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一项基于词源学的考察①

2016-04-04 21:11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西塞罗拉丁语中世纪

戴 丹(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一项基于词源学的考察①

戴 丹(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人文主义是西方艺术理论中一个核心观念,该观念源自15世纪意大利学者使用的拉丁语/意大利语词“人文主义者”。本文第一部分从词源学上探讨人文主义者一词的起源问题及其在西语语系中的传播,第二部分试图还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情境中,探究“人文主义者”与古罗马两个古老的概念“人文研究”、“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探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核心技巧修辞术。

词源学;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人文研究;修辞术

近代意义的“人文主义”源自德语humanismus,该词是德国教育理论家尼特哈迈(Friedrich Immanuel Niethammer, 1766-1848)创造的,他于1808年出版了《我们时代的教育课程理论中泛爱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Der Streit des Philanthropinismus und Humanismus in der Theorie des Erziehungs-Unterrichts unserer Zeit),在该书的标题和正文中,他使用了德语humanismus一词。他为了强调在中学教育中加强希腊语与拉丁语古典文学的教育,与逐渐兴起的那种更具实践性和科学性的学科训练相抗衡。

尼特哈迈创造的humanismus一词,来源于19世纪之前便在德语中存在的humanist(人文主义者)一词,该词又来源于15世纪意大利学者使用的拉丁语词humanista(人文主义者),或意大利语词umanista(人文主义者)。

围绕“人文主义者”一词的起源问题,弗拉基米尔·扎布根(Vladimir Zabughin)、雷米西奥·萨巴蒂尼(Remigio Sabbadini)和维托里奥·罗西(Vittorio Rossi)展开过激烈讨论。扎布根于1909年写道:“直到我碰巧在十五世纪下半叶的一首被遗忘的讽刺诗中发现了umanista一词,毫无疑问umanesimo是最近新造的一个词,我相信这和umanista的例子也一样。”[1]遗憾的是扎布根并未确切地描述他的这份原始材料。在维托利奥·罗西(Vittorio Rossi)看来,扎布根提到的那首讽刺短诗是用拉丁语写成的,在十五世纪后期的拉丁语文本中出现了“人文主义者”一词,该词到十六世纪才出现在意大利语文本中。然而萨巴蒂尼反对罗西的观点,他认为,“人文主义者”一词最早是在意大利语方言文本中被使用,他写道:“我从未在拉丁语文本中碰到过umanista一词。对该词最早的使用是在方言文本中,即在洛多维科·阿里奥斯托(Lodovico Ariosto)的第六首讽刺诗中‘Senza quel vizio son pochi umanisti’……”[2]罗西在其著作的第二版中写道:“umanista一词直到十五世纪下半叶才出现于拉丁语中,自到十六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才出现于意大利语中;umanesimo一词则是近来新造的。然而,甚至在十四世纪末,一批从事古典学习的开拓者们被归于一个优雅的西塞罗风格短语,并且将他们的研究称作人文研究(studia humanitatis),意思是那些以期使人的心智整体化和完美化的研究,因此仅有这些研究配得上人。”罗西在一个注解中参考的这两个文本引自扎布根和萨巴蒂尼。[3]

umanista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文本中并不多见,该词更为频繁地出现在口语的实际运用中。从本质上说,该词和学校系统紧密相关,通常指那些作为古典文学、人文学科的公共或私人教师。②Augusto Campana, The Origin of the Word ”Humanist”[J].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Vol.9,(1946), pp.61,66,67,69-70,70,71AugustoCampana,TheOriginoftheWord”Humanist”[J].JournaloftheWarburgandCourtauldInstitutes,Vol.9,(1946),pp.61,66,67,69-70,70,71在十六世纪的两份博洛尼亚的文件以及一份比萨的文件中,该词的这层意思非常明显。

藏于博洛尼亚市政档案馆内的一份文件,标注着日期1512年10月21日,并且与在1512至1516年期间担任博洛尼亚大学修辞和诗歌讲师的乔瓦尼·安东尼奥·莫德斯托(Giovanni Antonio Modesto)相关,这份文件以这些词语开头:“Salarium Io. Antonii Modesti humanistae...”数年之后,在一份1516年1月19日的文件中,莫德斯托被这样提及:“conducto ad litteras humanitatis”,这意味着他担任了不久前刚设立的人文学科教师。[4]这是第一份将umanista一词和一个确切日期相关联的文件。

1515年,博洛尼亚大学在修辞教席和诗歌教席之外,又增添了一个人文学科教席。①E.Costa,“Laprimacattedrad' umanitanell ostudiobolo gneseduranteil secoloXVI”[J],Studi ememorieper lastoriadell'Universita diBologna,I,i(1907),pp.23-63.这个新教席的讲师属于艺术科(Faculty of Artisti)。在一封写于1573年1月12日(如按佛罗伦萨纪年法的话是1574年)的信中,红衣主教费迪南多·德·美迪奇(Ferdinando de’Medici))让他的兄弟弗朗西斯科·玛利亚(Francesco Maria)“Mes. Piero da Barga Humanista di Pisa”,[5]信中提到的这位巴尔加的皮耶尔·安吉洛(PierAngeliodaBarga)于1549年至1596年间,在比萨大学任希腊语和拉丁语文学的讲师。

讽刺文学作品(Satire,在不同版本中,编号为VI或VII)中有一封阿里奥斯托(Ariosto)写给彼得罗·本博(Pietro Bembo)的信,信中这位诗人请他朋友为自己的儿子维尔吉尼奥(Virg inio)找一名希腊语老师。原典(25行)如下:“Poch isono grammat iciehum anisti”。[6]

以上文献所显示的是umanista一词的第一层意思,该词还包含一种更为综合和普遍的意思,指代从事古典学习的学生,而未必是教师。②Augusto Campana,The Ori ginofthe Word”Humanist”[J].Journa lofthe Warburgand Courtaul dInstitutes,Vol.9,(1946),pp.61,66,67,69-70,70,71.以下两份文献显示了这层意思。

瓦尔齐(Varchi)于1545年至1546年间致卢卡·马蒂尼(Luca Martini)的一封信中使用了该词,但是直到1841年才出版。瓦尔齐称费勒弗(Filelfo)等人为“La qual cosa quanto stia bene e sia richiesta, e massimamente a quegli che fanno professione d’umanità...”((这是一件多么美好且令人满意的事情啊,特别是那些专业为人文主义的人……)[7]

保罗·马努齐奥(PaoloManuzio)于1573年10月17日致他儿子小奥尔多(Aldo,theyounger)的信中写道:“E anche una vergogna, ch’io sia tenuto principe de gli humanisti...”(我被认为是人文主义者们的国君,这是很惭愧的……)[8]

umanista一词的原始意思并非在普遍层面和humanitas(人文主义)相关,而是在具体、专门地应用到文艺复兴时期学校层面和humanitas-umanità相关。umanista和以-ista为结尾的整个词语族相关,该词的语言学结构显示其属于学术词汇。这个结尾自身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无论是否与之极为相似的抽象名词中的-ismo相随,后缀-ista表示一个人从事某些职业,具备某些资格,或者所属某个哲学、政治或社会团体。③Augusto Campana,The Originofthe Word”Humanist”[J].Journal ofthe Warburgand Courtaul dInstitutes,Vol.9,(1946),pp.61,66,67,69-70,70,71.

“人文主义者”一词在十六世纪欧洲的传播,按时间顺序,德国一马当先。在1515至1517年间,数个版本的拉丁语文本Epistolaeobscurorumvirorum中,humanista一词出现过四次。这些例子如同意大利语文本中的例子,和大学生活紧密相关,但是和意大利语用法相反,它们似乎既指学生也指教师。④Augusto Campana,The OriginoftheWord”Humanist”[J].Journal ofthe Warburgand Courtaul dInstitutes,Vol.9,(1946),pp.61,66,67,69-70,70,71

通常认为,法国的词典编纂者和语言学家最早记录humaniste(人文主义者)的日期是在1539年,克劳德·格鲁盖特(ClaudeGruget)对一个西班牙语文本做的法语翻译:“Pontan,grandhumaniste.”但是1539年这个日期是错误的,格鲁盖特的以LesdiversesleçonsdePierreMessie为标题的翻译在十几年后才出现。格鲁盖特的翻译是受到意大利语文本中对umanista一词使用的影响,而非受到西班牙语原文影响,该词在西班牙语中未出现,在此说明该词的使用是从意大利语传到法语。⑤Augusto Campana,The OriginoftheWord”Humanist”[J].Journal ofthe Warburgand Courtaul dInstitutes,Vol.9,(1946),pp.61,66,67,69-70,70,71

“人文主义者”一词在英语中的使用更为清晰,牛津词典列了一份长长的目录,精微的分析,以及标注了日期的各种不同意思的例子。最早的例子是1589年,意大利学者弗莱明(R.Flemyng)对田园诗的评论。弗莱明把“humanists”和“grammatists”并置,这表示仍旧在学校的氛围中或者接近这层意思。牛津词典提及的阿里奥斯托和“1539年”(格鲁盖特),说明该词的英语词汇是由法语和意大利语改变过来。⑥同上

umanista一词和humanitas,studiahumanitatis这些词同属于一个观念类别。这些词是由意大利最早的那批人文主义者从古代借来,将其引进到他们的学校,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再传入现代教育体系以及我们整个智力世界。

拉丁语humanista(人文主义者),该词似乎起源于大学生的俚语并且逐渐渗透到正式用法中,是按照中世纪的一系列术语如legista,jurista,canonista和artista的模式被创造的,并且特指studi ahumani tatis(人文研究)的专业老师。humanista这个词在狭义层面而言,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创造的。①PaulOskarKristeller,RenaissanceThought:TheClassic,Scholastic,andHumanisticStrains[M].Harperamp;Row,1961,pp.111,18,96,101-104该词起源于一个更加古老的词“人文研究”(studi ahumani tatis或者humani ties),古罗马学者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和格利乌斯(AulusGellius)把该词用在一种自由或文学教育中,后来又被十四世纪意大利的学者重新使用。②W.Jaeger,HumanismandTheology[M],Milwaukee,1943,20ff,72ff

studi ahumani tatis是一个拉丁语词,出现在西塞罗的著作中。西塞罗在Pro Archaiay一书中为诗歌的社会功用作辩解时,提到“the humanities and letters” (studia humanitatis ac litterarum)。他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并不非常清晰,在其他地方使用该词似乎暗指各个科目,即男孩必须学习这些科目以此发掘自身所有的潜能。因此,他似乎使用这个概念来指所有人文科学,即习惯上讲的自由七艺,适合于培养一个自由之人的教育。studiahumanitatis一词多少类似于希腊术语paideia(教育,教化)或现代德国术语Bildung(教育,教化),该词不能仅被翻译为教育,而且还应被翻译为文化,因此studi ahumani tatis隐含了一种广义的教育,也隐含了对于演说技巧和对统治精英最为需要的社会态度的强调,准确而言,是人文主义者们研究计划所包含的以下这些科目:文法、修辞、诗歌、历史,以及道德哲学。③CharlesG.Nauert,HumanismandtheCultureofRenaissanceEurop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pp.12-13.对于人文主义者而言,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来研究人文科学能影响意志和智力。人文主义者认为,古代文献中,很有必要将知识和雄辩术相关联。studiahumanistatis包括不同的内容和目的,然而其中各门科目表现出一种内在关联的整体性,共同分享着雄辩术的目的和方法。④Cicero, De oratore[M].III,pp.21-24. K.Mullner ,Reden und Briefe italienischer Humanisten[M].Vienna,1899.到十五世纪初,studi ahumani tatis所包含的这些科目,主要通过对古代作家用拉丁语或者希腊语所写的原典著作进行阅读和解释,以此来研究每一门科目,这层含义在十六世纪及之后的时间内仍旧被广泛使用。人文主义并不代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的学问,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之外的其他领域,如法律、医学、神学、数学和自然哲学,这些领域都是中世纪学问的一个延续,即所谓的经院哲学。⑤PaulOskarKristeller,RenaissanceThought:TheClassic,Scholastic,andHumanisticStrains[M].Harperamp;Row,1961,pp.111,18,96,101-104

人文主义者是人文研究(studi ahumani tatis)或人文学科(liberalarts)的实践者。人文主义者起源于中世纪意大利的法院和城市中专门写信或准备法律文件的公证人。⑥NewDictionaryofTheHistoryofIdeas[M].THOMSON,2005,Vol.3,pp.1029.这些公证人的写信实践活动大概从1100年开始,受到了来自法国的书信艺术或书信写作方式的影响。意大利的公证人随后开始写作他们自己的手册,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放弃中世纪拉丁语风格,重新模仿古罗马作家的拉丁语风格,尤其关注西塞罗及同时期其他修辞学家的风格。人文主义者希望用西塞罗来取代亚里士多德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确立的权威地位。⑦PaulOskarKristeller,‘FlorentinePlatonismandItsRelationswithHumanismandScholasticism'[J].ChurchHistory,Vol.8,No.3(Sep.,1939),pp.20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一个西塞罗主义的时代,对西塞罗的研究和模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件事。⑧PaulOskarKristeller,RenaissanceThought:TheClassic,Scholastic,andHumanisticStrains[M].Harperamp;Row,1961,pp.111,18,96,101-10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文本,其目的是教会学生依靠古典资源很好地运用拉丁语来阅读、写作和交流。

在“人文主义者”一词普遍流传之前,人文主义者通常用其他名称,如“哲学家”、“诗人”来指代自己及其同行,但使用最多的是称自己为“演说家”。这个词非常贴切,因为早期人文主义者的核心技巧以及普遍关注的便是修辞。在人文研究(studi ahumani tatis)的范畴内,每个人的兴趣自然是各不相同的,许多人写有关伦理的文章,再有些人特别关注历史,许多人写关于生活和文学的书信体小文章,相对而言很少一部分人写韵文。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使用新古典拉丁语(neo-classi calLatin)这一奇怪且技巧性很强的媒介,新古典不仅体现于语法上还体现于其整体的风格和特征上。⑨MichaelBaxandall,GiottoandTheOrator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71,pp.1-2,14,5他们并非是要靠教授和实践修辞术为生,而是希望被视为掌握修辞术的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认为通过教育应该将一个人引向一种美好的生活,因此知识的功能并非仅仅是论证那些准则的真理性,而是触动人们去接受和运用这些准则。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修辞术才能最有效地塑造人。

当人文主义者们称自己为演说家时,这并不说明他们掌握了西塞罗或者利巴尼乌斯(Libanius)的所有的修辞技巧,他们也不可能那样。希腊和罗马的修辞本身存在着两个层面:其一是指在法庭和政治集会上以实现说服为目的的实践性技艺;另一是指诡辩性和教学性层面,在这个层面中,修辞技巧更加独立地被运用,其标准更指向修辞的准确性和技艺精湛性,而非实际的劝解能力。尽管古典修辞的教学性和实践性两个层面并不一直处于一种稳定的关系中,但理想的情况仍旧是一人站在众人面前,阐述自己的某一个观点。在希腊、罗马的法庭和集会中的演说术具有制度方面功能,而在早期人文主义者时代的意大利几乎不存在这些,人文主义者抓住机会就起来发言,关于婚礼、葬礼、官职授权仪式、开学演说等。①MichaelBaxandall,GiottoandTheOrator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71,pp.1-2,14,5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都在追求一种修辞术。通过修辞术,他们实际在分享着一种共有的智力方式。古典修辞为人文主义者提供了大量法则,使其能够进行有效的观念交流,同样重要的是,这一组法则也宣告了修辞技巧及其成就在人们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人文主义者通过“修辞”并不打算追求一种空洞的炫耀,一种有意的捏造,一种为了自我利益的表现,一种过度的矫揉造作,一种缺乏原创性的奇异感或者一种本质从属于形式和修饰的关系。人文主义者也不是要用普遍意义上的“诡辩术”把修辞看作是对语言华而不实地处理以及为了骗术目的的论证。他们仔细地在“真正的雄辩术”和“诡辩术”之间作区分,将后者视为是对前者的误用而非其结果。在人文主义者看来,真正的雄辩术只能从智慧与风格之间一种谐调的联结关系中产生,其目的是将人们引向美德和有价值的目标,而非误导人们走向邪恶或微不足道的目标。②HannaH.Gray,RenaissanceHumanism:ThePursuitofEloquence[J].JournaloftheHistoryofIdeas,Vol.24,No.4(Oct.-Dec.,1963),pp.498,499,506,501

人文主义者并非是出于个人原因追求雄辩口才的古典学者,相反,他们是职业的修辞学家,中世纪修辞学家的继承人。他们认为获得雄辩术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古典模式,于是开始研究古典名著并且寻找古典文献。在拉丁语研究领域,他们重新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文献,这些文献在中世纪时几乎未被人阅读过。人文主义者对中世纪一些拉丁语作者的手稿进行复制和重印,进行文法、古物研究,进行评注,再次发展和应用了文献学批评和历史学批评,使得那批拉丁语作者变得更为知名。③PaulOskarKristeller,RenaissanceThought:TheClassic,Scholastic,andHumanisticStrains[M].Harperamp;Row,1961,pp.111,18,96,101-104人文主义者并未创造修辞,他们的许多观念,包括他们对古典主义的强调,在十三世纪的arsdictaminis(书信艺术)中就存在了,人文主义者仅仅是把一种更加古典的色彩介绍到了一系列活动中。④HannaH.Gray,RenaissanceHumanism:ThePursuitofEloquence[J].JournaloftheHistoryofIdeas,Vol.24,No.4(Oct.-Dec.,1963),pp.498,499,506,501在缺乏比较好的手稿的情况下,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可能就采用较差的手稿,但他们都清楚自己在退步,他们模仿古典模式的方式实际上正反映了中世纪后期对于“书信艺术”程式化的态度,但是他们试图摆脱公证文书的那种呆板性,无论如何,他们的模式与此是有区别的,最重要的是那些早期的人文主义者们决定要重新掌握和运用西塞罗式的拉丁语,并且是以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和热情投入进去。⑤MichaelBaxandall,GiottoandTheOrator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71,pp.1-2,14,5

支配着修辞术艺术的古典原则被运用到了文学的所有形式中。对于彼特拉克及其追随者而言,西塞罗的演说词ProArchia是一个神圣的文本。⑥Cicero,ProA.LicinioArchiapoetaoratio[M].VI-XII.彼特拉克在De sui ipsius et multorum ignorantia中说:“意志的目标是追求善行;智力的目标是追求真理。追求善行比追求真理更好。”[9]反对经院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人们从中可以获得伟大的知识,但是无法获得一种更加强烈的追求美德的愿望,彼特拉克特别坚持罗马伟大作家的主张,尤其是西塞罗(Cicero),塞内卡(Seneca)和贺拉斯(Horace):“……他们在内心中深深地留下了最犀利最激烈的演讲,由此,懒惰受到惊吓,苦恼被激起,困乏被唤醒,疾病被治愈,跌倒被扶起,以及那些坚持这些的人被提升到最高级的思维和诚实的欲望中。于是尘世的事物变得邪恶;恶习的方面唤起了大量对堕落生活的憎恶;内心深处的眼睛和智慧‘激发的不可思议的爱’,观察到了美德和‘诚实的形状、外观’,‘正如柏拉图所说’。”[9]伊拉斯莫(Erasmus)在其TheGodlyFeast中表达了相同的观念:“……我宁愿让所有的斯科图斯(Scotus)以及其他人死亡,也不让西塞罗或普鲁塔克(Plutarch)的著作死亡。我并非完全谴责前者,而是我认为,通过阅读我获得了帮助,然而通过阅读这些人的著作不知怎么地对真正的美德的热情少了,而更多的产生了好争辩。”[10]

人文主义者都追随西塞罗的传统并将他视为英雄。他们坚持,真正的演说家应该将渊博的学问、经验和说服能力相结合。西塞罗在DeOratore中是这样描写伟大演说家的影响的:“当需要对重要的事情提供意见的时候,演说家的意见会得到庄严的陈述。演说家能够鼓舞萎靡不振的人,抑制放肆无羁的人;演说家能靠自己的能力毁灭行欺诈的人,拯救无辜的人。谁能够更热烈地鼓励人们培养美德?谁能够更激烈地召唤人们避免过失?谁能够更严厉地谴责恶劣之徒?谁能够更美好地称赞高尚之人?谁能够更猛烈地揭露和制服欲望?谁能够更温和地劝慰忧伤?而历史,这时代的见证,真理的光辉,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古代社会的信使,除了演说家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声音能使它永存不朽?”[11]

修辞术为人文主义者争辩和分析的基本模式提供了一种来源。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和表达受到了修辞的普遍影响。人文主义者举例或引用权威论证的模式,他们强调“逼真”、变化、生动,坚决主张通过具体的、视觉的、有情感的说服力来表达,所有这些都和修辞有一种正式的、实质性的联系。①HannaH.Gray,RenaissanceHumanism:ThePursuitofEloquence[J].JournaloftheHistoryofIdeas,Vol.24,No.4(Oct.-Dec.,1963),pp.498,499,506,501

十五世纪的一个老话题是谴责中世纪的黑暗,黑暗并非是由于中世纪缺乏天才人物或高尚的行为,而是因为雄辩术之光尚未被点燃以致将其掩藏,因此他们衰退了。人文主义者要通过这种雄辩术的观念来反对经院哲学。在攻击经院逻辑和经院拉丁语方面,人文主义者谴责其对于知识的态度,即经院哲学强调抽象性和智力性,这脱离于人们的生活,没有实际作用,批判经院哲学家无法用有说服力的方式来交流重要的事情。人文主义者倾向于修辞学而非逻辑学,伦理学而非形而上学;他们的兴趣在教育的问题而非认识论的问题,文学的内容而非自然哲学的内容。②HannaH.Gray,RenaissanceHumanism:ThePursuitofEloquence[J].JournaloftheHistoryofIdeas,Vol.24,No.4(Oct.-Dec.,1963),pp.498,499,506,501

人文主义者的主要职责是反对中世纪作者粗劣的拉丁语风格,反对他们忽视古代历史和文学,反对他们关注一些可能无用的问题。如果人文主义者在法律、神学、医学和哲学方面是业余人士的话,在其他许多方面却是专家。主要在文法、修辞、诗歌、历史以及希腊语、拉丁语作者研究方面,他们也延伸到了道德哲学领域,也试图进入逻辑学领域,主要是想把逻辑学归入到修辞学中。人文主义者对中世纪科学大多数的讨伐,并非是想批评科学的内容或方法,而仅仅是宣传人文主义者们提倡的学术领域,为了抵消和限制与其竞争的科学领域。人文主义者并未创造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或者一种全新的专业活动,而是将一种全新的古典主义者的风格引入中世纪意大利修辞学的传统中,最明显的便是论述文法和修辞的理论文章。通常很少认可,但几乎同样明显的是人文主义者的写信技巧与中世纪的arsdictaminis(书信艺术)之间的联系。诚然,两者的写作风格是不同的,中世纪术语dictamen(提议,指导)在文艺复兴期间不再被使用,然而书信的文学、政治功能基本上是一样的,无论在文艺复兴还是在中世纪,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培养学生能够书写一封准确且优雅的拉丁语书信。人文主义者的修辞术是中世纪arsarengandi的延续,正如后者的写作技巧也是“书信艺术”传统的一个延续。从事源自中世纪前辈的一种文学产物过程中,人文主义者根据自己的趣味和古典主义者标准对风格做了一些调整。③PaulOskarKristeller,RenaissanceThought:TheClassic,Scholastic,andHumanisticStrains[M].Harperamp;Row,1961,pp.111,18,96,101-104

[1]V.Zabughin, “L'umanesimo dinanzi al problema della vita” , Atti del terzo Congresso della Societa Filosofica Italiana[M]. Rome, 1909.

[2]R.Sabbadini, Il metodo degli umanisti[M]. Florence, 1920, p.1.

[3]V.Rossi, Il Quattrocento (in the new edition of the Storia letteraria d'Italia, published by Vallardi)[M]. Milan, 1933, pp.6 and 15, note 2.

[4]G. Albini, “Dell'umanista Francesco Modesto”(brother of Giovanni Antonio), Atti e memorie dellaR. Deputazione di storia patria per le provincie di Romagna[J]. s. III, XVII, 1898-99, p.9, note 2, from the“Partiti degli Anziani” of Bologna (Archivio di stato).

[5]Ed. A. Fabroni, Historiae Academiae Pisanae II[M]. Pisa, 1792, p.427, note.

[6]Le satire autograf di Lodovico Ariosto[M]. Bologna, 1875.

[7]G. Aiazzi - L. Arbib ed., Lezioni sul Dante e prose varie di Benedetto Varchi la maggior parte inedite[M]. Florence, 1841, II, p.81.

[8]A. Renouard, Lettere di Paolo Manuzio copiate[by P.A. Tosi] sugli autografi esistenti nella Biblioteca Ambrosiana[M]. Paris, 1834, p.301.

[9]Petrarch, De sui ipsius et multorum ignorantia, tr. By H.Nachod in The Renaissance Philosophy of Man[M]. ed. By Cassirer, Kristeller, Randall, Chicago, 1948, pp.105,104

[10]Erasmus, Convivium religiosum, Opera omnia, I[M]. Leyden,1703, pp.682. 英文版见Ten Colloquies[M]. tr. By Craig Thompson, New York, 1957, pp.155.

[11]Cicero, De oratore[M]. II, 35.

(责任编辑:梁田)

J20

A

1008-9675(2016)04-0043-05

2016-03-13

戴 丹(1983-),男,江苏昆山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史论系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历史与理论。

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度校级项目《14-17世纪意大利的视觉艺术及其人文主义传统》(项目批准号 XJ2014013)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西塞罗拉丁语中世纪
中世纪欧洲艺术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漱石:西塞罗小传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坏毛病中的小善举
西塞罗掏鸟窝
以意大利传教士为例浅谈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西塞罗“争议点”系统与博克“戏剧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