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低产园改造技术

2016-04-16 10:44齐金海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枝量生枝低产

齐金海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科技示范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



树莓低产园改造技术

齐金海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科技示范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

通过多年对树莓的研究,总结出了造成树莓低产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科学化管理的相关技术措施,为树莓园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树莓;低产;技术措施;经营管理

树莓(Raspberry)是风靡世界的“第三代水果”,属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 L.)多年生半灌木型落叶果树,果实中除含有人体所需的糖、有机酸、Vc及矿物质外,富含原花青素、SOD、鞣花酸和水杨酸等多种特殊保健成分,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衰老和促进心血管机能改善的作用。果实除鲜食外,可以加工成果酒、饮料、浓缩汁、果酱、罐头等,被广泛用于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等生产领域。

阜新市是树莓适宜栽培区,人工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树莓产业集群,为当地果农增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规模化种植时间短,缺乏相关配套技术,以致有相当一部分树莓园生产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质量差等现象十分突出,其经济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更好地促进树莓产业发展,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现将树莓低产园改造技术总结如下。

1 低产园形成的主要原因

1.1 土壤肥力低,施肥时期、种类及用量不合理

目前,阜蒙县现有的树莓种植区域大部分的土层薄、肥力低,土壤有机质含量0.7%~0.9%。土壤肥力偏低,加之受降水少、风沙大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地下根系生长量小,地上枝条生长缓慢,形成的果枝数和结果数少,产量低。另外,低产园土壤常年没有中耕和深翻熟化,地下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导致根糵数量少,结果株数群体数量少,产量低。再一个原因是低产园往往多年不施肥,或者几年才施一次肥,且施肥时期及施肥量不合理。多数的果农每年只施化学肥料,不施有机肥,结果造成土壤板结、硬化,肥效不能持久,在水、肥、气、热不协调的条件下根系不发达,造成结果株数少、果个小、产量低。

1.2 生产管理和修剪不当,架势及留枝密度不合理

适宜的修剪可有效减少养分无效消耗,改善园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要按照修剪原则调控好枝条密度,定枝修剪,以枝定产,做到“枝量适宜,均匀分布,生长强壮,整齐一致”。但是大多数树莓园没有按照修剪的原则去做,表现如下:

(1)生长带宽度设置不合理,过窄枝条生长过密。不通风透光,过宽,生产管理不便,杂草丛生,争肥争水。

(2)架势不合理,不按生产品种的结果习性(秋果型、夏果型)立架。枝条生长结果的空间利用率低,尤其是夏果型树莓,1年生枝和2年生枝生长结果紊乱,1年生枝生长弱且成花数量少、质量差,2年生枝结果数量少,采收期短。

(3)修剪粗放,不按品种结果习性(秋果型、夏果型)修剪。修剪的时期、留枝量存在误区,认为留枝越多,产量就越高。每年对树莓只修剪一次(果实采收后),大枝和小枝密挤,无效枝过多。

1.3 病虫防治时期不准确,枝条和果实感病率高

树莓的果实为浆果,采收期间不能喷药。因此,防治病虫害没有抓住关键时期,缺少系统的防治办法,导致果实灰霉病发生严重,叶片易被红蜘蛛、蚜虫、潜叶蛾等危害,造成产量低、品质差。

2 土肥水管理科学化

2.1 土壤管理

树莓根系需氧性高,最忌土壤板结不透气。因此,在灌水后应勤松土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表层疏松,改善土壤的通透条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有利于树莓的生长。树莓园内的最大敌害是杂草,严重地影响树莓的生长发育。因此,除草是树莓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保证树莓生长结果的重要手段。树莓有随着年龄增长根系上移的特性,在春秋对树莓的沟畦进行中耕(刨地),深度10~15 cm。在不伤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深耕,中耕可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通气性。

2.2 施肥管理

肥力不足将影响树莓的产量和果实品质,采取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施肥。每年施肥3次:第1次于当年秋季或第2年春季开沟施腐熟有机肥,每667 m2用量1 000~1 500 kg,沿根际区开施肥,沟深20~25 cm,宽15~20 cm,有机肥与土搅拌均匀,施后覆土、灌水。第2次于夏果型树莓枝条萌芽前,秋果型树莓根糵萌发期追施尿素(含N-46),每667 m2用量15~20 kg,生长带地面撒施后立即灌水。第3次于现蕾期追施复合肥(N-15,P-15,K-15),每667 m2用量25~30 kg,生长带地面撒施后立即灌水。另外,果实采收期间使用的肥料以喷施叶面肥为主,每隔10~15 d喷施一次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2.3 水分管理

水是生产优质树莓的关键因素。每次灌水时,使水分到达主要根系分布层,尤其是在春季温度低而土壤又干旱时,更应注意一次灌透。树莓一年需灌4次水。

2.3.1 返青水 土壤解冻后,以促进根糵萌发或枝条萌芽。

2.3.2 开花水 可促进开花和提高坐果率,特别是为第二年有足够的枝芽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3.3 丰收水 在果实迅速膨大期灌水,可确保果实对水分的需要及高产、优质。

2.3.4 防寒水 入冬前(夏果型树莓埋土防寒之前)灌水,可提高根系、枝条的越冬能力。

3 修剪技术规范化

3.1 夏果型树莓修剪

夏果型树莓1年生枝当年营养生长,第2年开花结果。撤防寒土后,待2年生枝上架,剪留在1.6~1.7 m,均匀地绑缚在铁线上,间距10~15 cm,留枝8~9个•m-2,每667 m2留枝量2 400~2 500枝,生长带0.7~0.8 m。萌芽后,对结果枝疏剪,留结果枝部位高的,剪去部位低的,留强去弱,留稀去密,粗壮的多留结果枝,细而弱的少留,把枝条下部离地面30~40 cm的分枝全部清除。6月上旬,是1年生枝快速生长期,进行定枝修剪,去弱枝留强枝。留枝10~11个•m-2,每667 m2留枝量2 600~2 700枝。8月上旬,果实采收结束后,紧贴地面剪除2年生枝结果枝,将1年生枝均匀分布并引缚在架面上,促进枝条生长发育。9月中下旬气温凉爽,为提高花芽的质量,对1年生枝轻短截,长度10~15 cm,疏剪过多的枝条,留强去弱,留枝9~10个•m-2,每667 m2留枝量2 500~2 600枝。

3.2 秋果型树莓修剪

秋果型树莓枝条当年生长,当年结果。第一次修剪时期应在养分全部回流之后的3月中下旬进行,紧贴地面剪除上一年的结果枝,生长带0.5~0.6 m。5月下旬,在枝条迅速生长期,及时剪除1年生枝距地面30 cm以下的枝及叶片,以改善果园的通风条件。6月上旬,对1年生枝进行定枝修剪,去弱枝留强枝,留枝19~20个•m-2,每667 m2留枝量5 000~5 500枝。

4 病虫害防控及时化

加强栽培管理,剪除病枝、病叶、病果,清扫果园。采收期采用杀虫灯、糖醋液等防治方法诱杀金龟子、卷叶虫等成虫。

灰霉病和茎腐病防治关键时期为开花前和采收后(夏果型)。喷布特立克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灰霉特克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灰霉病。喷布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悬浮剂400倍液,防治茎腐病。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喷药保护。同时,要提高喷药质量,做到用药准确、浓度适宜、药量足够,喷布均匀。

1005-5215(2016)10-0118-02

2016-07-25

国家林业局树莓良种(海尔特兹)推广示范项目(辽[2015]TG11号);辽宁省林业厅树莓良种补贴繁育项目(LZMB2014024)

齐金海(197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树莓组培苗繁育与栽培技术示范推广,Email:yuanqu09@163.com

Q949.751.8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498

猜你喜欢
枝量生枝低产
镉能抑制华硕苹果的生长量并影响矿质元素的分配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桃树修剪后树相参数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苹果高纺锤树形整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太行山区4个板栗品种留枝量与产量关系分析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整形技术
中心干不同分枝数量对‘Y-1’矮砧‘富士’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大连地区桃主要树形结构冬季修剪调查报告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