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微团建”工作机制研究

2016-04-11 09:06王志堂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自媒体共青团高校

王志堂

(湖南科技学院 团委,湖南 永州 425199)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微团建”工作机制研究

王志堂

(湖南科技学院 团委,湖南 永州 425199)

摘要:自媒体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团建”是指在自媒体环境下,运用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APP及手机报等互联网新技术和新模式,以图、文、声、像等形式开展自主性、交互式、立体化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共青团工作。高校应从树立互联网思维,提高对“微团建”的作用认识;树立立体矩阵思路,搭建“微团建”工作平台;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提升团员青年的媒体素养;树立以青年为本的思想,加强“微团建”工作队伍建设;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对“微团建”工作的监管等五个方面构建一个基于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团建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新常态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自媒体;微团建;高校;共青团;价值;路径

一、自媒体的内涵

“自媒体”是由美国学者Shayne Bowman及Chris Wills在2003年最早提出,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的“We Media”研究报告对自媒体做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1]自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网络社区。自媒体有着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等特点,同时存在着良莠不齐、可信度低、法律不规范等不足。当前,自媒体方兴未艾,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并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2]深刻影响了信息传播格局和社会舆论生态。自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高校“微团建”工作理念的提出

当前,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团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微团建”由此应运而生,这是顺应“网络微时代”对“团建微文化”的现实需求。“微团建”是相对传统意义上的团建工作形态而言的。所谓“微团建”,就是在自媒体环境下,运用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APP及手机报等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和新模式,以图、文、声、像等形式开展自主性、交互式、立体化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共青团工作。“微团建”的内涵更多的表现为自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应用层面。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构建微团讯、微团课、微服务、微社团和公众号等数字化宣传教育平台开展团建工作,全面推进新常态下共青团工作的转型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自媒体在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进而打造团建工作特色和品牌。如今,国内很多高校就自媒体环境下如何创新共青团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以“微团建”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方面的研究还并不深入。截至2016年2月,笔者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篇名为“自媒体”的研究论文多达3100余篇,而关于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团建工作的论文只有3篇,篇名为“微团建”的论文尚属空白,因此对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微团建”的研究任重道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很有必要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微团建”工作的价值分析

(一)丰富和创新高校团建工作模式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新媒体不仅仅是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平台,更是作为团员青年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存在的,是青年们“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3]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学习状态、生活方式及人格塑造等方面。高校发挥自媒体的优势,积极探索“微团建”工作,可以让原有的共青团工作从扁平、静态的模式走向立体、动态的全新模式。“微团建”的传播方式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通过声音、文字、视频、图片等立体化传输来增加团员活动的主体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进一步丰富了当前高校团建工作模式。同时,自媒体为共青团工作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 ,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建构基于“微团建”平台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机制,有助于推进其在理念、内容、目标、方法和载体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微团建”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视野,定能摸索出一条适合时代发展和青年需求的团建工作新路子。

(二)加快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战略转型

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最鲜明的时代背景,影响和决定着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格局和发展空间。[4]2016年全国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明确指出,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实现共青团网络新媒体战略转型。自媒体是增强团员青年凝聚力的重要渠道、是增强共青团组织活力的新颖形式、是提高共青团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为共青团工作战略转型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共青团组织因势利导,体察时代特征,拓展网络渠道,大力开展“微团建”工作,能够满足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战略性课题的根本需求,能够为增强“三性”、破解“四化”,推动深刻革新打好“组合拳”。当前,加快高校共青团工作自媒体转型的任务已迫在眉睫,急需构建一个共青团自媒体工作体系,在工作理念、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不断提高团组织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快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战略转型。

(三)全面促进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

据有关部门统计,高校学生群体平均每人每天用在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时间在3-5个小时。[5]目前,自媒体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联系青年最直接、最便捷的渠道,高校团组织的引领、组织、服务和维权等职能都可以通过“微团建”来实现。一方面,自媒体很好地契合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因其平民化、交互性强、传播迅捷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使大学生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成熟、价值观更为多元。[6]可以说,“微团建”大大增强了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因其开放性、复杂性等特征构成了独特的传媒生态环境,不少网络新生代们产生了“自媒体依赖难题”、有的成为“低头族”、“手机瘾君子”,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生活、就业以及人生发展。此时,“微团建”应运而生,它在自媒体环境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削减自媒体传播对团员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和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培养团员青年。可以说,“微团建”弥补了当前共青团工作的不足,促进了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

四、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微团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互联网思维,提高对“微团建”的作用认识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平台背景下,对人们一切社会活动和由此派生的物质领域、意识领域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适时调整共青团工作策略,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与认识,提高对“微团建”的作用认识,积极构建“微团建”平台。“微团建”开创了在自媒体环境下自主性、交互式、立体化的团建工作模式,丰富和创新了高校团建工作模式,推进了高校共青团工作战略转型,促进了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不断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服务面、影响面,大大增强了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2016年1月29日,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正式成立,就是树立互联网思维推进学校共青团工作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

(二)树立立体矩阵思路,搭建“微团建”工作平台

所谓立体矩阵思路,就是打造矩阵式立体模式,形成纵横交错的自媒体立体化平台。高校在建设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网络社区的同时,积极搭建学生——支部(团队)——院(系)——学校(部门)“四位一体”的QQ、微博、微信平台,形成立体矩阵,增加正能量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共青团工作者及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实名注册“个人微信号”,加入团支部“微信群”,添加并关注院系、学校团委公共号平台,努力实现高校“微团建”团员青年全覆盖。 同时,构建“微团课+微讲堂+微论坛+微公益”的团员教育培训新平台,使其成为团组织教育、引领、服务团员的重要平台。如,中南大学打造了五类微博平台,1377个班级团支部微博,1033个学生社团微博。[7]2015年4月中旬,团中央学校部推出了第一期“学校共青团微信平台影响力排行榜”,号召更多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影响青年,共同唱响网上主旋律,一起传播时代正能量。

(三)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提升团员青年的媒体素养

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日新月异的自媒体开拓创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有效利用各种媒介,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8]在自媒体平台中,每个用户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7]因此,团员青年的媒体素养关乎“微团建”的工作成效,理应得到提升。高校团组织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媒体素养选修课、在团课中选讲媒体素养的相关内容、在社团活动中宣讲自媒体知识、举办媒体艺术节、在自媒体网络平台普及媒介教育等形式,培养提高团员青年自主运用信息的能力、运用自媒体进行社交的能力、正确使用话语权的能力、自觉抵制自媒体负面效应的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自媒体信息的能力,提升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

(四)树立以青年为本的思想,加强“微团建”工作队伍建设

所谓以青年为本,就是要以青年为中心,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树立以青年为本的思想,加强“微团建”工作队伍建设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加强共青团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校团委——院(系)分团委——团支部的三级“微团建”工作梯队,通过主动参与、注重引领、舆情监控、培训提高等形式充分发挥学校党政领导、团委干部、学生干部在“微团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既精通团学工作、又具备较高自媒体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干部”。如,中南大学18名学校党政领导,154名辅导员,100余名优秀学生进驻自媒体平台。[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辅导员自媒体工作室”和“大学生新媒体中心”,通过“自媒体经验分享会”、“自媒体沙龙”等活动,很好地提升了全校团学工作队伍运用自媒体的能力。其次,培育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自媒体的必然产物,他们提供的信息、意见和评论在青年群体中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高校应该主动发掘和识别大学生意见领袖,引导和规范大学生意见领袖,培育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大学生意见领袖。[9]高校团组织可以将网络“大V”、学生骨干组织起来,精心培育,让他们在多维的网络空间发挥正能量、弘扬正气、去伪求真、遏制突发事件,实现将“工作对象”转换为“工作力量”。

(五)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对“微团建”工作的监管

所谓问题意识,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就是要带着问题来正视自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努力把高校校园网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络”。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微团建”工作的监管。首先,建立监管制度。高校团组织要配合学校网络管理部门加强网情监管,通过学生干部、网络志愿者、信息员、网络协会等力量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网络预警和监管工作。建立更为有效的应对机制,为大学生创造健康有序的自媒体环境。其次,建立反馈制度。高校团组织应加强与学生网民的互动交流,通过对网络举报及时受理、对青年网络诉求合理答复,对网上负面信息妥善处置,探索“网络问政”等途径,建立网络舆情督办和反馈机制,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四川青年之声”的“微博墙”根据青年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主动设置话题,并邀请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参与讨论,并及时反馈。 再者,建立评论制度。在自媒体平台设立网络评论员,引导团员青年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如,团中央学校部公众号专门设置了团学小微评论员,对“从17.5%的缺席率说起”、“从五个角度‘定义’互联网”、“ 从‘一二九’传承什么?”等热点话题进行评论,引领思想,激发共鸣。第四,建立培训制度。自媒体时代更应强调传播的合法和合道德规范。[10]因此,高校团组织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加强大学生“微”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微”道德。

当前,充分利用自媒体全面推进高校“微团建”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对新形势和现实际遇的主动应对,是网络时代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维护、组织提升”四大行动的现实需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enter & News Research. Reports on We Media[EB/OL].http://necs.en.gov/report/programs/project//we-the-media.2003-07-18.

[2]李云先.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130.

[3]唐永木,李金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1):62.

[4]吴庆.新常态下的组织转型——2015年中国共青团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2):1.

[5]薛晓静,郭筱靖.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0):452.

[6]陈传枝.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28.

[7]任小龙,沈强.自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7):107-108.

[8]焦树民,刘国珍.论自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101.

[9]林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化育方法探微[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66.

[10]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87.

(责任编辑:赵广平)

Study on Working Mechanism of "Web 3.0 CYL Building" in College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We Media

WANG Zhi-tang

(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425199, China)

Abstract:We media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working of CYL in colleges. Web 3.0 is an innovation of concepts, a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nked data, semantic network and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rnet and people. It emphasizes user-generated content, usabil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which allowing users to interact and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 in a social media dialogue in a virtual community. Colleges should establish the thinking of internet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Web 3.0 CYL Building", colleges should also foster the thought of three-dimensional matrix model and build "Web 3.0 CYL Building" running platform. They should advance with times and improve the media literac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y should also establish the youth-oriented idea and strengthen the team work of "Web 3.0 CYL Building" , as well as set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s to enhance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Web 3.0 CYL Building", therefore to form an efficient working mechanism of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under We Media environment, thus promoting the whole transit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Key words:We Media; Web 3.0 CYL Building; College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Value; Path

收稿日期:2016-03-27

基金项目: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微团建’工作机制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CDIO理念的地方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XJK014CGD031);2014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专项研究课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5FDY17)

作者简介:王志堂(1984-),男,湖南郴州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工作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D2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6)03-0041-04

猜你喜欢
自媒体共青团高校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