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体视域下的人民群众及其体认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讲话之启示

2016-04-11 09:06曾祥耿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唯物史观意识形态

曾祥耿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 广州 510403)

文化主体视域下的人民群众及其体认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讲话之启示

曾祥耿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 广州 510403)

摘要: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化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活动相互影响。人民群众是文化主体角色,传承与创造文化,具备文化主体的特征与属性。这既要求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丰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涵,也要求人民群众科学、理性、全面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文化以及世界先进文化等优秀文化,使其不断得到繁荣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人民群众; 文化主体; 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本身以及人类社会的认识和改造的结晶。文化不仅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社会现象,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不断积淀的历史现象。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化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活动相互影响:客体被印上了人类的痕迹,成为“人类化”的产物,而主体通过社会实践作用于客体,逐步实现自身价值,共同创造出文化。

然而文化的主客体的辩证发展,归根结底源于其人民群众的主体属性。正所谓“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正是在各民族生存探索的进程中,人类文化才一步一步推动着自然界、人类本身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2]不仅如此,人民群众创作的文化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3]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作用于文化客体的活动及结果。一言以蔽之,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人民群众是创造文化的主体。

一、文化主体表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是他们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化。从个人角度而言,文化是人类社会自我认识、思考自己,精神得以寄托的框架;从社会活动而言,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历史的积沉、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社会秩序而言,文化表达着公共领域中共同认可的理论与思想,包含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既有道德风俗约束,又有法律强制规范,更存在着积极向上的时尚引领,是设定人类社会生活准则和实现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充分表现出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主体的特征与属性。

(一)文化的社会性

文化在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所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具有明显“人化”、社会化的属性。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并不都是文化,只有被纳入到人类活动范围内的物品才是文化。文化内在隐含有人类社会的情感因素,在克服自身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表现出依赖性、利他性、批判性、自觉性、创造性等,在尊重现实存在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规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二)文化的公共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产物,是全人类活动的结晶,又被全人类共同使用和继承;不同民族、地域、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制度下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吸收与交融,共同推进文化的发展,体现出公共性。这种文化特征将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的、纯粹个人私有的东西等都排除出文化的范畴,同时涵括了具有不同底蕴的文化共同性与异质多元的文化多样性,表现为对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导向、驱动、规范、调控、融合、凝聚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三)文化的连续性

人类活动中创造出文化,文化在发展中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并得到创新与发展,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从文化发展的空间来看,人与自然之间相互渗透和影响不断深入,人与人之间关系显得更为复杂与深刻,已成为文化的连续发展的背景和前提;从文化发展的时间领域来看,作为文化主体的人都处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既承接上一代人的文化思想,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需要对以往文化进行改造,用新型文化因素取代过时、甚至错误的文化理论及思想,形成代代相传的连续性。

(四)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不是一种生理遗传的综合体,”[5]而是人类现实活动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知识;这些文化在不同时期中具有不同风格与特点,展现出鲜明时代性。从文化产生来源上看,文化主体由于自身所处时代的局限而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认识上有所束缚与限制,从而在创造文化时无法摆脱时代的影响与限制。从文化的历史更替发展来看,文化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等,每一种文化类型都代表着一种时代特色;从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来看,人类社会不同阶段有着不同文化内容,如狩猎采集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等。在上述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背后也蕴含着不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

(五)文化的民族性

现实社会制度下所产生的文化不仅充实具体,而且民族特色明显,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6]由其产生的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比较稳定和完整,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从民族存在的角度看,民族存在的历史越长,文化的民族性就越强;民族存在的历史越短,文化民族性就越弱。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起初是表达民族特色的文化,在不断汲取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后,才逐渐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全世界、全人类的文化。

(六)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反映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和经济等状况,又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各个阶级由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从而创造出在价值取向、生活理念、利益追求等方面迥然不同的文化。尽管存在一些文化适用于各个不同阶级的人,然而阶级社会中的文化一般情况下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意志:“每当资产阶级秩序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对主人的时候,这种秩序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的凶残面目。那时,这种文明和正义就是赤裸裸的野蛮和无法无天的报复。”[7]

二、文化主体视域下的人民群众

文化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属性都存在于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繁荣的精神文化,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积极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反映当前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成果,又有效的促进社会现实进一步发展。这蕴含着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贡献。“社会主义共同文化观的充分涵义是,应该在全民族的集体实践中不断重新创造和重新定义整个生活方式,而不是把别人的现成意义和价值拿来进行被动的生活体验。”[8]

(一)人民群众是优秀文化的自觉传承主体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表现形式上有波澜壮阔、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有绚丽多彩、源远流长的艺术创造,有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人间世事等;在专业内容上包含有政治、经济、军事、史学、文物、教育、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学创作、科技成就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适合于古代中国的生产方式与价值观念,而且能体现中华民族现在、将来永远需要的恒久精神。这些产生于农业文明的精神不仅不会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相违背,而且能匡补时弊,促进现代工业文明更加良好地发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内容以及积极功能,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民群众不仅能明辨是非,更能自觉传承。

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是民族集体认知与意识的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积极文化形态,区分出优秀文化的“体”和“魂”,甄别出文化的优劣,并能自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民群众能够自觉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旨在明晰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产生启迪作用。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将优秀文化应用到现实中,通过保护、延续、宣传、指导等途径方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解决当下社会难题,塑造人们的价值理念,引导国家、民族未来走向,不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促使优秀文化的代际传承。

(二)人民群众是新型文化的主动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自觉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还必须结合时代特征以及融合不同文化类型,赋予传统文化以新内涵,并创造出新型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0]人民群众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剔除那些富含积极意义又存在时代局限的文化思想中的封建因素,赋予其时代意义,将其实质内涵转变为具有新型核心的优秀文化。

同时,人民群众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重视自身宏观整体思维方式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中实证、理性的思维方式;注重群体主义价值观的同时,吸收个人竞争、平等、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内涵;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精神追求同时,也不忽视和抹杀个人合理的物质欲求等,在与西方文化、世界其他各种文化不断交流中,以积极的态度引进和吸收各种文化价值观中的精华,弥补中国文化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创造出一种属于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

(三)人民群众彰显了文化的无产阶级属性

人民群众传承、创造优秀文化,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明确彰显出无产阶级属性。“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1]

在方法层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将无产阶级属性贯穿于文化体系中,不仅主导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方向,而且为文化建设设置先在环境,明确规定其通往无产阶级属性的发展路径。在内容层面,人民群众所传承与创建的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社会实践,既能显示出符合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文明建设,又能表达出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状况,自然而然地包含着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无产阶级属性。习近平在阐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时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12]

三、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主体的体认意义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13]人民群众是辉煌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主体和真正的英雄。这一论述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表达出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而且铿锵有力地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人民主体的唯物史观。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4]人民群众在传承、创造文化时,在方向引导和建设路径上,都彰显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换言之,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15]在方向引导上,作为我国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自觉将这一思想渗透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具体实践中,将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中华优秀传统文中,为中国未来的实践与理论建设指明方向,从而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范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路径。人民群众立场坚定,目标明确,掌握着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和评判一切文化体系的标准,以应对当前中国存在的多种意识形态成分和文化思想并存的现象,并渗透到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政治传统、道德风俗、宗教观念等中。马克思指出:“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法的观念等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固然是不断改变的,而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16]人民群众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逐渐摒弃和更新政治传统、道德风俗、宗教观念等陈旧意识形态内涵,使其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的重要部分。

(二)坚持人民主体的唯物史观

“历史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7]马克思人民主体是根源于社会现实中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创造文化,内在坚持了唯物史观人民主体思想。

1.文化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产物和活动成果,通过长时间保存和遗传的流传下来,造成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文化蕴涵着人类社会中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伦理等因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群体性,造成文化在空间上的扩展。这不是通过哪一部分人的智慧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人民群众这一有机整体的共同努力,凝聚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主体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促使创造与积累的文化知识世代传递,实现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扩展。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既是人类的创造物,反过来培养人类精神、提升人类素质、增加人类知识、总结人类经验等,教育人类深刻地认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丰富自身内涵,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从个人层面来看,文化既调控着人们情感、意志、情绪等,又赋予人们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生活旨趣等;从社会层面来看,文化是否定、批判落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有力武器,也是产生新型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坚实基础。从内在层面来看,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道德观等逐渐发展成为人们辨别是非的标准,调整人自身的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矛盾,规范着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行为;从外在层面来看,文化体系中的规章制度是协调社会成员、调解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准则,可促使社会体系有效运转。基于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文化的这些功能与作用,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文化的创造主体、传承主体,而且还是享受主体、管理主体,是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集成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现实。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8]中国文化传统特质中蕴含着道德至上和人文修养的因素,追求和谐、稳定与统一,表达为人伦与宗法的二重性。

在国家和社会管理层面,中国文化传统注重敬天祭祖、以人为先、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盗窃乱贼而不作、人无信则不立等,旨在形成“大同”社会,讲究人伦。同时中国文化传统规定宗族成员的权利与地位,阐明彼此间的关系,并明确制定财产分配的具体原则,不仅有效防止内部纷争,凝聚宗族的力量,具有超稳定的凝聚功能。在个人发展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倡导内圣外王与成人之道,强调智德双修,学会做人;强调与人和谐共处人的际关系,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这样能促使人们与自己周围的人或事产生共鸣,一方面发挥自身的优点与长处,为他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人们将他人作为完善自身的参照物,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反省自身的不足,逐渐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帮助他人在相互学习中得到完善与发展,达到共同提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扬弃了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深刻地渗透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治国理政理念等内容中,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19]习近平不仅指出了文化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而且明确阐明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角色,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丰富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涵,又要求人民群众必须科学、理性、全面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文化以及世界先进文化等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其不断得到繁荣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和途径。

参考文献:

[1][2][12]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 人民日报, 2014-10-16(1).

[3]习近平5月12日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时强调 改进文风要在短、实、新上下功夫[J]. 理论学习,2010,(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上).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70.

[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M]. 王炜,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6.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斯大林选集: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6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

[8]【英】特里·伊格尔顿. 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 马海良,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40.

[9][11][14]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164, 160-161, 153.

[1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2-11-16(4).

[13][18]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101, 92.

[15][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8, 292.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87.

[19]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149.

(责任编辑:孙书平)

The Masses and Its Identification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Subject:The Enlightenment from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about Cultural Construction

ZENG Xiang-ge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Guang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 Guangzhou 510403, China )

Abstract: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of culture influence each other through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masses, a role of cultural subjects, inherit and create the culture an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es of cultural subjects. This viewpoint not only holds the Marxism ideological position and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ut also requires that the masses must treat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Marxism theory,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orld's advanced culture scientifically, ration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 masses should absorb a variety of cultural essence, and abandon the dross of mass culture to prompt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and to play its positive role. The viewpoin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and way of the socialist culture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The Masses; Cultural Subject; Ideolog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研究”(14ZDA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曾祥耿(1979- ),男,广东汕头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A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6)03-0017-05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唯物史观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