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发展背景下的高职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6-05-14 22:41罗碧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内涵发展建设

罗碧华

摘 要: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和探讨内涵发展背景下的高职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以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内涵发展;高职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050-03

在历经多年的持续扩招之后,我国高职教育已从规模扩张阶段向内涵建设阶段转变。如果说规模扩张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那么内涵建设则是高职院校内在深度的一种拓展。提高内涵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改变过去“重规模轻内涵”“重专业轻人文”的做法,特别对于高职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尤其如此。

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探讨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对增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建设能力、改变高职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的发展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境界追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1] 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调查发现[2],在高职院校发展到今天,还是有许多院校存在人文素养教育严重缺位的情况,特别是工科类院校尤其明显,这一点在企业访谈与调研中提到最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认为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实用性不强

许多专业教师,特别是专业主任或教研室主任,存在着严重的“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认为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或活动,实用性不强,反而占用了课时,因此在开课时不开、少开人文素养教育类课程,各教学管理层也关注得比较少,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人文素养偏低、非专业知识浅薄,学生社会适应力差和学生发展后劲不足。

2课程设置缺乏调研和分析

实际上,在许多高职工科类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取决于开课教师的兴趣,随意性比较大,缺乏调研分析和科学规划。平时,在进行市场调研时,主要是进行人才需求的总体调研和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调研,很少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需求调研,不注意分析各个不同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差异性需求,不注意中学与大学的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衔接,不注重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服务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渠道单一。

3人文课教师相对专业课教师队伍显得过份单薄

目前,各高校都很注重专业教师,特别是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比较容易忽视人文教师队伍的建设。当这部分的师资力量不够时,往往就由校内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兼职或外聘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即使是本校教师足够的情况下,也不注重对这一部分教师的培养和知识更新。这样,既不利于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也不利于教改研究和课程建设。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3]

1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经常反思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就牵涉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问题。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主要从高职人才将来的全面发展需要来考虑,一是社会需要,二是职业需要,三是生活需要。因此,我们的研究思路是,依据学院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的总体框架,着重研究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建设。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依托总体框架,根据社会需要、职业需要和生活需要来分解出必达的需要目标和各专业应该对应开设的课程。笔者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2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

由以上两个专业比较可以看出,它们在社会需要的分解项里思想素养方面基本相同,在文化素养的分解项里差别较大。即使是同样对文字功底的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要求“语文基础良好,对于文字有着基础的掌握和控制,可以使用恰当的言语对于自己的意愿进行诉求,对于工程合同或者施工方案的写法有着基本的掌握”,而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要求是“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撰写计划、方案、策划书等;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具备和客户沟通的口才和技巧”。因此,我们在设置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时既要满足各类专业的总体要求,又要注意到各专业的个性化需求。主要通过四个层面来实现:一是总体课程基本覆盖,像开设的概论课、形势与政策、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大体一致,案例各具特色;二是不同专业课程名称分开,如数学在工科类专业主要开设工程数学、文科类专业主要开设经济数学;三是不同专业课程名称相同,但内容不同,如应用写作,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写作课除基本的文字功底训练外,主要针对性地学习撰写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方案等;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除基本的文字功底训练外,主要针对性地学习撰写计划、方案、策划书等;四是不同的专业或者是相同专业的不同兴趣爱好者,通过选修课程包的课程来实现。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按照社会需求、职业需求和生活需求,将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分为了六大模块,下面是依据需求对应开始的课程的总体情况。

社会需要:

(1)思想素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国防教育、安全教育课、大学生思政基地实践活动

(2)文化素养:普通话、文学作品鉴赏、音乐舞蹈鉴赏、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经济数学、大学英语、行业英语课、大学生辩论赛、口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选修课程包

职业需要:

(1)职业文化:校企合作企业文化讲座、职场表达、大学生活与学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场法务课

(2)专业素养:大学生思政基地实践活动

生活需要:

(1)身体需要:《大学体育》+选修课程包

(2)生活素养:青年讲堂、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学生日常行为手册》

(3)心理素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大学生感恩教育月等

以上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专业大类、同一专业的各不同兴趣爱好者,均进行了更细致的特色化设计,在实际应用时,主要通过不同课程、相同课程不同内容和另加选修课程包来完成和实现,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主要通过课内授课、开设讲堂讲座、户外拓展、基地实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等来完成,多层次、多方面、多步骤渐进式地实现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5]。

三、高职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施途径

1明确指导思想,确定总体建设目标

教育部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职院校的体现,表明高职院校不单是培养懂技术的人才。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湖南省教育规划纲要 ,坚持“传承文化,提升素养,融于专业,服务社会”的理念,围绕各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顶层设计的基本要求,推动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不断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以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最终构建好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具有基于人文精神滋养、文化传承和运用的基本素养和基于职业人文修养的专业素养,开发基于行业、企业精神养成的潜能素质;在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培养途径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

2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任何目标的实现最终必须落实到执行层面,因此,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的内容可以包括制度建设、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建设、优质资源课程开发、评价标准建设、人文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活动基地建设等方面。

3完善保障措施

各学院可成立人文素养教育课程项目建设实施小组,负责项目或方案的管理、组织和实施,做到组织落实,分工明确,协调一致。制定、执行任务计划和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估及保证体系,并责任到人,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合理安排保障资金,保证人文素养教育课程项目或方案实施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勇.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的破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刘红.发现高职不一样的大学——首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J].中国职业及技术教育,2012,(9).

[3]龙春江.论工科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3).

[4]傅刚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顶层设计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

[5]王炎.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设计——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为例[J].特区经济,2015,(10).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创建乐美文化,打造武术特色,促进内涵发展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