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现中的新经济形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

2016-04-20 00:57孟晔
互联网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企业经济

□ 文/孟晔

孟晔阿里研究院 高级专家



浮现中的新经济形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

□ 文/孟晔

孟晔
阿里研究院 高级专家

迈入二十一世纪的第四个五年,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新经济的基本形态正在浮现——“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摆脱窠臼、化茧成蝶,持续培育新动能、塑造新经济,是各界对经济发展的殷切期望。

“平台经济”:新经济引领者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崛起,已成为新经济的引领者。截至2015年5月,按照市值计算的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均为平台型公司,其中美国11家,中国4家。这15大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接近2.5万亿美元,是20年前的144倍。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可见一斑。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网络的价值呈指数级增长,这种正的外部性令互联网平台成长很快,价值急速攀升,远超原有经济中依赖规模成长的企业。在达到一定用户基数后,平台的加速成长态势明显。由于近年来政府部门给予的宽松环境,中国互联网平台迅速崛起,电商、搜索、社交、游戏等领域均跃居全球领先行列。

互联网平台服务创新不断推出。由于互联网平台其业务涉及多个相关方,用户在不同平台间可以自由选择,因此平台间竞争激烈,服务创新不断推出。互联网平台依托新信息基础设施和新生产要素,不再走IT时代大企业封闭和集中控制的信息化之路,而踏上了DT时代为其他企业和个人服务、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赋能”新征程。在天池大数据竞赛上,阿里巴巴通过“数据工厂”,为参赛的青年才俊提供了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数据开发工具及天猫5.7亿条脱敏交易数据,获胜队伍的算法直接应用于天猫APP“我的双十一”栏目,交易额提升显著,显示了数据的价值和平台的力量。

互联网平台引领新商业生态的生成。平台上多方之间互动频繁,企业间竞争更加充分,创新层出不穷。如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上,品牌商可以由代理运营服务商帮助其在淘宝网上开店完成与消费者的交易,由IT服务商整合线上线下信息系统,由物流服务商负责货物运输和配送,由支付宝收回货款。淘宝作为交易平台,聚合了众多买方、卖方以及其他电子商务服务商,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商业生态圈。

互联网平台推动着新型就业大量涌现。依据BCG推出的《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白皮书,受雇于特定企业,通过企业与市场交换价值的“传统就业”,正向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市场连接、实现个人市场价值的“平台型就业”转变。按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仅以天猫淘宝平台就直接创造了10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

互联网平台为创业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要释放大众创业创新的活力,降低门槛是当务之急。江苏沙集的农民网商,生产简易家具在淘宝网上销售,2015年“双十一”当天突破了1.7亿元,正是依托平台在“干中学”形成的内生优势,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强者。在2015年阿里云计算召开的创业者大会上,一下子涌入了2万多名年轻的创业者,让人们领略了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创新浪潮。

“共享经济”:经济的变革者

人们通过Uber、Airbnb等互联网平台,扩展着分享的物品和服务种类,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分享”从而成为各界瞩目的热门概念。互联网平台是这种“分享行为”的赋能者,个人、企业、非盈利组织和政府是“分享行为”的参与者,交换信息使得超量物品和服务能够流通、分享和重新使用是“分享行为”的目的所在。“分享行为”的驱动因素,被认为包括技术突破及资源约束两个方面。“分享行为”带来的直接受益包括:从环境上看,资源耗费减少,可持续增强;从经济上看,租用和重复使用,降低了利用成本;从赋权上看,因为购买价格昂贵而无法使用某些物品或服务的人群, 也能得到普惠分享;从参与上看,分享能力的增强,让更多民众成为主动的创业者。

强大的商业基础设施能力的“共享”更具变革性。分享行为的视野仍是集中于超量的物品和服务,而“共享经济”规模更大,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更为关键。我们不止谈论乘车服务、租房体验,我们还拥抱电子商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从“分享行为到共享经济”,既是思路上的拓展,更是供给侧能力的有力释放。

“共享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贯穿性。令工农业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生产及生活服务体系、生产者/服务者/消费者/自由连接体等各层均卷入其中,并提供了超越单一所有权的向其他层次对服务、产品、才能、制度等的扩展性接入。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流通业等新业态均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以山东曹县的淘宝村为例,农民演艺服装小企业,在众多服务商(物流、营销、运营、设计等)的帮助下,在淘宝网电商平台的依托下,在能力充足的电信网络支撑下,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其创业热情得到激发、财富显著增加,“共享经济”的深度可见一斑。当然大规模协作引发了“共享经济”的能量释放,是建立在云网端新基础设施和贯通的数据流动,以及社会环境(制度、法律、政策等在内)之上的。

图 微经济:“平台+小企业(个人)”化趋势显著

“微经济”:发展新动向

根据清华大学教授刘鹰等人的研究,纵观生产、就业、消费、市场和分配方面,微经济的涌现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向。第一,在生产上,碎片化趋势明显,中型和大型企业的数量逐渐减少。第二,在就业上,个性化特色突出,大量劳动者会在新型服务业中实现自我就业。第三,在消费上,多样化需求迫切,不仅在实体消费方面,而且是在投资、理财等虚拟消费方面。第四,在市场上,透明化效果显著,时间、地域、场景都不能成为交换的障碍,信息不对称成为历史。第五,在分配上,福利化程度提高,不但总体收益会增加,而且分配也更加公平。

根据调查数据及预测,中国小企业总数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密度会提升,即企业小型化趋势明显。

消费者日益呈现出新特点,即需求个性、见多识广、相互联系增多和更加积极主动。他们的转变倒逼了商业组织向着“平台+小企业(个人)”的方向去演化,这样才能“接得住”大量“小多快”的需求。因此大企业内部也体现出“微经济”的特点,企业会将自身看作平台,内部员工组成类似于小企业的创新小团体,企业的任务就是为这些员工团体和个人服务,调动这些“创意精英”,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员工的信息向社会公开、透明,企业之间的较量便转变为“平台+创新小团体(个人)”之间的竞争。延伸到组织外部,围绕着互联网平台,会形成众多“平台+小企业(个人)”的组合。

三位一体:构建新经济形态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微经济”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构成了新经济的基本形态。

互联网平台向全社会共享能力,激发微经济活力。互联网平台显著降低了各方沟通成本、支撑了大规模协作的形成,向全社会共享能力,从而激发微经济活力,“平台+小企业(个人)”模式日益成为主流。计算、物流、金融、交易等能力充分共享,促进了竞争水平的增强、创新效率的提升。如利用阿里云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原创动漫游戏公司——米哈游,其游戏产品在登陆应用商店当天就冲到了收费榜第一名。目前公司员工近50人,收入达千万级。充分反映了互联网平台,其共享能力输出撬动微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

“平台经济”是基础、“共享经济”是实质、“微经济”是土壤。中国国情为三者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因为中国小企业众多,互联网平台规模才可以迅速扩大,越过成长的关键点实现指数级成长,平台提供强大的共享能力,赋能小企业、引领新商业生态繁荣,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小企业利用平台,也将有更多适应平台特性的小企业涌现出来,平台才有进一步的成长空间,最终实现经济的协同发展。

总之,紧密联系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微经济”将是中国新经济取得突破的温床。基于这一浮现中的新经济基本形态,我们应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协同发展的大局出发,鼓励中国平台经济创新、优化共享能力输出环境、创造激励微经济发展的氛围,持续培育和激发新经济活力。

责任编辑:卫丽红

weilihong@ccidjinglun.com

猜你喜欢
小企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日照银行:以大格局服务小企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小企业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探讨
电镀厂涨价搬迁 卫浴小企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