;3)皮肤的改变和皮肤潮红或湿冷,发苷;4)血压<80/50 mmHg(1 mmHg=0.133 kPa)或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20% 或下降20 mmHg,脉压<30 mmHg,心率快;5)少尿。高热患者每4 h测体温,观察皮肤黏膜色泽及末梢血供变化直至体温恢复正常。若患者出现呼吸加速、心率加快、SpO2<90%给予面罩吸氧。

2.2 液体复苏

建立2条及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应尽快积极液体复苏,快速补液以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按外科补液原则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晶胶体液比例,期间注意有无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防止急性肺水肿。必要时给予中心静脉监测,根据临床中心静脉压监测值指导输液的速度和计量,使患者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 cmH2O[2]。

2.3 用药的观察

选用独立静脉给药,使用微量泵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药物的精确输入,观察记录高危药物应用的量及效果;根据血压、心率调整给药速度,避免血压骤升骤降,逐步减少药量至停药。同时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输液侧肢体,观察输液的通畅性,避免药物外渗造成静脉炎而使局部组织坏死。

2.4 导尿管的护理

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勿使导管扭曲、受压、堵塞。若引流不畅,避免残余结石或血脓块堵塞而引起胀痛。可给予生理盐水膀胱冲洗,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观察并记录引流管颜色、尿量,有助于了解抗休克治疗效果[3]。

2.5 双J导管的护理

告知患者早期易引起患侧腰部不适感,主要是插管引起输尿管黏膜充血、水肿及放置双J 管后输尿管反流,指导卧床休息,取健侧位或半卧位,有利于尿液引流;输尿管内置双J管具有引流及支撑作用,指导患者避免过度上举、下蹲及跳跃活动导致管道移位。勿憋尿,避免排便用力、咳嗽以免腹压增加导致尿液逆流引起腰部酸胀和尿路刺激症状的发生。告知患者4周后返院拔管。

2.6 实验室检查

常规监测化验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血培养,根据药敏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早期、联合、足量用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2.7 基础护理

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必要时给患者安置休克体位,即头部和躯干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以利于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血流量,利于呼吸,减轻组织缺氧。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早期不易下床活动,协助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高热患者采取物理降温或遵医嘱采取药物降温,及时更换污染及潮湿衣服[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后免疫力降低引起的口腔溃疡,每天口腔护理2次,必要时给予漱口液。

2.8 营养支持护理

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使用营养支持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体内能量危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对其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所需的能量。一旦纠正休克,病情稳定后能量补充需增加,患者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 mL,以达到内冲洗作用;可进食清淡,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充分补充营养支持。

2.9 心理护理

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讲解与疾病有关的医学知识,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及安全感,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3 结果

15例患者的感染性休克症状于3 d内缓解,未再次发生寒颤高热症状,体温降至37.8~38.5 ℃;4例放置双J管的患者感染控制后择期2次手术治疗成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4 讨论

输尿管镜手术因其具有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术后观察容易忽视,而术前感染未完全控制,术中碎石压力高导致的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达25%~60%[5]。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感染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重视对输尿管镜手术后的护理观察,早期发现并及时提供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性休克的恶性发展[6]。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抗休克治疗护理,重视液体复苏护理及用药观察,同时做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指导,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1] 刘德琴,严晓鸥.重度烧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8):29-30.

[2] 陈颖芳.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2):128-129.

[3] 邵海燕,张大宏.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4):289-290.

[4] 贺丽君.短程脉冲式高容量血滤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46-1848.

[5] 张华,徐秀群.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J].江苏医药,2014,40(23):2957-2958.

[6] 尉桂新.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5,9(12):265.

(责任编辑:刘大仁)

2016-03-20

R473.6

A

1009-8194(2016)09-0070-02

10.13764/j.cnki.lcsy.2016.09.027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输尿管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