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建设

2016-05-03 01:16杨莉琼古松
安徽建筑 2016年6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寿命机构

杨莉琼,古松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基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建设

杨莉琼,古松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模式单一、信息化程度低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建设基于工程全寿命期的第三方检测平台,围绕提升检测机构服务水平从平台建设的技术系统、标准体系以及运营模式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三方平台;全寿命期服务;资源优化

0 前言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工程的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为工程质量的评价和判定提供技术鉴定数据,数据的及时性、连续性和可靠性是保障工程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质量的关键。目前,检测机构的服务模式较为单一,信息化程度低,主要是由委托方提出需求,检测机构被动的提供检测服务,并且主要侧重于施工阶段,而缺乏对工程投入使用阶段的质量跟踪评价,不能主动的为用户提供服务[1]。另外检测机构众多但规模较小,检测机构之间的合作很少,从整个检测市场角度来讲,导致检测资源配置效率低,浪费严重,专业化水平低,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针对上述现状,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构建基于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第三方检测检验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主动式的检测检验服务,实现检测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第三方平台服务模式

第三方检测检验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结合管理方法建立的集质量检测、监督、管理以及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实现建筑质量数据共享、建筑质量全寿命周期动态监管、检测行业资源配置高效等目标。基于上述目标,第三方平台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通过建立各工程的质量档案,利用网络的传输能力,协助政府部门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管;同时为公众提供相关的质量信息,公众可以通过质量查询和质量问题申诉等方式提高服务的透明化、公开化。

②通过建立工程质量跟踪评价系统,对每一个备案工程的质量状况进行跟踪检测,通过制定工程质量定期检测和灾害检测制度,对使用阶段的结构进行到期检测提醒并记录检测结果,形成记录,结合专家系统对结构的质量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处理方案。实现工程质量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为用户提供主动式服务和增值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③通过建立检测机构及相关检测人员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不同检测机构能力和信誉的分类,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的专家系统和网络技术的智能处理,选择满意的检测机构,减少决策时间,降低成本,各个检测机构也可以通过加强合作,信息共享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检测资源的优化配置。

2 第三方平台建设内容

平台的搭建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涉及到平台的标准体系以及商业运营问题。所以该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平台系统的设计,二是平台标准体系的建立,三是商业运营模式的确定。平台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根据平台建设的目标明确该平台具备的功能,针对性地提出平台系统结构,以此为基础择优选择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方案[2]。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平台服务模式下,应建立和统一检测服务标准,包括检测工具、检测方法、检测数据、检测报告等方面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才能实现数据共享和传递。主要涉及从平台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两方面。

平台设计的功能是否能够实现,是否能够按照既定目标运行,不仅取决于平台本身,更需要得到平台服务模式下涉及的各方,包括提供服务的各检测机构、用户、专家、平台运营维护商等的协调和配合。因此,确定平台的商业运营模式十分必要。

3 第三方平台系统方案设计

3.1 平台系统结构

平台系统结构包括访问终端、功能接口、平台服务体系和平台资源。结构上,访问终端有手机、PDA、笔记本、平板电脑和PC机;用户通过终端上的功能接口访问平台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分为虚拟组织层、服务质量层、服务访问层和服务描述层;平台资源提供了整个平台运行的基础,包括计算机资源、人力资源、场地资源、设备资源和需求资源[3,4]。

图1 第三方平台系统结构图

3.2 平台功能模块

平台功能组成包括:检测资源配置系统、工程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系统、检测效能评价系统三个子系统。

图2 第三方平台功能模块图

3.2.1 检测资源配置系统功能

检测资源配置系统包括工作过程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子系统。在检测资源配置系统中,客户输入需求以后,其需求在本地区的检测机构无法满足,可以通过位于“平台”总部的服务器搜索找到其他地区满足其检测需求的检测机构,进行需求匹配和能力匹配;系统可以自动推荐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的检测机构给客户。工作过程管理子系统包括业务管理、动态合同管理、检测结果管理、在线支付;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检测机构信息管理、资源管理系统、招投标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检测资源配置系统缩短了过程时间,通过协同工作与运筹,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客户应用成本。

3.2.2 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系统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一些结构复杂、功能多元的土木工程结构提出了全寿命、全过程的建设管理的需求,需要多维度的海量检测数据作为结构分析、性能评价的基础。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系统平台将建设强大的专家服务团队,提供快捷的技术咨询服务,为各类企业工程建设、设备维护、安全生产提供管家式服务,实现业务定制、新服务开发、检测结果动态管理等功能,满足企业需求。该系统的实现,不仅可以减少用户决策时间,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检测检验服务机构的主动性,提高检测过程工作效率。

3.2.3 效能评价功能

平台建设过程中将开展质量保证和效能评估研究,效能评价系统包括协调管理、用户效能评价、检测机构效能评价、平台运营效能评价四个子系统。通过建立“平台”检验检测机构准入、退出机制保护用户权益;通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检测服务进行过程监督与评价,保证服务质量;通过业主、检测服务机构、平台运营三方协调管理与信息反馈实现全方位的质量跟踪与效能评价。

3.3 平台总体技术路线

检测机构在平台上为有需求的用户提供线下检测服务,当平台收到用户的任务需求后,通过资源配置系统将任务推送给合适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通过平台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并在平台上完成交易,软件开发商为平台开发相关软件产品,平台运营方提供网络运营条件。

4 第三方平台商业运营模式

图3 第三方平台技术路线

图4 第三方平台商业模式

第三方平台涉及的相关利益者主要有检测机构、用户、平台运营方、软件开发商以及其他关系方。建立平台良好的运营机制,确保各参与方的利益,才能实现平台的建设目标。平台的商业运营模式主要依照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和全寿命周期的服务原则,实现多方的协调与配合,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及效率。

5 结论

基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服务平台通过检测资源配置系统、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系统和检测效能评价系统,打破检测行业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建筑质量数据共享、建筑质量全寿命周期动态监管、检测行业资源配置高效,从而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1]朱云.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1):56+58.

[2]郭棋武.论工程质量检测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的建设[J].安徽建筑,2014(4):233-234.

[3]胡国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4]季腾.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5.

F280

B

1007-7359(2016)06-0162-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6.063

杨莉琼(1980-),女,甘肃张掖人,毕业于重庆大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寿命机构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