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2016-05-14 11:37赖权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多样化高中

赖权辉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90%。对于全国多数省市来说,高中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由数量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的转变;促进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是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促进高中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高中教育需要走出一条结构优化,以多样化促进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的新路。

关键词:高中;学校发展;多样化

自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方向和确定了改革试验区以来,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得到了教育实践部门的积极响应。说明该政策符合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一、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势在必行

首先,高中教育的应试倾向,已经影响到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应试倾向严重,一切教学活动围绕高考这一单一的目标旋转,在高考指挥棒的诱导下,教育严重脱离了正常的轨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单一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在我国,普通高中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类型单一、培养模式趋同。这种现象已经完全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约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二、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刻不容缓

首先,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客观需要。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可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其次,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面向未来教育的重要举措。面向未来的教育,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如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再次,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发展特色。高中要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群体和学校群体的多样化发展,将过去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集中体现。可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也是高中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

最后,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综观世界各国发展趋势,知识与技能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要途径。

三、教育服务多样化

教育服务的内容很广泛,有直接与教学相关的服务,如家校联系的情况,学校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辅导、实习,学校提供升学指导,学校拥有的社会关系等;有与学生生活起居相关的服务,如住宿条件、饭堂质量、管理方式等。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对高中的生活条件、服务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一些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供给,比如杰出人才的教育,国际化人才的教育,流动人口和其他处境不利人群的子女的教育。

四、教育内容多样化

1.丰富的差异性。

多样性来源于差异性。差异是多种多样的,是立体的。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每个个体都以自己的独特性来获得自身认同;同时,其中的构成要素、结构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更是存在着差异,而且此种差异会随着结构与相互作用方式的变迁而从低向高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如果有意去扼制差异,也就使存在失去了根基。

2.生命的创造性。

“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系统是有生命的,系统的生命存在来自于组织的能量。在自组织的作用下,差异性的互补、合作、交流、碰撞,带来了创造。多样性的存在成为自由表达、自由交流、自由创造的基础,它保护独特性,尊重多元性,在这种氛围中,个人与集体的创造力因交流和互动得到滋养,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3.面向全体的充分性。

“普通高中办学必须多样化,但多样化决不是纵向分层而应该是横向分类。纵向划分等级不利于学校办学,高中必须从以分数为标准的等级划分转化为依照学校特色的平等分类”,这是多样化的实质性特征。相比于形式的多样性,实质的充分性不易做到。比如,对于大多数普通学校、普通学生来说,因为成绩不好,就更得拼命加班加点地应对应试,对他们来说,所谓的多样性似乎就是多余的、无用的。所以,这里提到充分性,特别要强调那些对于非主流、非优势群体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

4.功能实现的完备性。

今天学校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不仅要充当学业的指导者,还要承接从前家庭教育的职责,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全面的培养。基于这些原因,“在普通中等教育内容中,既应明显地(即以教学科目的形式或以有相应主导方向的一类教学科目的形式)、也应隐含地包含那些保证形成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个性经验的全部基本成分,并包含那些影响教育内容结构的其他主要因素的课程。”每一个科目都有自身的独立价值,这种独立的价值本身是不能被一个“其他”科目完整地呈现出来的。即使被取消科目的所有重要内容都得以分配到其他各门科目中去,也不可能得到解决相应教育问题的最理想目标。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要警惕“被多样化”,在体制、政策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推动多样化发展容易变成一场时尚运动,一阵风,作秀,赶时髦。所以,我们要辨析真伪,避免出现简单包装,改头换面,用华丽的文章和少数学生参加的小动作,替代使全体学生受益的真正的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霍益萍.试论我国普通高中转型发展中的几个根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34-37.

[3]B.C.列德涅夫.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结构问题[M].诸惠芳,余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0.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多样化高中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